专题综合测试(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要300张羊皮。”这句话中提到的技术是( C )
A.印刷术
B.火药
C.造纸术
D.指南针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羊皮纸被取代”,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欧洲的羊皮纸,故选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是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A )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
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唐代虽然政府严禁私置历日板,但“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A项正确。历法关系到农业生产,但政府严禁历法私置,无法反映政府高度重视农业,B项排除。C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历法体系的混乱,D项排除。
3.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极具实用价值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发展过程体现出我国科技的基本特征是( D )
A.建立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
B.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C.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科学学科体系
D.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
解析:根据材料“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可知,指南针的发明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D项正确。
4.“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主要表明的是( D )
A.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儒家认为人与社会、自然不可分离
C.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
D.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看,儒家思想不重视科技的推广并对其产生抑制的作用,故选D。A、C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虽正确,但与题意联系不紧密。
5.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C )
A.经济停滞倒退
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D.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解析:封建社会的中国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阻碍了科技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未能推进社会变革,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6.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苏轼的书法主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 B )
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理学思想的影响
C.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
D.反封建意识的出现
解析:苏轼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体现出宋代文人注重内心道德修养;这与理学重视伦理道德的主张是一致的。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出现,D项是在明清时才产生的。
7.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并不标榜个人主义,个人的特征,描绘的再真实,哪怕是如何英伟、如何娇俏的人物,也只能是肖像,其意义仅限于为后人追思和供奉的对象,因此,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由此可知
( A )
A.古代中国的人物画忽视人物个性表达
B.古代中国没有个体人物的绘画作品
C.中国古代的肖像画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D.中国古代画家并不擅长创作人物画
解析:根据材料“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可知,传统中国的人物画是对整个社会阶层的描绘,而忽视人物个性表达。故选A项。
8.北宋画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当时绘画讲求“逸美”观念出现的背景是( B )
A.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影响画家创作
B.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
C.大批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
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
解析:儒佛道三者融合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A;宋代重文轻武,不可能出现“大批文人入仕无望”,排除C;题干所述绘画没有体现世俗化、市民化的特点,而是追求意境,借物抒情,故B正确,D错误。
9.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 )
A.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B.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
解析:“寓褒贬、别善恶”说明京剧脸谱具有教化功能,A正确;人物性格多变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社会伦理不是京剧反映的艺术特色,C错误;D是元杂剧的意义,不符合题意。
10.近代有经学家指出,《三百篇》后得《风》《雅》之旨者,唯屈子楚辞。而“楚辞未尝引经,亦未道及孔子”。“楚辞盖偶未道及,而实兼有《国风》《小雅》之遗。”按照这一理解,楚辞( C )
A.展示了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
B.继承了《诗三百》的表现手法
C.体现出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表达了寄寓风雅的浪漫主义情感
解析:根据材料“楚辞”“实兼有《国风》《小雅》之遗”可知楚辞虽是南方文化特产,可它继承了《国风》《小雅》的艺术形式,可知是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它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楚辞吸收南方民歌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排除A;它的手法与《诗三百》不同,属于浪漫主义,排除B;楚辞表达了寄寓风雅的浪漫主义情感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
11.中国古代书籍命名的方式和思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之一。有的使用典故,讲究出处来源……有的渗透中国传统思想,有的直接使用作者姓名为书名。下列均以作者姓名为书名的是( B )
A.《周易》《韩非子》
B.《韩非子》《孟浩然集》
C.《孙子兵法》《贞观政要》
D.《康熙字典》《贞观政要》
解析:韩非子是战国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浩然是唐朝的诗人,所以均以作者姓名为书名的是B;A中的《周易》不符合题意,C、D中的《贞观政要》不符合题意。
12.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D )
①《清明上河图》 ②诗赋 ③元曲 ④小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的时间是“北宋到明清”,特点是“市民文化”。诗赋的流行时代是汉唐,并且不是适应市民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13.《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C )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社会蕴含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从而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红楼梦》最具代表性,故选C项。
14.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语言朴实、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D )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解析: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发展的历程,“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语言朴实、句式灵活”说明古代文学世俗化趋势的加强,故D正确;A是西汉时期特点;B中“多元化”不符合古代文学特点;C中“理性化”没有体现。
15.17、18世纪中西文明有较大规模的交流,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这表明当时( C )
A.中国文明处于优势地位
B.中国文明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C.文明交流具有双向特点
D.文明交流推动了双方社会转型
解析:由“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可以看出此时期中西方之间文明是相互交流的,具有对等交流特点,故本题答案选C项,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17、18世纪中国文明日益落后于西方文明;D项说法错误,文明交流并没有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两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它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有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的画面。……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除李白和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其他如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白居易、韩愈、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各自具有独创的风格,在诗歌史上形成了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使我国文学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二》
材料二: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有很重要的位置。
通俗小说能够成为文学的主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崛起经过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苦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阶级使社会群体重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合。
——摘编自于平《明清小说外围论》
(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诗歌艺术成就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唐代诗歌艺术成就斐然的主要因素。(8分)
(2)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小说有何特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6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6分)
答案:(1)特点:诗人和作品众多,内容广泛,创作艺术高度成熟,风格多样、百花争艳,空前繁荣。
因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选官制度的促进和教育的发展等。
(2)特点: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数量浩繁;深受读者喜爱;崛起过程艰难。
原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3)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学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
解析:第(1)问和第(2)问中的“特点”从材料一、二中分别概括即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唐代诗歌艺术和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第(3)问,根据前两问中关于“原因”的分析,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进行概括。
17.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机遇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
材料二: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重新认识宋代历史》《宋朝历史》整理
材料三: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而且也失去了感受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之际的主要哲学思想,中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4分)
(3)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对宋代以后的中国人的评价?请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为例,论证你的观点。(8分)
答案:(1)哲学思想:董仲舒宣扬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表现:国家统一;独尊儒术。
(2)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学校教育的发达;学术空气自由、学术环境宽松;尊重科技、重视科技的氛围;经济的迅猛发展。
(3)同意材料三的观点。宋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像四大发明那样的科技成果;思想、文学、艺术上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很少有原创性的发明或发现。
不同意材料三的观点。明清时期出现了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等;产生了王守仁、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不仅是对前代思想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启迪了后世;文学方面,当时流行的小说、戏剧等在历史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PAGE
6课时作业5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史学界一般认为,纸张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下列各项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D )
A.民间传说
B.某家族的家谱记载
C.官方史书记载
D.汉代墓葬里发现的西汉纸张残片
解析:民间传说、某家族的家谱记载、官方史书记载都有一定的主观性,而遗址和墓葬里出土的文物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史实。故D项符合题意。
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A.据材料能够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解析:“伦乃造意”等字眼意在强调人们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C正确;蔡伦是改进造纸术,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字记载是二手史料,并不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当然有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解析: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入阿拉伯,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才出现;12世纪末13世纪初,指南针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各国;火药和火药武器是在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在公元751年,火药还未用于军事,故选A项。
4.“(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C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解析:材料中介绍的是火药的威力,火药最初用于军事是在唐末,故C项正确;其他时间不符合,故排除。
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B )
史实
结论
A
西汉发明造纸术
西汉后,纸成为书写的唯一材料
B
指南针于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C
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
以后,雕版印刷技术不再使用
D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火药配方
东晋广泛制作火药并迅速运用于军事
解析:西汉时,纸还没有广泛使用,故A项错误;指南针于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故B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朝,但并不是宋朝唯一的印刷方法,雕版印刷术仍在使用,故C项错误;火药在唐末才被用于军事,故D项错误。
6.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B )
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
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
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
解析:由题意可知,时间是在唐朝,结合所学,当时刊印技术是雕版印刷术,所以B正确。
7.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材料反映了( C )
A.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
B.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科技进步助推商业活动
D.民间私印动摇统治基础
解析:据材料“唐代……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出现在宋代,故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B;题干反映了印刷术的进步推动商业活跃,故选C;题干虽然反映民间私印影响政府管理,但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统治基础,故排除D。
8.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 D )
A.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
B.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
C.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
D.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
解析:通过材料“内府铸”可知统治阶级并未抵制,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印刷技术,故B项错误;传统小农经济下,人们思想保守,制约了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但不是本质上的原因,故C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本质问题应该是经济问题,故D项正确。
9.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解析: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新教的传播,火药则为资产阶级打破封建堡垒、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指南针则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切都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即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演变。
10.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说明了( A )
A.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郭守敬在元世祖的支持下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并据此主持编制了《授时历》,说明元政府很重视与农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进步。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推动作用,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1.中国古代有许多农谚流传:“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C )
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
B.过度依赖天气变化
C.重视经验的指导作用
D.深受自然灾害影响
解析:材料中说明立春的晴天有利于农耕,东北风会导致大丰收,西北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说明古代农业与农民经验总结影响较大,故C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理论性总结,故A错误;B中的“过度依赖”表述错误;D中的“自然灾害”说法不符合题意。
1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成果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D )
A.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自然经济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墙内开花墙外香”是指中国古代的科技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本国历史的发展却影响较小,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环境,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10分)
(2)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10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8分)
答案:(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原因: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3)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勒鲁瓦·古尔亨说:“人们可以接受一种比他们以前所用的语言更简单的语言,可以接受一种较不发达的宗教,可是除非由于战争而暂时倒退,他们绝不会从用犁倒退到用锹。”不仅如此,在传播整套思想体系方面,似乎存在着某种“先天的”不可能性,因为思想体系无疑要受到各种独特的种族特征的限制,可是这些思想体系的点滴片段还是有可能传播的。
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欧洲人除了发明手推转磨外,他们贡献出的唯一有价值的机械技术是高转筒车,即后来阿拉伯各地普遍使用的“萨吉雅”。可是中国人的发明就多了,这些发明在公元1世纪到18世纪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但它们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惹人注目: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状态。”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在于:他富有洞察力地选择的三大发明都起源于中国。然而,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并没什么作用,相反,却在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西方科技交流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启示。(12分)
答案:(1)特点:交流传播片段化,缺少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传播;交流具有双向性,以中国科技西传为主;缺乏直接交流,阿拉伯人起了中介的作用。
(2)影响:中国:未能破坏传统制度与习俗,没有引发社会转型,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西方:促进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社会转型;促进欧洲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开辟)。
启示:科技作用的发挥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科技能够加速社会发展,也有可能阻碍社会进步。
解析:(1)根据材料一“在传播整套思想体系方面,似乎存在着某种‘先天的’不可能性……可是这些思想体系的点滴片段还是有可能传播的”得出交流传播片断化,缺少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传播;根据材料一“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欧洲人除了……他们贡献出的唯一有价值的机械技术是高转筒车……可是中国人的发明就多了,这些发明在公元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得出交流具有双向性,以中国科技西传为主;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阿拉伯人。
(2)第一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中“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得出:中国未能破坏传统制度与习俗,没有引发社会转型,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根据材料二中“在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得出:西方促进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社会转型;促进欧洲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开辟)。第二小问启示,加强文化交流,科技作用的发挥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科技能加速社会发展,也有可能阻碍社会进步。
PAGE
5课时作业6 中国的古代艺术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这一时期“兵符”上的铭文应该为( D )
A.楷书
B.隶书
C.行书
D.篆书
解析:小篆创始于秦代,据材料“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和“已却秦存赵”可知该铭文为篆书,故D项正确;楷书形成于汉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隶书始于秦朝,并通行于汉魏时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2.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中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B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②说法错误,汉字是表意文字;④说法错误,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故此题应该选B项。
3.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C.表现了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解析:文学艺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宋代书法各具特点,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故选B。
4.绘画艺术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的载体,借此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文化、社会状况。下图《女史箴图》是我国古代人物画的珍品,其中的“箴”含有规谏、劝教之意。下列对“女史”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C )
A.指古代妇女
B.对妇女的尊称
C.古代女官的名称
D.古代宫廷妇女的生活历程
解析:《女史箴图》中“女史”是一种官职名,是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故选C。A、B、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5.宋朝时一次宫廷画院考试,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应试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C )
A.整体布局
B.真实情景
C.情趣意境
D.人物形象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获得第一名的画卷并未直接表现无人的画面,而是通过悠闲的船夫来表达意境,说明宋代的文人画注重情趣意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A、B、D三项都不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故排除。
6.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宋朝绘画中,表现人民生活的世俗场景大量出现。这些绘画共同之处是( D )
A.佛教开始传入我国
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C.古代绘画博大精深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反映社会动荡人们寻找精神寄托;隋唐时期的绘画突出享受和娱乐,反映的是隋唐盛世的生活特色;宋朝绘画世俗场景反映了经济发达状况下市民生活特点。即不同时期的绘画,反映出了当时的生活特色,故选D项。
7.苏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映出( B )
A.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B.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
C.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
解析: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由于北宋理学的兴起,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文人画、山水画也体现出这一特点,故选B项。
8.明清时期,宫廷舞蹈开始趋于衰落,而民间舞蹈却十分兴盛,造成这种差别的关键因素是
( C )
A.是否为帝王歌功颂德
B.是否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技巧性
C.是否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D.是否在表演形式上丰富多彩
解析:与宫廷舞蹈相比,民间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感情,从而决定了民间舞蹈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故选C项。
9.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 B )
A.小说
B.戏曲
C.说书
D.绘画
解析:据题干情境可知,所叙述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的虚拟化特点,它突破了舞台的限制,使舞台的时间、空间被充分灵活地运用,充满了艺术的广阔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没有这种表现形式,排除。
10.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原来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C )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解析:根据材料,京剧是在徽剧吸收昆腔以及京、秦二腔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京剧与百姓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文武、角色等信息,故B项错误;徽剧为乾隆贺寿进京,但材料没有涉及题材广泛,故D项错误。
11.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是强调元杂剧( D )
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
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君臣”
“母子”
“夫妇”
“朋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作者认为杂剧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伦理教化作用,D正确。作者强调元曲不仅具有演绎历史故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具有伦理教化功能,A错误。本题未涉及戏曲高峰,B错误。从“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可知作者认为金之院本有世俗化、娱乐化的功能,没有涉及杂剧,C错误。
12.元朝时城市里有了杂剧及其他技艺固定的演出场所,明清时期城市里阅读小说和讲述、谈论小说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文化现象的出现( A )
A.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
B.是人们逃避社会现实的反映
C.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潮流
D.是统治阶级压抑百姓的措施
解析:元杂剧的出现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元杂剧满足了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需要,故A正确;逃避现实一般是文人心理需求,故B错误;元杂剧时期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潮流,故C错误;文学不是统治阶级压迫的手段,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中国书画的确是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以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常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答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书画的魅力所在——“传神”,就是注重、追求表现精神面貌。“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势与传统特色。
注:阿堵:六朝口语,意为这、这个。
请回答:
(1)以汉字的起源说明“书画同源”的依据。(8分)
(2)据材料回答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10分)
(3)中国书画艺术中最能体现“得意忘形”“以形写神”的各是什么?(6分)
答案:(1)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数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2)追求精神面貌,“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注重意境,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势与传统特色。
(3)草书,文人画。
解析:第(1)问,从汉字起源于图画角度来分析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出答案。第(3)问,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形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统治者提倡“忠”,还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形象,为人们展示了什么是“忠”,他们的忠君行为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维护了等级制度。
——摘编自闫红艳《明前期教化剧研究》
材料二:无论是孔孟的仁政王道,还是后世儒者倡行的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存理灭欲的一整套道德纲常秩序,都嵌入每一时代的仪典制度,以正统意识限制、筛选、整合、打压违背官方意志的戏剧活动。……祀神演剧因维持普通民众的生活安宁,成为民间社会的一种象征性的秩序。……而这恰恰是官方正教对与宗教同源同体而“同罪”的民间演剧活动严酷禁毁的原因。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敢于面对人性,切入人的真实生命状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这就是艺术理想对纲常之理的一种否定和颠覆。……产生于庶民社会的戏剧活动,作为中国戏剧非常珍贵的一种活态传承方式,却因为它表现出的俗文化品格,一再遭到官方权力的打压和上层社会的贬黜。
——摘编自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
材料三:光绪六年(1880年),《申报》报道:“香港华人近投禀于英总督铃辕,请准女伶在戏馆演戏。按此说殊不可解。香港既为英管辖,自当事事悉从西律。泰西各戏馆,均有女子登台,从未申禁。则居港之华人,何须多次喋喋也。”……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京剧女班戏园——美仙茶园……以后陆续又有‘霓仙’‘群仙’‘女丹桂’‘云仙’‘玉仙’等女戏园开班”,泸上女伶渐多,女班遍地。
——摘编自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化剧的主要功能,并分析教化剧着力塑造“忠臣、孝子、节妇、义士”这些形象产生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官方禁毁部分戏剧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上海出现“女伶渐多,女班遍地”的原因。(8分)
答案:(1)功能:娱乐,教化。
影响: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压抑了人的自然欲求,禁锢了人的思想。
(2)原因:部分戏剧违背官方意识形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世俗化。
(3)原因: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宣传语与引导;妇女觉悟的提高。
解析:(1)第一小问,由“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形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可以分析出教化剧的主要功能是娱乐和教化。第二小问,由“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统治者提倡‘忠’,还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形象,为人们展示了什么是‘忠’,他们的忠君行为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维护了等级制度”可以从改良风气、维护等级秩序、压抑自然欲求等方面回答。
(2)由“无论是孔孟的仁政王道,还是后世儒者倡行的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存理灭欲的一整套道德纲常秩序,都嵌入每一时代的仪典制度,以正统意识限制、筛选、整合、打压违背官方意志的戏剧活动”可以分析出部分戏剧违背官方意识形态;由“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敢于面对人性,切入人的真实生命状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这就是艺术理想对纲常之理的一种否定和颠覆”。可以分析出表现人的情感欲望;由“产生于庶民社会的戏剧活动,作为中国戏剧非常珍贵的一种活态传承方式,却因为它表现出的俗文化品格,一再遭到官方权力的打压和上层社会的贬黜”。可以分析出世俗化。
(3)由“香港既为英管辖,自当事事悉从西律。泰西各戏馆,均有女子登台,从未申禁。则居港之华人,何须多次喋喋也”可以分析出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另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报纸的宣传和妇女的觉悟提高等角度回答。
PAGE
6课时作业7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诗经》中的政治讽喻诗主要分布在《大雅》和《小雅》中(如下表)。这种情况( C )
《大雅》
7首
讽刺对象主要是暴君周厉王和昏君周幽王
《小雅》
46首
主要讽刺对象是昏君周幽王,还有周宣王及其他的讽刺对象
A.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抒彩
B.说明《诗经》主要记录君王言行
C.反映当时士人具有忧患意识
D.真实反映西周百姓生活艰辛
解析:《诗经》中的政治讽喻诗带有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排除A;不能因《大雅》和《小雅》的内容而认定《诗经》主要记录君王言行,排除B;由材料《大雅》和《小雅》来看,主要是对昏君的讽喻,反映了当时士人具有忧患意识,故选C;材料中没有涉及百姓生活艰辛,排除D。
2.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作《离骚》。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想主义
解析:《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源头,故选A项。
3.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艺术手法的传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的“美人”是屈原借以表明心志的比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屈原通过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D )
A.追求小康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D.渴望国家富强的情愫
解析:解答本题需结合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理解“美人”的含义。屈原生活在战国的动荡时代,各国诸侯割据混战,兼并战争不断。在此背景下,屈原的“美人”应该是要表达其希望国家富强的愿望,故D正确;A、C不是屈原的主要愿望,排除;B是《离骚》的文学风格,与屈原的愿望无关,排除。
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
( C )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解析:本题材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反映了此诗人的作品多是记录和反映现实社会的民间疾苦,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唐朝诗人杜甫的特点,因此选C项。
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D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解析: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备选项中,李煜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陆游的诗偏向现实主义风格,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豪放派词人,故选D项。
6.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材料“文而不晦”“俗而不俚”说明元曲通俗易懂,面向大众,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因此选A项。
7.诗能入史、证史。有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论文中都引用了《卖炭翁》中“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诗句。下列各项分别是他们研究论文的主题,请据此判断其中引用不当的最有可能是( D )
A.封建时代社会下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B.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艰难
C.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价值
D.唐代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解析:材料中“一车炭,千余斤……充炭值”的诗句表明宫廷对百姓的剥削,下层老百姓受到欺压,而不是体现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材料也描述了封建剥削下商品经济发展艰难。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现实的生活状态,故D项不正确,A、B、C项正确。
8.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是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B )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
C.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D.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解析:据材料“在宋代,词人的创作……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反映了商品化特点,这说明宋代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故D错误。
9.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 D )
A.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
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
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出现四大谴责小说,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故D项符合题意。
10.我国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徐朔方说:“小说成书时,三教合一盛行到这样地步,以至在宋、元、明士大夫中间难得找到一个不受对方影响的儒者、道人或居士。当时只有三教合一以道为主的道者,或三教合一以佛为主的和尚或居士。”下列小说中,最能够反映“三教合一”这一文化现象的是( A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
解析:《西游记》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妙趣横生,使该书赢得了各个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在《西游记》中人物涉及太上老君、佛主、唐朝皇帝等,太上老君为道家人物,佛主为佛教人物,并且人物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多反映“三教合一”的现象,A项正确。
11.在明清小说中,人们总会发现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人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吴用等;英勇粗犷的张飞、牛皋、程咬金等;还有大量的才子佳人、妒妇、三姑六婆等形象。鲁迅也曾指出《三国演义》中描写的人物“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以上材料表明( C )
A.鲁迅否定了《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
B.明清小说对人物的性格塑造简单化和浅显化
C.明清小说的创作存在类型化的弊端
D.明清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广度不够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小说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人们总会发现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人物,依据材料“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吴用等;英勇粗犷的张飞、牛皋、程咬金等”“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B、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12.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解析: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清]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8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因素。(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6分)
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
(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解析:(1)从材料信息“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
(2)结合材料信息“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再回忆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从材料信息“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
(4)第一小问注意概括中国古代文学流传的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所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考虑回答,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一种文化与思想要成为主流或是广为流传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要符合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14.明清时期小说繁荣,出现了一大批经典名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材料二: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李泽厚
材料三: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8分)
(2)举出一部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明清小说。该小说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发展特征?
(10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8分)
答案:(1)唐宋元文学的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子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印刷技术的进步。
(2)《红楼梦》。封建统治黑暗;封建社会走向崩溃。
(3)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