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表达交流之访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表达交流之访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1 17: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达交流之访谈》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中国驻美大使就新冠肺炎疫情等接受美媒采访,崔天凯表示,欢迎美国专家为抗击疫情提供帮助。
2.问题:刚才采访者提了哪些问题?不久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基本得到控制,而在美国却迅速蔓延起来,于是,美国某些政客借机诬陷中国,把新冠肺炎称为“中国肺炎”“武汉肺炎”,假如要再做一次访谈,刚才的问题还能用吗?
点拨:每一次访谈都要有目的和主题,问题要围绕主题来设计。
二、知识梳理
1.生活中需要对新闻人物、商业人物、科研人员等进行采访,以帮助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推广经验等,这样写出的文章叫访谈录。它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是以访谈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的一种体式。
2.按内容分为新闻访谈、商业访谈、科技访谈、军事访谈等;按形式大致分为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
三、技法探究
1.下面是两篇访谈提纲,你认为这两个访谈是否合适。
例一(高端版):一个变废为宝的人
——对一名捡垃圾老人的采访
访谈的前五问:①你老家哪里?②你原来的生活怎么样?③对捡垃圾你有什么感想?④你现在生活幸福吗?⑤你未来有什么打算?????????????????????????
例二(大众版):一个老有所为的人
——对我外婆的采访
访谈的前五问:①您原来生活过得怎样?②为什么退休后还要上老年大学?③在老年大学学什么?④还有哪些爱好?⑤今后有什么打算?
明确:“我们每日从朝到晚,不知要说多少话,如果照样地写入文章中去;就会发生许多不妥当的毛病。……第一是芜杂……第二是不完密……日常会话要写入文章中去,有两种功夫先得做,一是要精选,二是弄明确。”(夏丏尊《文章讲话·文章中的会话》)?
之所以要写作新闻访谈录,是要宣传其感人的事迹,崇高的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上述二例访谈对象选择太随便,因为没有感动人的事迹,不会引起阅读兴趣;同时,问题问得也没有深度,只是拉家常式的谈心而已。
2.举例讨论如何采访。
⑴提供一个采访对象。
傅强,男,汉族,1969年1月生,安徽省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职工,郭明义爱心团队马鞍山分队负责人。15年来,他无偿献血及血小板共计68000多毫升,相当于14个成年人的总血量。他倡导组建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总量达180万毫升,用鲜血拯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他牵头成立的马鞍山爱心传递志愿服务队,六年来共出动志愿者19570人次,为社会无偿服务84460小时,用实际行动践行学习雷锋、帮助他人、提升自我的社会美德。??????????????????????????????
⑵师生讨论如何发问。
学生自由发言,每人提一问,然后讨论最有价值的是哪几类。
如果每人只准问三个问题,该如何设计?
示例引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采访防空洞里一个志愿军战士,提出的三问: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我接着问:“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
简析:第一问的是幸福观,与战士的身份有关;第二问的是人生观,与战士的贡献或事迹有关;第三问的是价值观,与战士的精神境界有关。这三问,分别问了身份、事迹和精神境界,全方位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美丽的心灵、宽广的胸襟和感人的事迹。
⑶采访提问示例:①您一直是大家崇拜的精神领袖。第一次、第二次献血往往比较容易做到,但第N次献血时,您还能坚持下来,靠的是什么?(准确定位)②单凭献血,您已经是一个大善人,大冠军。然而,您还不满足,又牵头组建了马鞍山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总队,并出任队长,为何还要做公益狂人?您是怎样把好事做到人们的心坎里的,而且又能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您?(突出事迹)③您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和组织志愿服务,先后从事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累计达8970个小时,无偿献血和血小板58000毫升。然而,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仍然大有市场。请问您这样痴情做好事,意义何在?您认为,凭借个人的力量能改变社会风气吗?(发掘精神)??
3.访谈技法小结:准确定位、突出事迹、发掘精神。
四、写法指津
1.提问:做好事者古今中外大有人在,那么,怎样才能突出傅强先生的个性呢?既然访谈录也是文章,那么怎样立意才好?
明确:让人物打上时代烙印,并突出个性特征:重点要表现相当一部分当代人的身上所缺乏的时代精神与风貌,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和“友善”。
2.在访谈录的选材布局上,怎样做才能将人物表现得更全面,更深刻?
明确:应该从多个角度来选材,按照由总到分的结构来布局。可以从家庭、单位、社会等不同的角度来报道他的先进事迹与崇高品质,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
3.新闻访谈的写作策略。
访谈录当然以“对话体”为主,有人认为这种形式刻板单调。怎样克服这些“先天不足”?
新闻访谈巧用写作技巧“升级”示例第一组:
【原文】一开始,我偶尔做好事还是自发的行为,从来没有做多少考虑。后来,经常做点好事,就不知不觉形成了习惯。再后来就想,做好事对民族、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经常做就能带动别人。
【升级版】一开始,我偶尔做好事还是自发的行为,从来没有做多少考虑。后来,经常做点好事,就不知不觉形成了习惯。当社会给予了许多荣誉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要经常做好事?再后来我就知道,扶危济困、惩恶扬善,是中华民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今天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就有“文明“”友善”的内容,也就是要求经常做好事、做好人。对我们自己来说,经常做好事也是修身养性的需要,古人说“君子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也。”我还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坚持做下去,总能带动一些人一起做好事。
简评:升级版引用旁征博引,多角度论证,文字具有思辨性与形象性,增添了文采与说服力;原文只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没有展开论证,缺少说服力。
新闻访谈巧用写作技巧“升级”示例第二组:
【原文】做好事就是献爱心。什么是“爱”?它有“小爱”与“大爱”之分。例如爱情就是小爱,而对陌生人的爱就是大爱。无论是小爱,还是大爱,其本质都是为对方着想,让对方幸福。
【升级版】做好事就是献爱心。什么是“爱”?它有“小爱”与“大爱”之分。年青时读裴多菲的诗,觉得爱情非常美好: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后来,又读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句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感到十分惊讶!原来,裴多菲抒写的男女之间的“小爱”,杜甫所咏叹的才是人间“大爱”。无论是小爱,还是大爱,其本质都是为对方着想,让对方幸福。
简评:升级版比原文要好得多:后者引用两首名诗的部分诗句为例,不仅解说得直观形象,而且韵味十足,抓人眼球,令人难忘;前者只是空洞说教,没有特色。
4.撰稿人可以有条件地修改受访者的发言稿吗?修改有价值吗?????????
明确:新闻访谈录虽然受到受访者文化水平的限制,但是采访人在征求对方同意的前提下,是可以帮助对方对语言、内容进行适当的润色与增删的。
五、学以致用
1.研读《抗疫“前线”日记》,设计一个采访提纲,围绕某一主题向她问三个问题。
我们岳阳医院“三剑客”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工作已有十天了。
每天我们都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起初我还觉得程序繁琐,直到那次意外发生……
那天,我刚完成一项护理操作,准备走出病房,却不小心被门上的螺丝钉刮破了防护服!要知道,我们所在的病房都是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我们必须做好严密的防护,绝不能有一点马虎。所幸的是,我的内层隔离衣并没有破损。虽然是有惊无险,但还是提醒了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在照顾患者的同时一定不能疏忽了自身的防护!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吃晚饭时儿子打电话来,“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家?”我不禁鼻子一酸说:"宝宝乖,快了!这场战役就要胜利了,妈妈还有几天就回来了!”我要做好儿子的榜样,忍住了眼眶中的泪水对儿子嘱托到“你在家要听爸爸的话,做好防护,乖乖地等妈妈哦。”
虽然每天的工作都很辛苦,但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治愈,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让我们一起加油!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访谈提纲样式????
对象:???
主要事迹:???
目的与主题:???
问题:
2.围绕采访提纲,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访谈录,写在课外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