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4课件打包)课件(人民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6-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4课件打包)课件(人民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8-29 12:24:52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
*
四、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
*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
[重点难点]
[重点]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
启蒙运动的影响。
*
*
导入新课:
启蒙运动的思想体系有哪些?
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
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启蒙思想的真谛:理性和自由,还介绍理性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互为对立、互为补充。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讲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主张: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主权在民说、三权分立学说等.
*
*
1.产生
2.内容
3.代表人物及主张
4.意义:
(一)自然法论中的人文主义
18世纪一些启蒙思想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
*
2.内容
(1)从自然法出发,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2)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
(3)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
*
*
3.代表人物及主张
国别 人物及著作 主张 评价
英国 霍布斯
法国 ★伏尔泰
法国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法国 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
*
*
霍布斯1588-1679
主张 评价
天赋自然权利;
成立契约国家,保护公共权利。
对推翻君权神授说,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
*
伏尔泰
1694-1778
主张 评价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专制”。
观点中的矛盾因素,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性。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
*
孟德斯鸠
1689-1755
主张 评价
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学说: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
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
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
立法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行政
司法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
*
*
狄德罗
1713-1784
主张 评价
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用《百科全书》宣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
*
为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意义
*
*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盂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
*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 “理性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因为欧洲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封建统治,没有民主和自由,压制了思想。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 如何评价
“理性的阳光”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了进步作用。
*
*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与了积极作用。
*
*
(二)洛克限制“公权”的设想
1.地位:
2.主张
3.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洛克
1632-1704
*
*
2.主张
①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国王及其政府应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行政权。
②人民有权更换和推翻国王及其政府。
③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
3.影响
①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
1.卢梭的生平
2.主张
3.影响
(三)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卢梭
法国激进的启蒙思想家,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
*
*
卢梭 语录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至于平等,这个名词绝不是指权力与财富的程度应当绝对相等;而是说:就权力而言,则它应该不能成为任何暴力并且只有凭职位与法律才能加以行使;就财富而言,则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购买另一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就要求大人物这一方必须节制财富与权势,而小人物这一方必须节制贪得与婪求。 -----卢梭《社会契约论》 (节录)
*
*
卢梭 语录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主权在民。
         ——《社会契约论》
*
*
2.主张
①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
②社会契约论。
③主权在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最好的国家组织形式是民主共和制。
莫罗:卢梭在乐园里受到哲学家的欢迎(法国明信片)
图中,卢梭在乐园里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蒙田、普鲁塔哥拉等哲学家们的欢迎。1782年镌版。
*
*
3.影响
①否定了封建王权;
②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
③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卢梭
1712-1778
*
*
英法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原则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主权在民
否定特权
否定等级
否定王权
人权
社会契约
三权分立
法治
否定君权神授
否定和防止专制
公民取代臣民
法治取代人治
需要法律保障
*
*
(四)康德的自由与平等
1.生平
2.思想主张
3.认识
德国哲学家,手工业者家庭出身。著《纯粹理性批判》。
哥尼斯堡的康德(1724-1804)雕像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现属俄罗斯,更名为加里宁格勒)。他一生中几乎没有离开过这里,他的活动范围最远不超过100公里。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家乡哥尼斯堡去世。
*
*
《纯粹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三大批判”中译本封面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论证了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阐述了主体的先验的自由。
*
*
康德 语录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784年)
*
*
康德 语录
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因此,无论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其他有理性者的,在他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当作目的。
——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
*
*
2.思想主张
(1)思想自由:人是自由、平等的;
(2)国家学说:
①国家应代表公民的公意;
②国家应遵循公民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原则,公民应当服从国家权力,履行义务。
③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
④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⑤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国家。
(3)永久和平思想: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
*
*
3.认识
康德把手工业者、雇工等视为消极公民,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他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这又自相矛盾。
*
*
启蒙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1)对资产阶级:
描绘未来蓝图,为掌权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2)对法国:
为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对世界: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4)对亚洲:
推动了中日等国改造旧社会的斗争.
*
*


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
社会思想和历史观
核心:
理性
性质:是资产阶级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发展
兴起:英国 (霍布斯、洛克)
高峰:法国
伏尔泰
概 况
孟德斯鸠
卢梭
百科全书派
扩展:欧洲大陆:
康德
意义
时间 兴起和扩展的地区
*
*
1.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的色彩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与封建势力妥协
2.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的目的是( )
A、实行天赋人权 B、避免暴君政体 C、实行司法独立 D、建立平等社会
*
*
3.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第一个将其思想付诸与实践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18世纪中后期,狄德罗编的《百科全书》( )
A、宣扬科学和民主
B、倡导“人民主权”
C、提出“三权分立”
D、主张废除私有制
*
*
5.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 )
A、被美国首先成功地运用
B、以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为主要内容
C、在19世纪初传播到全世界
D、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
6.下列历史文献中,体现了“人民主权”学说的是( )
A、《资政新篇》
B、《新学伪经考》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
*
7.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核心是( )
A、消灭专制王权
B、反对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C、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D、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8.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事实上( )
①否定了专制特权 ②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 ③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④否定了宗教的权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
*
9.启蒙运动的思想体系不包括( )
A、人文主义 B、进步的社会思想
C、历史观 D、物理学
10.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共同之处是( )
A、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肃清了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
D、确立了资产阶级思想的统治地位
*
*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兴起 英国 成立契约国家
分权、限制公权
高潮 法国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狄德罗
扩展 德国 康德
霍布斯
洛克
自然权利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明专制
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民主共和制
宣扬理性、科学、民主
思想自由、国家学说、永久和平思想(共18张PPT)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罪名: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
专题六:西 方 人 文 主 义 的 发 展
四 主 权 在 民 的 政 治 启 蒙
1)反教会专权
2)反对君主专制
4)倡导君主立宪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在他灵柩上的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3)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知识梳理
一、主要思想家及其代表主张
1、伏尔泰的政治主张
2、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
2)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原则。
共和政体是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1)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3、狄德罗的政治主张
---百科全书派
“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
2)主张天赋人权;人民是主权者。
1)反对迷信和专制,宣扬科学和理性
人民仍保留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当他们发现立法机关的行为与其职责相违背时,就会将其取消或改组。
1)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4、洛克的政治主张
2)主张分权。
5、卢梭的政治主张
1)坚决否定封建王权。
2)发展“社会契约”论
提出“人民主权”说。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来加以保障,但它原来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3)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 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 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墓碑铭文
6、康德的政治主张
1)人是自由、平等的; 2)国家应该代表公民的公意。 3)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 4)把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二、启蒙思想家们共同的政治主张
1、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
2、主张“主权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3、主张实行法治
三、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谈谈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影响的范围
从范围看:欧洲影响到世界
从领域看:(政治、经济、文化)
1、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有何发展?
1)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是人的自觉意识的觉醒,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人。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矛头指向天主教会。
2)启蒙运动是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形成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提出了资产阶级理想社会的蓝图。
人文主义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得到怎样的认识
想一想?
 材料一:西方人认为自己是纳税人,政府向自己提供安全保护和公共服务是理所应当,政府稍有懈怠便会遭到议会、舆论及选民的抨击,
 中国人认为自己是被管理者,是义不容辞的奉献者,自己对政府作出让步与奉献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政府向自己提供了服务则要千恩万谢,并不住的说:谢谢政府,我们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3、阅读下列材料:
知识深化
-----摘自博客网
 材料二:西方人认为人权是天赋的,  中国人认为人权是统治阶级给予的;   西方人认为民权至高无上,   中国人认为公权不可侵犯;   西方人认为人大多是智慧而丰富的,需要合理的调动并发挥其天性,   中国人认为人大多是迷途而少知的,需要接受指挥和领导;
1)概述材料一、二的观点。 2)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请回答:
-----摘自博客网
材料三: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西方的思想文化?
3)请选择上述目标,谈谈儒家思想和启蒙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在传承中创新-------古为今用
在会通中超越------洋为中用
在实践中发展------反思总结
理 性
谢 谢(共36张PPT)
至高无上的皇权
古希腊神话把英雄或国王看做神的儿子,中国古代亦把皇帝看做上天的儿子,说明古人把英雄或君主看做神或者神之子,乃是普遍的现象。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民相信:
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怀疑君主即为怀疑上帝,服从君主即为敬奉上帝。
查理一世画像
断头的国王
1649年1月30日的伦敦,清冷而阴暗。
广场中间的断头台上,刽子手举起了明晃晃的大斧,对准查理一世的脖子用力砍去,一颗曾戴过王冠的头颅立即滚了下来。
广场上一阵欢呼,人们互相拥抱,纷纷把帽子扔向天空,庆贺这个伟大的时刻。这个“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全体善良的英国人民的敌人”终于被他的臣民们处决了。
历史会铭记住这一刻,因为,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臣民们把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从此,欧洲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当人民开始懂得,国家并不是上帝创造的,权力与法也不是神授的,王位亦不能世袭,我们完全可以反对国王的专制与暴虐,生命、财产、自由等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原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也可以被法律所制裁。这一种意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无独有偶,1793年,法王路易十六被自己参与设计的断头台处死。当初,他在监牢里翻看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时,哀叹道:“就是这两个人把法国给毁灭了”——指把他的波旁王朝给毁了。
据统计,断头台从问世到退役,历时约两百年,总共砍下了五千个人头。一九八一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断头台从此进入了历史博物馆。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1、文艺复兴(人性):使人类从神权的束缚下解脱出来; 2、启蒙运动(理性):使人类从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
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Enlightenment
启蒙
含义:
封建专制制度
宗教思想体系
理性
背景:
政治、经济、思想、其它
内容:
反封建主义、反宗教迷信、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性质:
影响:
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戏剧家,启蒙运动的精神象征。他一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精神上的准备,他是法国文化泰斗,他文思敏捷,笔锋犀利,以机智著称。 雕像中的伏尔泰沉稳地端坐在扶手椅子上,转头侧视前方,两眼闪烁着智慧与狡黠的光芒,好像古代传说中的圣哲贤人。精微地刻画揭示了伏尔泰的灵魂,使伏尔泰的精神智慧永存于世。
1715年,血气方刚的伏尔泰年方21岁,意气风发的来到巴黎。当时,路易十四归天,刚登基的国王年纪尚轻,摄政王一手遮天。摄政王为了缩减国库开支,把在王室家马厩中挤得满满的马出售了一半,对此,伏尔泰却大胆地作出评论,说:将朝廷里尸位素餐的笨蛋裁汰一半不是要睿智得多吗?1717年,就被抓进了巴士底狱。又有一次,因为得罪了一位爵士,爵士雇佣了一帮地痞流氓,指使他们夜袭伏尔泰,招呼他们:不要打他的脑壳,还会有一些好的东西蹦出来的。伏尔泰要向爵士挑战,爵士央求身为警察大臣的表兄弟提供保护,结果伏尔泰被当局流放英国。
伏尔泰所作的不倦斗争,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欧洲的上空,不少社会名流慕名而来求见。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消息一传开,全城都轰动起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到他的下榻处,使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做圣物保存。
到了巴黎,伏尔泰因过于激动,加之尿毒症发作,被迫卧床。5月12日,伏尔泰不住咯血,体温急剧上升,黎塞留公爵不忍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这般受苦,给他送来了阿片酊。伏尔泰糊里糊涂,竟把这种药效显著的镇静剂全喝下去了。三个神甫趁他昏迷之际闯了进来,待他稍为清醒后,问他是否承认基督的神圣。伏尔泰一听见“基督”“神圣”这两个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病体,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死去吧”。
1778年5月30日晚上11时,伏尔泰与世长辞。反动教会对这位亵渎宗教的宿敌恨之入骨,下令连夜将他的尸体运出巴黎,弃之荒冢。
可是,伏尔泰在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他大半生被公认为人民的领袖和导师。他的思想和学说将教育好几代人,为反封建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武装了法国人民的头脑。
在资产阶级大革命后,伏尔泰的骨骸被移葬到伟人公墓。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反对天主教会,消灭丑恶
反对君主专制,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思想评价:
思想主张:
对欧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有局限性。
太阳王路易十四
在位:4岁—77岁
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孟德斯鸠
主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平衡,防止滥用权力;
三权分立说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自由就不复存在”。
98 克林顿身陷弹劾风波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弹劾事件过去仅七年就已被编入美国中学历史课本。
在克林顿事件中,政治生活的透明性表现得异常突出。国会为了了解事实真相可以任命一个独立检察官来调查。在原则上。独立检察官不服膺于任何政治党派,以保持其公正和客观。为了完成调查,独立检察官还得到了充足的财力支持。调查的结果不是秘密的,而是公开的。美国公众可以通过包括因特网在内的各种传播载体来了解克林顿事件的前前后后,甚至细致的过程。就这件事来说,政治生活实现其公共性。美国人又岂只是无聊于总统的性丑闻,他们揪缠不休的根子在于“总统对法律的不忠”——阻挠司法调查。美国人对克林顿事件的不依不饶,是他们护法的坚定和对法律的绝对忠诚,这才是法制得以维持的基石。这一系列的事件像是一场精彩的戏剧,一场只能在美国的制度框架中上演的戏剧。
思想主张:
……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人民主权的原则;为……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权分立
思想评价:
首先实践:
中国体现:
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这一原则。
狄德罗
------《百科全书》
社会契约说
自然权利说
体现…;成为…为…
巴黎有两座著名的“坟”。一个是先贤祠,一个是荣军院(埋葬拿破仑)。先贤祠(万神殿)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大仲马、居里夫人、巴尔扎克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自由
平等
墓道的顶端,有两个对称独立的棺木。分别属于伏尔泰和卢梭。他们是大革命的精神导师,地位崇高,因此享受到独立安放的特殊待遇。虽然二人曾经是激烈争论的“冤家”,死后倒也安静地在此相对凝望。
卢梭一生的呐喊简单而响亮:人生而平等!棺木是希腊神庙的造型,上面的浮雕甚是生动:对着外面一侧是一扇将要关闭的门,不过从门缝里伸出一只臂膀,手擎火炬,分明暗含着“其人虽已殁,千载照前途”的意义。伏尔泰的棺木上写着“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他们两位一个说平等,一个说自由,构成了资产阶级理想的两大基石。
思想主张:
阐述“天赋人权”的主张,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的口号。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
思想评价:
民主的最强音,否定……;描绘……;成为……影响……。
自由引导人民
在十八世纪巴黎偏僻的东区,耸立着一座巨大的城堡。在幽静的环境与古迹的外表掩盖下,不知有多少爱国反封建的志士屈死在它阴森晦暗的石窟牢房中,这就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者秘密囚禁政治犯的巴士底狱,是法国的国家监狱。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成功地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一举攻占了这座人间地狱。一群群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囚徒冲出了重重的牢门,砸烂了身上的锁链。重见天日的人们与革命群众一起欢呼、呐喊,从此揭开了一场持续几年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这个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一辈子只崇尚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孤寡老头,这个终生没离开过家乡小镇,却奇迹般地创造出古典哲学大厦的哲学泰斗,同时从不暴露自己科学院院士头衔的高尚的人,其仙逝时,哥尼斯堡全市居民陷入巨大的悲恸中。人们连续十六天天自发前往瞻仰这位不足一米六的巨人、伟大哲学家的遗容。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结婚时,也不忘带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
康德从没有出过远门
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公民公意说;
不赞同革命手段,主张申诉;
公民划分;
设计共和政体,走向永久世界和平;
国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意义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提倡自然权利说;开明专制
三权分立
“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
公意说;……
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理论基础
成就与局限
描绘蓝图;影响欧美。
……判断标准
相似点: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
政治、自由平等
(1)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3)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结:启蒙运动的影响
(4)留下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2)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建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新发展,“新发展”体现在哪里?
①文艺复兴主要______对人的束缚;
启蒙运动______________。
②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_______;
 启蒙运动用_______________。
③启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④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
启蒙运动还集中在_______中进行。
反对教会
批判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
披着宗教的外衣
无神论完全否定任何宗教与神学
政治思想领域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相同点 都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解放运动
不同点 背景 资本主义刚萌芽的产物 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内容 提倡“人性”来批判维护封建统治的神学思想 用“理性”从制度方面进行批判
方式
影响 借助宗教的外衣,重在接露、批判教会、教士 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揭掉神学的外衣
略(见课堂笔记)
略(见课堂笔记)
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时期 主要内容 意义 作用
希腊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普:“人是万物的尺度”
安:“平等的思想”
苏、柏、亚:研究人类社会
从研究“神”到人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萌发人文思想)
提倡“人文主义”
反对宗教和神学
人的地位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文思想发展)
提倡“理性”
反对教会和封建势力
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人文思想发展完善)
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选择题练习
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全面否定罗马天主教会
C、提倡理性精神
D、争取实现普选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理性”的含义是:
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是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古罗马奴隶曾喊出过“不自由,毋宁死”豪言壮语,中国农民领袖也曾有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胆诘问,这都是人类为争取和实现人权的斗争,请你判断启蒙运动中下列思想家在人权问题上取得最高成就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加尔文
康德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这和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似: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共30张PPT)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4课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康德
教学要求:
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考试说明:
1.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自然法论中的人文主义
在人、自然、社会、宗教和科学
相互关系上发展了人文主义
18世纪
自然法论:
①用自然科学方法批判封建专制
②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为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
的思想武器
1.产生:
2.主要思想:
3.意义:
4.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意义:
时期 国家 人物 主张 意义
17世纪 英国 霍布斯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孟德
斯鸠
狄德罗
  霍布斯:
  
思想评价:
思想主张: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
对推翻君权神授,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产生深远影响。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但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
反对君主专制,但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思想评价:
思想主张:
对欧洲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泰斗。
思想主张:
是古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
发展;体现人民主权的原
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权分立
倡导天赋人权
思想评价:
首先实践:
中国体现:
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这一原则。
孟德斯鸠
制约

平衡
司法权
法院
行政权
立法权
国王
议会
三权分立示意图
狄德罗
------《百科全书》
社会契约说
自然权利说
体现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成为
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
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二.洛克限制“公权”的设想
洛克
人民仍保留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当他们发现立法机关的行为与其职责相违背时,就会将其取消或改组。
请思考:
材料反映了洛克什么主张
三.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来加以保障,但它原来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请思考:
材料反映了卢梭什么主张
思想评价:
思想主张:
人生而自由
社会契约
主权在民
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四.康德的自由与平等
这个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一辈子只崇尚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孤寡老头,这个终生没离开过家乡小镇,却奇迹般地创造出古典哲学大厦的哲学泰斗,同时从不暴露自己科学院院士头衔的高尚的人,其仙逝时,哥尼斯堡全市居民陷入巨大的悲恸中。人们连续十六天自发前往瞻仰这位不足一米六的巨人、伟大哲学家的遗容。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结婚时,也不忘带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
康德
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 .
人生而自由
思想的自由
公民公意说
不赞同革命手段
公民划分
走向永久世界和平
设计共和政体
康德的政治主张
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①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
②主张“主权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③主张实行法治
国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意义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提倡自然权利说;开明专制
三权分立
“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
公意说;……
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理论基础
成就与局限
描绘蓝图;影响欧美。
……判断标准
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兴起:
英国 霍布斯、洛克
高峰:
法国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狄德罗
扩展:
欧洲大陆 康德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新发展,“新发展”体现在哪里?
①文艺复兴主要______对人的束缚;
启蒙运动______________。
②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_______;
 启蒙运动用_______________。
③启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④文艺复兴集中于_____________,
启蒙运动还集中在_______中进行。
反对教会
批判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
披着宗教的外衣
无神论完全否定任何宗教与神学
政治思想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
启蒙运动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何新的发展?为何有这些新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和政治地位。
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时期 主要内容 意义 作用
希腊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人是万物的尺度”
从研究“神”到人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萌发人文思想)
提倡“人文主义”
反对宗教和神学
人的地位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文思想发展)
提倡“理性”
反对教会和封建势力
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人文思想发展完善)
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1.下列人物与其思想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伏尔泰 —— 开明专制
B霍布斯 ——天赋人权
C洛克——限制“公权”
D卢梭——三权分立
2.有关伏尔泰的主张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主张人们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
B、提倡自然权利学说
C、反对君主专制
D、主张开明专制
3.康德的主张有(  )
①认为人是自由、平等的     
②主张实行共和政体
③主张开明专制   
④将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有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不正确的是(  )
A.它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B.它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C.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
D.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如何评价?
自由平等 天赋人权 ,对反对封建专制起了推动作用。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整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胜衰原因论》
材料二中体现了什么思想?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材料三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在《致罗马教廷》 的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 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世界。
——据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三反映哪一个时期的思想内容?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材料四 当人民被迫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做的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样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
这则材料反映了哪段时期的什么观点?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启蒙运动 主权在民 为资产阶级革
命提供理论基础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盂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 “理性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 如何评价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1)因为欧洲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封建统治,没有民主和自由,压制了思想。
“理性的阳光”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了进步作用。
(3)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与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