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5:13.宇宙的未来课件(共 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5:13.宇宙的未来课件(共 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3 03: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宇宙的未来
新课导入—— 了解作家作品以及文体知识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内容索引
多读厚积 ——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新课导入——了解文本常识以及文体知识
导入语
有人称史蒂芬?霍金为“轮椅上的勇士”,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他挑战命运,坐在轮椅上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这本畅销书之王。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今天我们来学习史蒂芬?霍金的一篇演讲稿《宇宙的未来》,跟随他的介绍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
情景导入
一、作者简介
文本常识积累
史蒂芬·霍金(1942-2018),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生于英国的牛津。17岁就读于牛津大学,毕业后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23岁获博士学位。21岁时霍金不幸患上了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致残疾。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霍金曾任剑桥大学
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这也是牛顿曾担任过的职位。主要作品有《空时的大型结构》《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超时空和超引力》《时间简史》《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二、背景展示
现代宇宙学最有影响的学说是大爆炸宇宙学。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极大。在那里,物质被压缩成一个奇点,时间和空间都毫无意义。大约200亿年前发生“爆炸”,温度逐渐下降,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观测到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学说是逐渐形成的。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科学家研究宇宙的方法。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第一个提出了动态宇宙模型,认为宇宙是由一种“原始原子”不断分裂、膨胀形成的。他推测:如果宇宙中物质的质量小于某个临界值,宇宙就会继续膨胀下去,
成为“开放的宇宙”;反之,就会坍缩,成为“闭合的宇宙”。1948年,出生在俄国的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大爆炸”学说。
三、文化常识
演讲词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中,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演讲词有三种类型。(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
讲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演讲词的特点:
针对性。根据演说的场合、演讲目的、听众及演说者的身份、地位等,有的放矢。
启发性。透过充实的内容,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说。可以用设问、反问等修辞,深入浅出地说理,启发人们去思索。
感染力。演说辞的语言要求明白晓畅,以情动人。演讲辞可以用对偶、排比、反问等句式增强语势,以唤起共鸣。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1.脉络梳理
整体感知

2.初读感知
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会怎样?
答案
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以至坍缩到一个大挤压。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身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
1.文段8中为什么说“即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为什么第10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
课堂互动
【明确】“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同样,“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答案
2.理解下面两句话的言外之意。
(1)一个伟大的王国将会崩溃。
这句话是典型的“模棱两可”,因为“一个”可以是这一个,也可以是另一个。
答案
(2)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
这句话是作者对人类的警示,同时指出宇宙的未来、人类的未来也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
答案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探讨“宇宙的未来”的?
答案
(1)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
(2)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坍缩是这篇讲演词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的部分。
(3)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但文章最后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品析鉴赏——品析内容鉴赏手法
1.“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明确】用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即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将“赌轮盘”的不确定性和“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的物理方程的解具有混沌性质一语说透,妙趣横生。也生动说明了科学预言不是赌博,对宇宙未来的预测要十分谨慎。
答案
2.“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明确】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后,并不是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
答案
3.“……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跌,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明确】这句话让人在笑声中悟到人类自身的某些缺陷和某些思维误区。
答案
4.“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明确】这句话幽默中含着讽刺,揭露了宗教预言师的荒谬,表现了对方屡测屡败却又想方设法自圆其说的尴尬与可笑。
答案
合作探究——积素养提技能
1.作者讲演的题目是“宇宙的未来”,却先讲了许多历史故事,这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认为这是“跑题”了还是与话题有关联?
延伸探究
答案
如同中国古代说书人先讲一段别的故事以引出正题一样,这篇讲演先从古代的先知和女巫谈起,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起到了引出话题的作用。作者敢于讽刺那些古代预言家,正是代表科学界表明了一种自信,因为科学的预言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是可以用科学原理加以说明的。所以说,“讲史”是为了“衬今”,不是“跑题”,而是与话题相关联。
【明确】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2.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
【明确】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和讲演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作必要的交待,讲演的内容就会显得抽象和单薄。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反衬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滑而非混沌”的;如,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如,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立面凸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
3. 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
4.试举出三个例子,分析本文演讲语言的表达效果。
答案
(1)“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跌。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这句话让人悟到人类自身的某些缺陷和某些思维误区。
(2)“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这句话幽默中含着揶揄和讽刺,揭露了宗教预言师的荒谬,表现了对方屡测屡败却又想方设法自圆其说的尴尬与可笑。
(3)“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听众明知作者做的是科学的预言,和巫师们完全不同,可作者却有意将自己降为他们的同类,一是说明自己恰好也有两种预测,二是顺势又对他们进行嘲讽。这种智慧的表达既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气氛,又大大增加了自己与听众的亲和力。
总结全文
文章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继续膨胀或坍缩,论述了决定这种命运的宇宙密度问题。所以,科学家在没有称算出宇宙的重量之前,不得不承认“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要继承巫师或预言家的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作业设计
1.仿照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写一个演讲片段,题目是“霍金·明星·我”。
2.阅读霍金的名著《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2002年8月霍金在浙江大学的公众演讲《膜的新奇世界》就选自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