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导入新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课题。
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3、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4、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②
“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③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④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⑤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预习要求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资料链接
背景: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资料链接
性本善
施仁政
行王道
民贵君轻
孟子的思想
资料链接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资料链接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资料链接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朗读课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本段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疏通文意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本段从攻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译文;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疏通文意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本段从守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泛指粮食。
多:充足。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疏通文意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
至,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
以:凭,靠。
固国:巩固国防。
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亲戚
,内外亲属
畔,通“叛”,背叛。
之:他,代词。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疏通文意
译文;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疏通文意
课文按“总——分——总”可分为三部分
(一)(1)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
(二)(2、3)运用战例证明论点。
2段: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3段: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4)总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分析结构
1.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第2段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合作探究
"城高池深、兵利革坚、米粟充足但弃城而逃”,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
2.“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明确)“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
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
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合作探究
4.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第3段: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第4段: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同时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第4段: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合作探究
5.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2、3段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合作探究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
进攻
——
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
——
地利不如人和
→
↓
类推
{
}
战争需要“人和”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
治国需要“人和”
↓
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战争事例
治国道理
类 推
总
总
分
结构图解
课堂总结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字词小结
知识积累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代词“这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知识积累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冽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知识积累
1、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_____
,_____
。_____
,_____。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2)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_____
。
(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疆域
固定
震慑
B.区域
固守
威吓
C.限制
巩固
震慑
D.限制
巩固
威逼
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
随堂检测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
(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A
C
随堂检测
2、请把“情、利、权”填入下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为民所用,
为民所谋,
为民所系的共产党人,一定能得到民众的拥戴。
权
利
情
随堂检测
3、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怎样的新内涵?
成语有“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衷共济”等;
俗语有“家和万事兴”;
典故有“将相和”等。
在当代社会,“和”字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随堂检测
1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拓展延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其实,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早已论证了这一思想。
检查预习
资料链接
1.孟子: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性本善,施仁政,行王道,民贵君轻。
2.《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3.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朗读训练
1.听读、跟读
2.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疏通文意
1.第1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第2段: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译文;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第3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泛指粮食。
多:充足。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第4段: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
至,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
以:凭,靠。
固国:巩固国防。
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亲戚
,内外亲属
畔,通“叛”,背叛。
之:他,代词。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译文;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研读课文
(一)理清结构:课文按“总——分——总”可分为三部分
1.(1)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
2.(2、3)运用战例证明论点。
2段: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3段: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3.(4)总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合作探究
1.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第2段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城高池深、兵利革坚、米粟充足但弃城而逃”,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
2.“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
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第3段: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第4段: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同时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第4段: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2、3段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五、课堂总结
结构图解
六、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代词“这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冽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七、拓展延伸
1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