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5 06: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具有专业知识、独立精神、强
烈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是现代
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
-----雷颐:《探寻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百年心路——从《孤寂百年》说起》
什么样的人是知识分子?
1915年1月,日本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12月各省代表1993人参加投票,无一人反对,无一票作废,完全一致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顺应民意”称帝。
据材料分析当时知识分子面对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一份杂志,一股力量
新文化运动
【考纲】新文化运动
【课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第一篇章
一份杂志的问世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兴起
穿越时空
看“民国老照片”,写下你对民国初年的印象?并思考这份杂志出现的背景?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12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立了福新面粉公司,它与茂新面粉公司共同构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面粉企业集团。
1915年,民族资本家张弼士创立的中国首家葡萄酒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1915年袁世凯祭孔
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穿越时空
看“民国老照片”,写下你对民国初年的印象?并思考这份杂志出现的背景?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这份杂志创办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实行专制统治
原因
经济
政治




民众中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导火线
根本原因
1915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9月15日创办了《青年杂志》。正是这份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第二篇章
一份杂志的成长壮大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新”在哪?
一份杂志《新青年》
合作探究一
【问题探究】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反映新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内容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民主、科学)
(由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转向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
Science
Democracy
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或口号
(德先生)
(赛先生)
指当时西方的民主制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问题探究】
作品:巴金《家》
背景:民国初年的高家公馆
主角:觉新
觉民
觉慧
高老太爷
【问题探究】
材料2:高家对孝子觉新的人生安排—四世同堂,拈阄指婚,“血光之灾”,产妇外迁。
材料1:高家“孝”的教育读本——《刘芷唐先生教孝戒淫浅训》: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
材料3:高家维护“孝”的教育方式——“不孝”的五叔跪在老太爷面前,当着众人的面左右开弓自打耳光,责骂自己,屈辱自己,还牵连别人。
高家的“孝”体现了哪些思想,其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纲五常
迷信、愚昧
等级秩序
【问题探究】
更新文化价值观念
改造国民性
专制等级观念
迷信盲从思想
新文学形式
科学思想
纲常伦理旧观念
旧文学形式
民主思想
新道德观念
“新”内容
【问题探究】
新道德: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旧道德:指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传统道德。
新道德、旧道德是指什么?
“新”内容
【问题探究】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孔子
157
2
孟子
61
3
孙中山
17

……

表1: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孙中山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

14
孔子
1
表2:1924年北京大学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儒家传统思想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儒家传统思想
“新”影响
材料中民众崇拜对象发生什么变化?
说明了什么?
变化:由传统儒家学者到
具有民主思想的代表
说明封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青年思想的空前解放。
【问题探究】
“新”在哪?
一份杂志《新青年》
“新”内容
“新”的指导思想
“新”影响
【问题探究】
第三篇章
一份杂志的再认识
———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
合作探究二:对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
“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胡适《吴虞文录·序》)
你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这句口号?
提示:注意时代性;可从时代背景、目地、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参考答案:新文化运动期间,由于袁世凯专权,妄图复辟帝制,借助“尊孔、读经”来达到实现帝制的目的。因此当时这种情况的的尊孔复古读经带有强烈的“反动性”是属于逆潮流而动。所以吴虞等人呐喊“打倒孔家店”针对的是尊孔复古的逆流,是批判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的基础“孔教”。注意“孔教”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还是有区别的。但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是以西方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武器,许多人强调“西学”之先进,而难免对于“中学”过于鄙视甚至自卑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文化偏执现象。对西方文化肯定过多,对于东方文化否定过多的片面之处。
我们需要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包括批判的继承孔子在内的儒学思想体系,对于孔子和儒学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让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唯有依靠新中国知识界领导人物的远见和历史连续性的意识,依靠他们的机智和技巧,能够成功地把现代文化的精华与中国自己的文化精华联结起来。”(胡适《先秦名学史》)
据材料简要概括胡适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
将东西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D
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的精神。创造就是进化,世界上不断的进化只是不断的创造,离开创造便没有进化了。我们不但对于旧文化不满足,对新文化也要不满足才好;不但对于东方文化不满足,对于西洋文化也要不满足才好;不满足才有创造的馀地。我们尽可以前无古人,却不可后无来者;我们固然希望胜过我们的父亲,我们更希望我们不如我们的儿子。新文化运动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知识分子的反思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