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藤野先生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托辞(cí)
教诲(huì)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B.诘责(jié)
发髻(jì)
陌生(muò)
抑扬顿挫(cuò)
C.绯红(fēi)
解剖(pāo)
芦荟(huì)
杳无消息(yǎo)
D.订正(dìng)
匿名(nì)
瞥见(piě)
油光可鉴(j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标致
樱花烂熳
成群结队
油光可签
B.优待
烟尘斗乱
精通时事
美其名曰
C.和蔼
几次三翻
好意难却
抑扬顿挫
D.疑惑
沓无消息
正人君子
大而言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曾经一度携款外逃、杳无消息的贪官,在公安部“猎狐行动”的打击下,现在惶惶不可终日。
B.作为一篇微型小说,如果在情节上不能做到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不足以吸引读者。
C.极端势力接二连三制造恐怖袭击,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深恶痛疾。
D.近年来,日本政府屡屡突破“和平宪法”,不断扩充军备,明明是军国主义思想抬头的表现,却美其名曰:“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5.结合文意,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C.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指外表很凶恶,让人感到十分害怕。)
6.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 ,给我 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 ,不倦的 ……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A.鼓舞 感激 希望 教导
B.感激 鼓舞 期望 教诲
C.感谢 鼓励 教诲 希望
D.感激 鼓励 希望 教诲
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好书都不是畅销书
②因为畅销书毕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③而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
④否则他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
⑤但一个人必须要看畅销书
A.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①③④②⑤
D.①⑤③④②
二、现代文阅读
(一)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8.语段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如何?
9.语段主要针对清国留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感情。
10.作者生动描述“清国留学生”梳辫子的意义是什么?
(二)阅读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②“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③“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④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⑤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柳,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哥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海,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⑦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1.读第①段画线句,根据上下文,请用藤野先生的口吻补充他想说的话,并分析为何他“竟没有说”。
12.藤野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学教授,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会用“伟大”一词去评价他?请结合整篇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13.第⑦段中作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14.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答案】A
【解析】
B.“陌”读作“mò”;
C.“剖”读作“pōu”;
D.“瞥”读作“piē”;
故选A。
2.【答案】B
A.
樱花烂漫;
油光可鉴;
C.几次三番;
D
.改为:杳无消息;
故选B。
3.【答案】D
“标致”、“爱国青年”、“正人君子”都是反语,用以讽刺。而“落第”感彩没有发生变化。
4.【答案】B
B.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合语境。故选B。
5.【答案】D
D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深恶痛疾”指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6.【答案】D
7.【答案】B
二、现代文阅读
(一)【答案】
8.表达了作者失望的心情,为后面写去仙台学习做了铺垫。
9.
外貌
动作
厌恶
10.当时剪不剪辫子是反不反清朝、革不革命的标志。这些留学生舍不得剪掉辫子,说明他们是清王朝的奴才,回国后凭着一条辫子表示对主子的忠心,以便升官发财。作者这样写,是对他们辛辣的嘲讽。
(二)【答案】
11.示例:他想说:“实在舍不得你走啊,再说,放弃医学也太可惜了。”不说是因为他尊重鲁迅自己的选择。
12.从藤野先生与鲁迅交往的四件事可以看出: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鲁迅先生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13.收藏讲义、悬挂照相、继续写作。
14.“良心发现”指的是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的是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表达了作者决心以笔作武器,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