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检测卷(原卷板+答案版)人民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秋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检测卷(原卷板+答案版)人民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8 09:51:29

文档简介

专题检测卷八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1.1885年法国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举行国葬。他的作品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这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是(  )
2.“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作品中的它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这位主人公是(  )
A.贝多芬     
B.巴赫
C.格林卡
D.福斯特
3.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  )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4.有一种文学形式,二战前产生于法国,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人生的痛苦,表现人的精神自由和选择自由,注重剖析人的情感。下列作品在创作风格上与其相似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等待戈多》
D.《母亲》
5.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产生于革命和改革的时代 ②描绘了新世界的绚丽画面 ③反映人们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失望 ④揭露了大企业时代的黑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从19世纪30年代起,批判现实主义逐渐成为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其根本原因是(  )
A.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暴露
B.古典主义不合时宜,几乎绝迹
C.浪漫主义遭到强烈批判
D.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是互相排斥的
7.“他为自己的创作提出了目标:‘法国社会将要作为历史学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能体现这一创作目标的文学作品是(  )
A.《安娜·卡列尼娜》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老人与海》
8.下列有关民族乐派音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民族题材为主题,也开始受外来音乐的影响
B.捷克的德沃夏克被誉为“旋律大师”
C.俄国民族乐派音乐家之中,柴可夫斯基成就突出
D.柴可夫斯基后期的作品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9.1855年,某画家的作品遭到巴黎国际画展的拒绝,理由是主题和人物太粗糙、太写实、太大,不适合艺术表达。画家愤怒地在官方展览馆对面租用一幢楼房,自行举办个人画展,向古典主义传统发起挑战。他强调个人主义,认为艺术家应该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只能表达存在的和真实的人、物、地。下列作品中与该画家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唐吉老伯》
D.《格尔尼卡》
10.色彩强烈,富有个性,充满火一样的热情是下图所示作品的特点。它的作者是(  )
A.塞尚
B.莫奈
C.凡·高
D.罗丹
11.某小说家在评价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时说:“贝多芬的音乐打开了我们胆怯、敬畏、恐惧和痛楚的情感阀门,唤醒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渴望。”由此可知,贝多芬的音乐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12.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是(  )
13.以下有关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是(  )
A.《唐璜》《悲惨世界》《第六(田园)交响曲》
B.《人间喜剧》《红与黑》《蓝色多瑙河》
C.《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天鹅湖》
D.《西风颂》《春之声圆舞曲》《向日葵》
14.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的创作方法,使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  )
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
C.《大卫·科波菲尔》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5.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
A.古典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6.行动绘画的代表人物是(  )
A.徐悲鸿
B.杰克逊·波洛克
C.毕加索
D.德拉克洛瓦
17.下列关于摇滚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融合了白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黑人音乐家的“乡村和西部音乐”
B.摇滚乐偶像艾维斯·普莱斯利彻底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式
C.美国的甲壳虫乐队掀起了“披头士”浪潮
D.摇滚乐兴起时,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
18.20世纪50年代初期,毕加索和齐白石都以“和平鸽”为题材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
(  )
①对20世纪上半期人类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②画家独特创作技法与时代主题的结合 ③强烈的现代主义风格 ④运用线条作为描绘物象的手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9.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下列对莫言作品的典型特征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
A.重在对社会的写实和对生活的再现
B.以“魔幻”手法开辟小说创作蹊径
C.借助“怪诞”手法深刻表现现实
D.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
20.筹备多年的3D电影《阿凡达》从上映之日起,横扫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打破了多个国家单片的票房纪录。之所以有这样的辉煌,主要是因为它(  )
A.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B.拍摄准备比较充分,质量高
C.代表未来电影技术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对世界未来文明的思考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21题18分,22题18分,23题14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罗曼·罗兰
材料二 (此曲)本欲献给法国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称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艺术作品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
材料三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涉及的音乐作品的名称及所属的流派。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的?(6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浪漫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各举一个代表作品。19世纪以后,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8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何认识?(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西方各国开始进行放映电影的实验。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了重大成就,电影正式诞生了。
材料二 电视利用屏幕图像和语言、音乐等作为信息载体,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的优势,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材料三
卫星电视转播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电视和电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电视的特点是什么?(6分)
(2)材料三所示卫星电视转播站的出现对电视节目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影视艺术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就读于喀山大学,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后来退学回到故乡,在自己的领地上做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年,他去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参加过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几年的军旅生活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了基础。
材料二 法国原有一个艺术社团,组织松散,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仅仅因为画风比较一致,便于共同举办展览。1874年,他们自称为“无名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巴黎举办第一次展览。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印象派”由此得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请写出他最重要的三部长篇巨著及列宁对其作品的评价。(6分)
(2)材料二指出了印象派名称的由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象派产生的背景。(4分)
PAGE
-
9
-专题检测卷八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1.1885年法国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举行国葬。他的作品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这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是(  )
解析: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巴黎圣母院》将美与丑融为一体,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同时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堕落。
答案:A
2.“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作品中的它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这位主人公是(  )
A.贝多芬     
B.巴赫
C.格林卡
D.福斯特
解析:德国的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虽然后来双耳失聪,但以超人的毅力从事音乐创作与指挥,以此来同命运抗争,其《命运交响曲》为主题,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
答案:A
3.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  )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解析:根据所学以及材料信息“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C项正确;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A、B两项对应启蒙思想,D项对应现实主义文学,故都排除。
答案:C
4.有一种文学形式,二战前产生于法国,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人生的痛苦,表现人的精神自由和选择自由,注重剖析人的情感。下列作品在创作风格上与其相似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等待戈多》
D.《母亲》
解析:从该派别产生的时间和表现内容看,其特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选C。
答案:C
5.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产生于革命和改革的时代 ②描绘了新世界的绚丽画面 ③反映人们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失望 ④揭露了大企业时代的黑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企业时代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排除④,选A项。
答案:A
6.从19世纪30年代起,批判现实主义逐渐成为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其根本原因是(  )
A.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暴露
B.古典主义不合时宜,几乎绝迹
C.浪漫主义遭到强烈批判
D.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是互相排斥的
解析:本题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为切入点,要求在联系同一时期相关历史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测性判断。抓住“19世纪30年代”,结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内涵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A
7.“他为自己的创作提出了目标:‘法国社会将要作为历史学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能体现这一创作目标的文学作品是(  )
A.《安娜·卡列尼娜》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老人与海》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法国”“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可知这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正确。A项虽为现实主义作品,但反映的是俄国的史实,排除;B、D两项分别为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C
8.下列有关民族乐派音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民族题材为主题,也开始受外来音乐的影响
B.捷克的德沃夏克被誉为“旋律大师”
C.俄国民族乐派音乐家之中,柴可夫斯基成就突出
D.柴可夫斯基后期的作品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解析: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具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同时旋律又异常优美动人,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因此,柴可夫斯基被誉为“旋律大师”,故B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B
9.1855年,某画家的作品遭到巴黎国际画展的拒绝,理由是主题和人物太粗糙、太写实、太大,不适合艺术表达。画家愤怒地在官方展览馆对面租用一幢楼房,自行举办个人画展,向古典主义传统发起挑战。他强调个人主义,认为艺术家应该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只能表达存在的和真实的人、物、地。下列作品中与该画家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唐吉老伯》
D.《格尔尼卡》
解析:《拾穗者》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对当时法国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故B项正确。
答案:B
10.色彩强烈,富有个性,充满火一样的热情是下图所示作品的特点。它的作者是(  )
A.塞尚
B.莫奈
C.凡·高
D.罗丹
解析:凡·高是后期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作品色彩强烈,富有个性,充满火一样的热情,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向日葵》是其杰出代表作。
答案:C
11.某小说家在评价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时说:“贝多芬的音乐打开了我们胆怯、敬畏、恐惧和痛楚的情感阀门,唤醒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渴望。”由此可知,贝多芬的音乐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是富有诗意,注重情感的表达,并且充满了幻想。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故选A项。
答案:A
12.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是(  )
解析: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A
13.以下有关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是(  )
A.《唐璜》《悲惨世界》《第六(田园)交响曲》
B.《人间喜剧》《红与黑》《蓝色多瑙河》
C.《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天鹅湖》
D.《西风颂》《春之声圆舞曲》《向日葵》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伦的《唐璜》、雨果的《悲惨世界》、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同属浪漫主义风格,故选A项。B项中《人间喜剧》《红与黑》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而《蓝色多瑙河》属于浪漫主义作品;C项中《巴黎圣母院》《天鹅湖》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战争与和平》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D项中《西风颂》《春之声圆舞曲》属于浪漫主义作品,《向日葵》是印象派作品。
答案:A
14.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的创作方法,使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  )
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
C.《大卫·科波菲尔》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等待戈多》反传统、反理性的荒诞剧,与材料《猫的摇篮》中前后矛盾的表现手法类似,故B项正确。
答案:B
15.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
A.古典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描述了绘画艺术中追求抽象和意象的特征,即不拘泥于客观物像的真实再现,而强调表现作者的主观认识和情感,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段描绘事物。现代主义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以象征、变形或抽象符号来折射、隐喻、暗示外部世界,两者具有某种相似之处,故选D项。
答案:D
16.行动绘画的代表人物是(  )
A.徐悲鸿
B.杰克逊·波洛克
C.毕加索
D.德拉克洛瓦
解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时可用排除,徐悲鸿为中国国画大师,C项为立体派画家,D项为浪漫主义美术大师。
答案:B
17.下列关于摇滚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融合了白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黑人音乐家的“乡村和西部音乐”
B.摇滚乐偶像艾维斯·普莱斯利彻底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式
C.美国的甲壳虫乐队掀起了“披头士”浪潮
D.摇滚乐兴起时,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
解析:摇滚乐融合的是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A项错误;甲壳虫乐队是英国的,C项错误;“良知复兴”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D项错误。
答案:B
18.20世纪50年代初期,毕加索和齐白石都以“和平鸽”为题材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
(  )
①对20世纪上半期人类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②画家独特创作技法与时代主题的结合 ③强烈的现代主义风格 ④运用线条作为描绘物象的手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毕加索和齐白石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其中④项所述属于毕加索作品的特点,不属于齐白石作品的特点,故排除④,①②③均正确。
答案:B
19.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下列对莫言作品的典型特征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
A.重在对社会的写实和对生活的再现
B.以“魔幻”手法开辟小说创作蹊径
C.借助“怪诞”手法深刻表现现实
D.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就是用魔幻手法开辟小说创作蹊径,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故选B项。
答案:B
20.筹备多年的3D电影《阿凡达》从上映之日起,横扫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打破了多个国家单片的票房纪录。之所以有这样的辉煌,主要是因为它(  )
A.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B.拍摄准备比较充分,质量高
C.代表未来电影技术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对世界未来文明的思考
解析:从材料中的“3D电影”,打破票房纪录等信息分析,《阿凡达》代表未来电影技术的发展方向。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21题18分,22题18分,23题14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罗曼·罗兰
材料二 (此曲)本欲献给法国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称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艺术作品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
材料三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涉及的音乐作品的名称及所属的流派。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的?(6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浪漫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各举一个代表作品。19世纪以后,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8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何认识?(4分)
答案:(1)名称:《第三交响曲》。流派:浪漫主义音乐。理解:贝多芬生活在拿破仑时代,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贝多芬的音乐体现了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
(2)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偏重感情表现,重视色彩和笔法的热情奔放。代表作: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重视光和色彩的运用。代表作:莫奈的《日出·印象》。趋势:主观因素逐步压倒客观因素。
(3)文学艺术的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西方各国开始进行放映电影的实验。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了重大成就,电影正式诞生了。
材料二 电视利用屏幕图像和语言、音乐等作为信息载体,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的优势,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材料三
卫星电视转播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电视和电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电视的特点是什么?(6分)
(2)材料三所示卫星电视转播站的出现对电视节目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影视艺术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6分)
答案:(1)关系:电影是电视的先导,电视是在电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特点: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
(2)电视节目打破国家间的界限,实现全球范围的传播,使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同时收看到同一电视节目。
(3)可以畅所欲言,既要关注影视艺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应考虑其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就读于喀山大学,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后来退学回到故乡,在自己的领地上做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年,他去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参加过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几年的军旅生活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了基础。
材料二 法国原有一个艺术社团,组织松散,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仅仅因为画风比较一致,便于共同举办展览。1874年,他们自称为“无名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巴黎举办第一次展览。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印象派”由此得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请写出他最重要的三部长篇巨著及列宁对其作品的评价。(6分)
(2)材料二指出了印象派名称的由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象派产生的背景。(4分)
解析:(1)(2)两问旨在以材料为背景,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印象派绘画的成就。(3)问在回答时应重点指出当时光学的发展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答案:(1)《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宁的评价:“俄国革命的镜子”。(2)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和《星月夜》。(3)印象派绘画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受当时光学发展的影响,印象主义画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果。
PAGE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