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共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光合作用(共4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9-05 13:27:38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浙江省台州初级中学
徐中勇
2009年3月
第一、二课时
课时分配:4课时
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2课时: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第3课时:二氧化碳
第4课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剖析:
【认知目标:】
1、通过事实和数据的列举,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主要意义。
2、通过实验和活动的参与和观察,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素,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产物是淀粉等有机物和氧气。
3、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实验观察,掌握二氧化碳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分析解决解决问题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4、通过讨论设计二氧化碳能跟水的反应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分析讨论和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的实验现象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对人类生活、生产所产生的意义。
2、通过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的了解。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3、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结合自己种植植物或农业生产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开展探究讨论和实践活动。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光合作用合作用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及其产物和文字表达式的正确书写;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变量的控制;光合作用的意义,二氧化碳跟水的反应及化学方程式书规范。
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描述:
●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等重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你知道这些水果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吗
2.你知道这些水果中的营养物质从哪里来的吗?
1、可能是光合作用得到的。
2、也可能是土壤中来的。
……
水果中的营养物质(有机物质)到底有没有从土壤中直接得来呢 让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碘酒
土壤浸出液
稀米汤(含淀粉)
A
B
(变蓝)
(不变蓝)
植物中的淀粉_________。
不是来自土壤
结论:
既然植物中的淀粉不是来自土壤,那么植物中的淀粉等有机物到底是不是来自光合作用呢?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问:什么叫光合作用呢?
1.定义: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问:光合作用在物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物质: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问:光合作用在能量方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能量:光能——化学能,而且贮藏在有机物中。
让我们先见一个实验,看看能说明什么问题?
取一株在暗处放置24小时的天竺葵,选择一片绿叶,将叶的一半用铝箔纸夹住遮光。把天竺葵放在强光下4小时,再将这片叶取下,放在沸酒精中煮,到叶片褪绿后取出,在水中浸一下,摊平在玻璃皿上,滴上碘酒。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问:什么叫光合作用呢?
1.定义: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天竺葵
天竺葵
叶片照光的部分______,而遮光部分____。
显蓝色
无蓝色
实验表明了绿叶在___下能够制造____。

淀粉
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条件是光。
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24小时)?
利用呼吸作用来分解原来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淀粉等有机物,消除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上下盖严?
为了设置对比,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4、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
使叶片中的叶绿素褪去。
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
再看动画,收集水生植物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
这个实验能说明了什么?
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
①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
②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需要对照实验吗?
④对比教材P58图2-49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这里要这么改进?
有3个变量:阳光、二氧化碳(主要的变量)、植物的叶片。
A中放的是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需要对照,为了控制变量。
水不是由外界空气直接提供的。水应该是由根部吸收后运输到叶片的。
A
B
检查淀粉
照光2小时
检查淀粉
A
B


⑤甲、乙两套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
甲中A内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生石灰),乙中B内放的是清水。
⑥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
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乙内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
(1)A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__________;
B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_____。
(2)______________。
不显蓝色
显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科学家还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还需要水,并且必须有叶绿素才能进行。
你能设计一个光合作用必须有叶绿素才能进行的实验吗?
检查淀粉
银边吊兰
选一盆银边吊兰,因银边吊兰的叶片周边为白色,没有叶绿素,而叶片中间绿色含有叶绿素,所以检查淀粉时,叶片周边不显蓝色,而中间显蓝色。
二、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
1)场所:叶绿体(厂房)
2)条件:太阳光(动力)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淀粉)、氧气
5)物质转变:无机物转为有机物。
6)能量转变: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实质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3、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来源。
光合作用的意义
制造有机物
转化并储藏太阳能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能量)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有机物含能量
氧气
供生命活动需要
供生命呼吸
生物体构成
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
小结: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单独密闭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很快死去,而与绿色植物一起密闭的小老鼠却存活了较长时间,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才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能放出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1.如把绿叶比做“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厂房、原料、动力、产物分别是 ( )
B、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光能、氧气和淀粉
A、叶绿体、氧气和淀粉、光能、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二氧化碳、光能、氧气和淀粉
D、叶绿体、水、光能、淀粉
B
练 习
2.在下列条件中,哪一项用酒精煮沸褪色的叶遇碘变蓝色:( )
A、取自光照下的正常绿叶
B、取自光照下呈白色的叶片
C、取自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又密封的装置中的照光绿叶
D、取自遮光下的正常绿叶
A
3.下列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
A、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B、为人类提供能量
C、释放能量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
D、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动物所需要的有机物
C
4.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必须经以下步骤:
1、将叶片一部分遮光处理
2、暗处放置24小时
3、强光下光照2小时
4、在水中浸一下
5、滴上碘酒
6、取下叶片放在沸酒精中煮
正确的操作顺是:
2
1
3
6
4
5
4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氧 气
有 机 物
能 量
是否需要 叶绿素
是否需要光
吸收
放出
吸收
放出
产生
消耗
储存
消耗




5.将包心菜切开后,可以看到外面的叶片是绿色的,而菜心的叶片是黄色的,放一段时间后,菜心部分就变绿了,这说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
C、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D
想一想:
1、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作用?
2、晴朗的白天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人会感到特别地舒服。其原因是:
答:
绿色的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3、“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植物学原理是:
答:任何生物都需要有机物和能量。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必条件,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任何生物都会因为没有有机物和能量而无法生存。
生石灰

A
B
C
4、如图,用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是 ,用来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是 ,A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A和B其中有淀粉生成的装置是 。
A、B
C
吸收二氧化碳
B
4、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2)形成这种小气泡的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3) 水草对金鱼的作用是什么?
甲是真的。因为水草周围有小气泡产生。
氧气
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有利金鱼的呼吸。
(1)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再见(共29张PPT)
浙江省台州初级中学
徐中勇
2009年3月
第三、四课时
温故小结
光(实验验证) 叶绿体(实验验证)
能 量: 场 所:
光合作用
条件
过程
产物
实质
意义
:水 + 二氧化碳
淀粉 + 氧气

叶绿体
:淀粉(实验验证)+ 氧气(实验验证)
能量转化:物质转化:
对本身:制造了贮藏能量的有机物 对生物界:提供了能量、有机物和氧气
光能 化学能 无机物 有机物
原料:
二氧化碳、水(实验验证)
欢迎进入科学的殿堂
领略科学的神奇奥秘
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就一命呜呼,因此,当地居民就称之为“屠狗洞”,迷信的人还说洞里有一种叫做“屠狗”的妖怪。
为了揭开“屠狗洞”的秘密,一位名叫波尔曼的科学家来到这个山洞里进行实地考察。他在山洞里四处寻找,始终没有找到什么“屠狗妖”,但发现下列3个现象:
1.呆在里面时间久了会感到胸闷,头晕等症状.
2.发现火把接近地面时,火把的火焰逐渐变小,最终熄灭.
3.还发现里面有倒挂着许多钟乳石,地上长着许多石笋,地面还是湿的.
CO2
实验室为什么可以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
2H2O2 2H2O + O2↑
Mn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
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石灰石或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
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反应。
2、实验装置如图:
3、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集满方法:
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CO2的制取.wmv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CO2的物理性质.wmv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中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大约是空气密度的
1.5倍,1.98克/升。
3、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中,与体积比1:1
4、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
个容器中。
5、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有三态变化,经过
压缩的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升
华、吸热,可做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从实验现象中可得
二氧化碳具有:
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也
不能支持燃烧
实验一
如图所示,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迅速倒入少量水,立即将瓶塞塞紧振荡,观察到的现象。
充满CO2瓶内,加入水振荡后,瓶子会被压扁
图2-50
说明: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
实验二
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紫色)
(红色)
(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H2CO3 = CO2↑+H2O
(红色)
(紫色)
实验三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碳酸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CO2 + H2O = H2CO3(碳酸)
碳酸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H2CO3 == H2O + CO2
H2CO3 CO2 H2O是哪种物质使石蕊变红?
(控制变量法)
(红色)
(紫色)
(紫色)
(红色)
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Ca(OH)2的水溶液)反应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 H2O
这个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实验四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色)
(紫色)
(红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H2CO3 = CO2↑+H2O
(红色)
(紫色)
4、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从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二氧化碳。
CO2 + Ca(OH)2 = CaCO3↓ + H2O
讨论归纳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3、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5、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6、二氧化碳不能供呼吸。
7、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1、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性质
用途
决定
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保鲜食品或人工降雨
灭火
制汽水、碳酸饮料等
保存粮食等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做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制纯碱等.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可以用来人工降雨、冷藏食物。
二氧化碳可制汽水、纯碱等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你能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吗?
讨论:
人工降雨
冷藏食品
制造云雾
二氧化碳的用途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1、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2、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3、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4、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1、植物的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作用
1.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指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更正。
a 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二氧化碳是否
已经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了。
(3)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集气瓶应______________
(A.直立瓶口向上,B.倒立瓶口向下)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
A
长颈漏斗末端错
锥形瓶中的导出管错
集气瓶中的导管错
集气瓶放置错
练习:
2、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抹石灰
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
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 一盆炭火,
这是为什么呢?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
答: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放一盆炭火可以使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且室内的温度也会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1、有一种无色气体A,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溶于水生成B,B呈酸性,但不稳定,易分解生成C和气体A。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D。 A、 B、 C、D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A
再见
1、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D
2、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C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溶于水是一个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C、因为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所以H2CO3很稳定,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A
6、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它起的作用是( )
A、提高室内温度
B、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C、降低室内潮气
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D
5、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
Ca(OH)2 + CO2 CaCO3 + H2O
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书本63页)
原来,这个由大量钟乳石和石笋构成的岩洞,石灰岩岩洞。这里,长年累月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在地下深处受热分解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aCO3 = CaO +CO2↑
产生出来的二氧化碳又和地下水、石灰岩的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CaCO3 +CO2 +H2O =Ca(HCO3)2
当含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渗出地层时,由于压力降低,碳酸氢钙分解又释放出二氧化碳,并从水中逸出:
Ca(HCO3)2 =CaCO3 ↓+CO2 ↑ H2O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于是就聚集在地面附近,形成一定高度的二氧化碳层。 当人进入洞里,二氧化碳层只能淹没到膝盖,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扩散,人只有轻微的不适感觉,然而处在低处的狗,却完全淹没在二氧化碳层中,因缺乏氧气而窒息死亡,这就是屠狗洞屠狗而不伤人的道理。
屠狗洞揭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