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而活着?
过去的日子给现在给现在留下的是什么?
我现在的活法给将来留下的是骄傲,是遗憾,还是悔恨?
新课导入
我为什么而活着
伯特兰·罗素
2.
感受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等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大的建树。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是当今时代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和言论自由的见证人。
一、读懂文本
渴望爱情
同情苦难
1.请速读文章,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并完成表格(5分钟)
追求知识
任务一:完成表格
活
着
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二、走入作者,解读文章
1、渴望爱情
文中所论述的“爱情”,主要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同时又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的亲情。这种感情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纯最浓的情感。它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作者把它放在三大情感的首位,这种安排是很有见地的。
二、走入作者,解读文章
2、追求知识
①他一生追求知识。出生不久父母去世,童年非常孤独。书本与数学将他从孤独与绝望中拯救出来。他迷上了数学。
②11岁开始从哥哥那里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并很快掌握几何学定理。
③18岁考入剑桥大学,前三年攻读数学,第四年攻读哲学。
④作为数学家,他完成巨著《数学原理》
⑤作为哲学家,他是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⑥年近80岁开始写小说,散文在英国文学中享誉甚高。
⑥一生著作达七八十种,论文几千篇。
二、走入作者,解读文章
3、同情苦难
①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②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③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④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活着
渴望爱情
活动二:我为什么而活?(讨论)
追求美好的生活
——
——
掌握改造世界的方法
——
渴望拯救人类的苦难
爱之心
爱之能
爱之行
再次讨论:
罗素为什么说“人是值得活的”?他不是说自己很失败、很痛苦吗?
㈠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
㈡他须要爱,他热爱知识,他要努力帮助苦难中的人们。
教师小结与思维提升
作业:
以“我的人生追求”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