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数据、信息与知识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数据、信息与知识”是浙教版(2019)信息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的第二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数据、信息、知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数据、信息、知识的阐述,发现他们三者之间存在被需要的关系,数据是最根本的来源,零散的数据可以组成我们的信息,进而升华到知识,从而创造出智慧。
教学重点:数据、信息、知识。
教学难点: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信息的特征。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第一节课,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理解,这节课具体对数据、信息、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让学生明确区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分析数据、知识、信息是什么,身边的事物哪些归类于数据,哪些事物归类于知识,哪些事物归类于信息,进而创造智慧。只有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开动大脑去思考,才能真正明白他们的含义,做到灵活运用,明确区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据、信息、知识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特征。
(3)理解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解信息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感知数据的学习,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未来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数据与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有效的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讲授法、视频播放法、提问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分配:1课时
(七)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知数据回顾
1.上节课我们感知了哪些数据?
数据来源的不同,决定了数据的多样性。从各个途径获取的大量的、庞杂的数据,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从中提取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从中寻找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2.今天我们会学到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板书]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板书]1.数据
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8页内容
结论: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其中,数字是最简单的一种数据,是对数据的一种传统和狭义的理解。
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数据的表现形式还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经过解释,数据才变得有意义,数据和关于数据的解释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计算机被广泛使用。数据的种类与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数据在采集的方式、处理的速度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数据的含义也得到了扩展。
阅读教材
数据主要有文字、符号、图片、声音图像、视频等表达形式
[板书]2.信息
创设情境
到目前为止,信息还未有统一的定义,出于研究目的、观察角度的不同,不同的学科往往有自己的定义。信息论的奠基者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
Claude
Elwood
Shannon)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一定义常被人们看作是经典性定义并加以引用。
尽管不同的人对信息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所指向的都是同一对象,这些对象有些能被直接感受,有些需要借助设备或其他事物才能被感受。
阅读教材
理解信息的含义
[板书]3.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时效性
3.共享性
4.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
5.价值性
阅读教材
信息的五种特征
归纳总结
讨论:
1.数据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2.数据能否独立存在?
3.信息是什么?
总结:数据是没有意义的,赋予意义后就会变成信息。
讨论并回答
[板书]4.知识
知识,这个词语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知识就是力量”等名言传通至今。人们从小开始学习各种知识,从课堂上、书本上获取知识,也从生活中、社会上获取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对事实、信息的描述以及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
知识是可以继承和传递的。牛顿的名言“站在巨人肩膀上”可以理解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在研究的基础,人类的知识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讨论分析
理解知识
归纳总结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板书]5.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阅读教材
理解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课堂总结
本节课对数据、信息、知识做出了详细的讲解,通过学生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有关系数据、信息、知识的举例说明,提高了学生对数据、信息、知识以及智慧的认识。
布置作业
1.请描述一下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2.通过生活举例说明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共21张PPT)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2
数据、信息与知识
1.2.1数据
1.2.2信息
1.2.3知识
目录
1.2.4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思考练习
数字的表达形式
文字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思考练习
数字的表达形式
符号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思考练习
数字的表达形式
声音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思考练习
数字的表达形式
图形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思考练习
数字的表达形式
视频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信息论的奠基者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提出: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时效性
3.共享性
4.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
5.价值性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1.载体依附性
思考练习
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如果存储信息的载体遭到破坏,那么其承载的信息就会消失。历史上,好多珍贵文献没有流传下来,究其原因,是这些文献的载体遭到破坏。如秦始皇的“焚书令”使得当时大量书籍被烧毁,这些书中的信息自然就丢失了。其中比较知名的是“四书五经”中的《尚书》,由此产生了今文与古文两个版本,引发了后世的真伪《尚书》之争。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2.时效性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3.共享性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4.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4.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
思考练习
地球是圆的?
地球是方的?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5.价值性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和。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3.14
圆的特性:3.14=圆周率近似值
圆的面积:3.14×r2
数据
信息
知识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思考练习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思考练习
请描述一下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