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写作指导(新闻写作)
第一单元
【写作导航】
新闻也叫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新闻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必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要用事实说话。
消息的结构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眉题、正题、副题)】、电头【新闻机构(法律)】、
导语【概括事件的核心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 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背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结语之中。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几部分组成。
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1.主题突出,文字精练。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
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
3.开头通常有一段导语,简要说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事实,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4.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物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5.交代必要的背景:事物的历史背景、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地阐述事物的政治意义。背景材料应简明扼要,不可喧宾夺主。并非每条新闻都要背景材料。
新闻写作基本要求:
1.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事实构成新闻的主要内容,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的方法和要求。事实指的是新闻事实和背景事实,“说话”指的是隐含在事实中的意见、观念,即指导性、导向性。文学写作依靠的是虚构,评论写作依靠的论理,而新闻写作依靠的是事实。新闻的特殊价值独特作用,就在于它能通过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以体现某个道理、观点、思想,从而感染、影响、教育大众。新闻的作用和威力全在事实中。受众人喜爱的新闻,是因为新闻事实中有他们需要知道的信息和值得信服的道理及思想观点。
怎样用事实说话?
(1)精选典型事实。 这是怎样用事实说话的前提和保证。面对众多事实,不能搞“捡到篮里都是菜”,也不能不分主次,事无巨细地端出事物活动的全过程,而应当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在众多事实和事物活动的全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精选出最为典型的事例。
(2)叙事论理精巧。 事实选准了,事情可谓是成功了一半,但另一半工作还不能忽略。具体表述时,不仅求平实,还应求新颖、求意境、求立体感,让读者备受感染。有时依靠叙述事实不能充分达意,不能让读者明了事实隐含的意义,这就需要点睛的议论,但这种议论毕竟是从新闻事实中引发出来的,不能离开事实任意发挥。
(3)插叙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 这种做法,旨在增强新闻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新闻的真实性的形象真实、即所报道的人物风貌和现场情景等,能有合乎事物本来面目的艺术写照,使新闻做到有神有形。
2.新闻要出新求快。 新闻这种文体区别于其他文章体裁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它对现实的反映必须迅速,要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向大众传播最新的信息。要求记者具有新闻的敏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发现事物变化之中的新特点、新个性、新矛
盾、即发现事物所显现出的新闻价值。尽可能地挖掘身边的信息。写作要出新求快,但写作时要做到有利于社会的正面效应提高,也就说不能只顾快,还要讲究时宜性。
3.新闻要篇章简短。 新闻要出新求快,又要求文章做到篇章简短,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那么主题如何提炼,文字表述是否准确恰当,要视情况而定。
新闻写作怎样才能做到篇章简短?
(1)要认真选择事实、精心提炼主题。 作为消息,应该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事件去写作,许多具体事实只能概括性地点到而已;作为通讯,篇章较长只是相对消息而言,它也力求简短,只选择能够突出表现主题的事实或素材写作。
(2)精心安排结构。消息正文(主体)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 “倒金字塔”结构。 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事实的后面。
(3)精练字句,言简意赅。 新闻写作表现为用文字反映事实,文字是表达思维的最有力的工具。字句精练,就能做到文章简短,字句精练,就能做到言简意赅。
(4)语言规范、准确生动。 新闻语言是书面语言,它不同于文学语言、外交语言、科学语言和文书语言,它以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要求遵守汉语言规范,不能随意编词造句,注意修辞和逻辑,也不允许滥用方言土语。新闻作品中,语言的表述应该规范、生动并具有时代气息。
【任务三】(即写作实践)
写一则消息。每位同学都要根据“任务二”中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参考“技巧点拨”(见教材P15页),写一则消息。写完后,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修改完
善。
【佳作引路】
穿梭在防疫战场一线的“红色”身影
本报讯(通讯员 刘宏婷)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或身穿红色马甲或身带党徽,奔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告诉你什么是“两要两不要”;他们顶着群众的不解耐心向你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防护知识;他们冒着风险挨家挨户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排查核实,确保不遗漏一户,虽然职责有所不同,但他们共同的都有着一颗炽热的“红心”,疫情就是命令,
他们奋勇投入义无反顾,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杨湾镇党员防疫先锋队。
在医用物资防护服紧张情况下,卫生院所有医护人员每人发放一套雨衣,上户时以雨衣暂替防护服,上户后用酒精杀菌消毒,放在通风环境晾干以备第二天使用。
“今年过年不拜年,电话视频更方便,不出门就更好,出门切莫忘记戴口罩……”一群党员
志愿者们身穿红色马甲穿梭在各家各户,以朗朗上口的方言向群众宣传如何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他们用汗水、耐心的讲解、细致的作风将防疫安全防护网织得更牢更密。
一碗泡面、一小袋锅巴、一杯茶,这大概是丰大村驻村选派帮扶干部吴大兆同志最难忘的一顿正月午餐,他打趣着说“这泡面有牛肉、有面、还有蔬菜,很丰盛”。这也是杨湾镇选派干部的真实
写照,他们提前结束休假,于大年初二陆续奔赴疫情第一线,投身工作岗位,和村“两委”一起发放“明白纸”,一起摸排武汉返乡人员、商场、餐饮等重点场所信息,用责任筑起疫情防控一线屏障。
白衣天使、红色马甲、抑或是普通着装,衣服颜色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不遗余力与疫情抗战,他们即使辛苦,也只会淡淡地说一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没什么特别的。”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杨湾镇广大党员干部率先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为试炼“初心”主战场,他们是奋战在杨湾防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选自《望江新闻网》)
【简评】此篇消息标题新颖,导语精炼,主体部分条理清晰,内容翔实、生动,结尾部分简单明了,不失为一篇好消息。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