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周亚夫军细柳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字音词义,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并激发学生强烈责任感精神。
目录
01激趣导入
02文学常识
03检查预习情况
04疏通文义,整体感知
05布置作业
激趣导入
皇帝到部队慰问将士,部队一般会有什么反应?
西汉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在河内守驻军时,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汉文帝亲自劳军,也不准入营。作者在《周亚夫军细柳》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周亚夫这种敬业精神是西汉朝廷之大幸,是安内攘外、拯救国家的精神支柱。“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文学常识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
122),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
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获得了不少第一手材料。前108年,得继父职,他博览汉室藏书,参以游历见闻,在其父累积编次的大量史料基础上,于前104年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前99年,因替孤军奋战、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腐刑。在狱中,他更加发愤著述,终于在前92年左右,完成了这部巨著。不久去世,年约六十。
检查预习情况
门彀(
)
弓弩(
)
揖(
)
曩(
)
诏(
)
gòu
nǔ
yī
nǎng
zhào
疏通文义,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自读课文、注释,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扫除文字障碍,对课文中未加注释的难解的词要求学生查词典释义注音。如:“大”“人”“为”“已而”“之”“被”“且”“请”“既”“曩”“真”等。
要注意以下三点:
(1)查词典、注音释义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2)多义词及意义相近的词要归纳整理,如:“为”(担任、被)、“人”(侵人、进人)、“使”(派遣、使者)、“军”(驻军、军营)、“已而”(一会儿)、“无何”(不久)、“既”(以后)、“曩”(以前,文中引申为“刚才”。)
(3)要注意辨别多音字,不同的音,意义也不同,如“骑”。
2.
朗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
3.
分清课文的内容层次: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军细柳:以备胡”:简要交代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
第二部分从“上自劳军”到“成礼而去”: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这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上自劳军”到“天子先驱至,不得人”,写细柳营军容严整,常备不懈;第二层从“先驱曰:‘天子且至’”到“于是天子乃按喾徐行”,写细柳营军纪严明,连天子也不例外;第三层从“至营,将军亚夫”到“成礼而去”,写细柳营军礼严谨,一丝不苟。
第三部分从“既出军门”到结尾: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
布置作业
整理并归纳本课中重点字词及疑难句子的翻译。
周亚夫军细柳
目录
01导入新课
02熟读课文,走进文本
03析人物,明写法
04归纳升华,拓展应用
05布置作业
导入新课
复述课文
熟读课文,走进文本
1.
课文开头说“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人边”,皇上派遣三位将军去守边,目的就是为了防备匈奴入侵,皇帝到部队慰问将士,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如何?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如何?(从原文找答案)
霸上、棘门情况:直驰人,将以下骑送迎。
细柳营: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人。上至,又不得人。
2.
课文为什么要先写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后写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写帝在霸上和棘门遇到的情况,是为写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两种情况进行对比,更加突现了细柳营军纪严明,从而也更加突出周亚夫忠于守职、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更令人敬佩。
3.
在文章的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是哪句?他所说的周亚夫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在课文的对话描写、叙述描写、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中找,原文回答)
4.
如果要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怎么概括?
对话描写:“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军中不得驱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叙述描写:“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先驱曰:“天子且至。”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周亚夫是“真”将军表现在:
士戒备、军纪严明、军令畅达及周亚夫的所言所行可以看出周亚服不愧为“真将军”。
析人物,明写法
1.
课文重点表现的人物是谁?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为了表现他的性格特征,课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请你找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这些方法好不好,为什么?
周亚夫;性格特征: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侧面描写:帝在前两位将军军营遇到的情况,周亚夫军营的军容、汉文帝的变容和赞叹,群臣的惊叹;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举止(笔墨较少);
正、侧面相结合的方法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形象突出,通过对比衬托更能突出表现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
2.
你认为汉文帝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赞扬周亚夫是“真将军”,表明汉文帝是一个深明大义、贤明的君主。
归纳升华,拓展应用
1.
“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你认为是这样的吗?如果是,假如有一天你也像周亚夫那样,成为国家干部,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那又该怎么样发扬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呢?
恪尽职守、敬业乐业等等。
2.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那么,现在,聪明的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在领会到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的同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好自己呢?(只有先做好自己,才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国家干部,或者是其他。)
遵守学校纪律,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热爱学习,尊重老师,孝敬父母,对学习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长负责,做好每一次作业,上好每一节课,健康快乐的学习,不断进步,不虚度青春,对自己的青春负责,就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和职责。是班干部的更要认真负责,锻炼自己,促进学习等等。
布置作业
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