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有理数能力提升测试试题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答案:C
解析:∵,∴A选项错误;
∵,∴B选项错误;
∵,∴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
故选择C
2.答案:B
解析:∵,
故点A与点D所表示的数为互为相反数,
故选择B
3.答案:C
解析:根据有理数大小定义,正数大于零大于负数的原理得:
为最小,故选择C
4.答案:A
解析:∵点B所表示的数为,AB=2,
∴点A表示的数为:,
∵点A、D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
∴点D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A.
5.答案:C
解析:若原点是A,则a=0,d=7,此时d﹣2a=7,和已知不符,排除;
若原点是点B,则a=﹣3,d=4,此时d﹣2a=10,已知不符,排除,
若原点是点C,则a=﹣4,d=3,此时d﹣2a=11,和已知相符,正确.
故数轴的原点应是C点.
故选:C.
6.答案:D
解析:∵,
∴三有理数中两负一正,
∴,故选择D
7.答案:A
解析:依题意得:①当线段AB起点在整点时覆盖2020个数;
②当线段AB起点不在整点,即在两个整点之间时覆盖2019个数.
故选:A.
8.答案:B
解析:∵|a|=3,∴a=±3;
∵|b|=2,∴b=±2
∴a+b=±5或a+b=±1
∵|a+b|=|a|+|b|
∴a+b=±5.
故答案为:B.
9.答案:C
解析:根据规律可得,2b=18,
∴b=9,
∴a=b﹣1=8,
∴x=2b2+a=162+8=170,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第1个相同的数是1=0×6+1,
第2个相同的数是7=1×6+1,
第3个相同的数是13=2×6+1,
第4个相同的数是19=3×6+1,
…,
第n个相同的数是6(n﹣1)+1=6n﹣5,
所以6n﹣5=103,
解得n=18.
答:第n个相同的数是103,则n等于18.
故选:A.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答案:
解析:∵
∴
12.答案:2或6
解析:当C点在A和B之间时,
∵BC=2
∴AC=4-2=2;
当点C在B点右侧时,
∵BC=2
∴AC=4+2=6.
故答案为2或6
13.答案:3.5或﹣4.5
解析:①当点A在点B左侧时,
2﹣x﹣(3+x)=8,
解得:x=﹣4.5;
②当点A在点B右侧时,
3+x﹣(2﹣x)=8,
解得:x=3.5.
故答案为:3.5或﹣4.5
14.答案:556
解析:因为前区一共有8排,其中第1排共有20个座位(含左、右区域),
往后每排增加两个座位,
所以前区最后一排座位数为:20+2(8﹣1)=34,
所以前区座位数为:(20+34)×8÷2=216,
以为前区最后一排与后区各排的座位数相同,后区一共有10排,
所以后区的座位数为:10×34=340,
所以该礼堂的座位总数是216+340=556个.
故答案为:556个.
15.答案:
解析:∵,互为相反数,∴,
∵互为倒数,∴,
∵,∴,
∴
16:答案:(1)7;
(2),,,,,,,;
解析:(1)7;
(2)∵,
∴,∴满足条件的整数为,,,,,,,;
(3)∵,
∴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最距离为1,
即当时,的最小值为1
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
17.解析:如图所示:
根据数轴的特点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连接起来为>﹣(﹣0.5)>0>﹣||>﹣3>+().
18.解析:(1)将公路看成是数轴,A作原点,向北方向为正,依题意得:
+15+(﹣8)+6+12+(﹣8)+5+(﹣10)=12(千米),
因此,B地在A地北面,与A点相距12千米;
(2)第一次与A地相距是15千米,
第二次与A地相距15﹣8=7(千米),
第三次与A地相距7+6=13(千米),
第四次与A地相距13+12=25(千米),
第五次与A地相距25﹣8=17(千米),
第六次与A地相距17+5=22(千米),
第七次与A地相距22﹣10=12(千米).
由此可知离开A地最远25千米;
(3)|+15|+|﹣8|+|+6|+|+12|+|﹣8|+|+5|+|﹣10|=64(千米),
因为每千米耗油0.12升,所以共耗油64×0.12=7.68(升).
19.解析:(1)∵+30﹣25﹣30+28﹣29﹣16﹣15=﹣57;
∴经过这7天,仓库里的水泥减少了57吨;
(2)∵200+57=257,
∴那么7天前,仓库里存有水泥257吨.
(3)依题意:进库的装卸费为:[(+30)+(+28)]a=58a;
出库的装卸费为:[|﹣25|+|﹣30|+|﹣29|+|﹣16|+|﹣15|]b=115b,
∴这7天要付多少元装卸费58a+115b.
20.解析:(1)∵;,
∴49不是“差一数”,
∵;,
∴74是“差一数”;
∵“差一数”这个数除以5余数为4,
∴“差一数”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为4或9,
∴大于300且小于400的符合要求的数为304.309.314.319.324.329.334.339.344.349.354.359.364.369.374.379.384.389.394.399,
∵“差一数”这个数除以3余数为2,
∴“差一数”这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被3除余2,
∴大于300且小于400的所有“差一数”为314.329.344.359.374.389.
21.解析:(1),
点P共移动了2041210个单位长度;
(2)把“向右移动
1个单位,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向右移动3个单位,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分别看成一组,则共有1010组,且每组的移动结果均相当于向左移动
1
个单位,所以共向左移动
1010个单位.即终止时,点
P对应的数是
22.解析:(1)根据美好点的定义,结合图2,直观考察点E,F,G到点M,N的距离,只有点G符合条件,故答案是:G.
结合图2,根据美好点的定义,在数轴上寻找到点N的距离是到点M的距离2倍的点,点N的右侧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点M和N之间靠近点M一侧应该有满足条件的点,进而可以确定﹣4符合条件.点M的左侧距离点M的距离等于点M和点N的距离的点符合条件,进而可得符合条件的点是﹣16.
故答案是﹣4或﹣16.
(2)根据美好点的定义,P,M和N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美好点分6种情况,
第一情况:当P为【M,N】的美好点,点P在M,N之间,如图1,
当MP=2PN时,PN=3,点P对应的数为2﹣3=﹣1,因此t=1.5秒;
第二种情况,当P为【N,M】的美好点,点P在M,N之间,如图2,
当2PM=PN时,NP=6,点P对应的数为2﹣6=﹣4,因此t=3秒;
第三种情况,P为【N,M】的美好点,点P在M左侧,如图3,
当PN=2MN时,NP=18,点P对应的数为2﹣18=﹣16,因此t=9秒;
第四种情况,M为【P,N】的美好点,点P在M左侧,如图4,
当MP=2MN时,NP=27,点P对应的数为2﹣27=﹣25,因此t=13.5秒;
第五种情况,M为【N,P】的美好点,点P在M左侧,如图5,
当MN=2MP时,NP=13.5,点P对应的数为2﹣13.5=﹣11.5,因此t=6.75秒;
第六种情况,M为【N,P】的美好点,点P在M,N左侧,如图6,
当MN=2MP时,NP=4.5,因此t=2.25秒;
第七种情况,N为【P,M】的美好点,点P在M左侧,
当PN=2MN时,NP=18,因此t=9秒,
N为【M,P】的美好点,点P在M右侧,
当MN=2PN时,NP=4.5,因此t=2.25秒,
综上所述,t的值为:1.5,2.25,3,6.75,9,13.5.
23.解析:(1)由题意得:0.5秒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1,1.5秒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1,
∴3秒时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2,即此时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
(2)设每改变一次方向为一次运动,
分析动点Q的移动规律可知,第一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的位置,第3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2的位置,第5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3的位置,…,
所以第2n-1次到达数n的位置,
所以第19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0的位置,
此时运动的总路程为:,
∴Q运动的时间t=190÷2=95秒
(3)∵3秒时,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2,
∴5秒时,动点Q所在位置为?2,
①若P点向左运动,动点Q先向右运动5个单位长度到数轴3的位置,再向左运动6个单位长度,
Q在数轴3位置向左运动时,PQ=5+×0.1=
设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用的时间为t1
,
则(2?0.1)t1=
,
解得:t1=,
∴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为:?(2+
×0.1+
×0.1)=;
②若P点向右运动,动点Q先向右运动5个单位长度到数轴3的位置,再向左运动6个单位长度,
Q在数轴3位置向左运动时,PQ=5?×0.1=,
设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用的时间为t2
,
则(2+0.1)t2=
,
解得:t2=,
∴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为:?(2?
×0.1?
×0.1)=;
综上所述,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是
或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能力提升测试试题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B.??
C.??????D.
2.如图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是(??
?)
A.点A与点B?????
B.点A与点D??
C.点C与点B????
D.点C与点D
3.在有理数,,,0中,最小的数是(??
)
A.????
B.????
C.??????
D.?0
4.点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用示,点A,D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若点B所表示的数为,AB=2
,则点D所表示的数为(??
)
A.?????
B.??????C.????
D.
5.如图所示,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一个单位长度,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数a,b,c,d,且d﹣2a=11,那么数轴上原点的位置应在(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6.若是有理数且则(
)
A.
B.
C.或
D.
1
7.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cm,若在数轴上画出一条长2019cm的线段AB,则AB盖住的整点个数是( )
A.2019或2020
B.2018或2019
C.2019
D.2020
8.若,,且,则的值是(???
)
A.5????
B.±5?????
C.1?????
D.±1
9.下列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x的值为(
)
A.135
B.153
C.170
D.189
10.观察下列两行数:
1,3,5,7,9,11,13,15,17,…
1,4,7,10,13,16,19,22,25,…
探究发现:第1个相同的数是1,第2个相同的数是7,…,若第n个相同的数是103,则n等于
( )
A.18
B.19
C.20
D.21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比较大小:________.(填、或
)
12.已知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_______
13.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x,点B表示的数是2﹣x,且A,B两点的距离为8,则x=
14.如图,某校礼堂的座位分为四个区域,前区一共有8排,其中第1排共有20个座位(含左、右区域),往后每排增加两个座位,前区最后一排与后区各排的座位数相同,后区一共有10排,则该礼堂的座位总数是
15.若,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则
16.同学们都知道,表示5与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________.
(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得成立的整数是________.
(3)请你写出的最小值为________.并确定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
17.(本题6分)把下列各数表示在数轴上,然后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0,,﹣3,﹣(﹣0.5),,.
18(本题8分).一辆交通巡逻车在南北公路上巡视,某天早上从A地出发,中午停在B地,行驶记录如下(规定向北方向为正方向,单位:千米):+15,﹣8,+6,+12,﹣8,+5,﹣10.解答下面的问题:(1)B地在A地的什么方向?相离多少千米?
(2)巡逻车在巡逻中,离开A地最远距离多少千米?
(3)如果巡逻车行驶每千米耗油0.12升,那么这个半天共耗油多少升?
19(本题8分).某水泥仓库一周7天内进出水泥的吨数如下(”+”表示进库,”-“表示出库):
+30,-25,-30,+28,-29,-16,-15.
(1)经过这7天,仓库里的水泥是增多还是减少了?增多或减少了多少吨?
(2)经过这7天,仓库管理员结算发现库里还存200吨水泥,那么7天前,仓库里存有水泥多少吨?
(3)如果进仓库的水泥装卸费是每吨a元,出仓库的水泥装卸是每吨b元,求这7天要会多少元装卸费?
20(本题10分)在整数的除法运算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会产生余数,现在我们利用整数的除法运算来研究一种数——“差一数”.
定义:对于一个自然数,如果这个数除以5余数为4,且除以3余数为2,则称这个数为“差一数”.
例如:,,所以14是“差一数”;
,但,所以19不“差一数”.
(1)判断49和74是否为“差一数”?请说明理由;(2)求大于300且小于400的所有“差一数”.
21.(本题10分)点P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
2个单位长度,然后向右移动
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向右移动2019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020个单位长度,此时停止.
(1)点
P共移动了多少个单位长度?(2)终止时,点
P对应的数是多少?
22.(本题12分)定义:若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点A的距离是点C到点B的距离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美好点.
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美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美好点,但点D是【B,A】的美好点.
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7,点N所表示的数为2.
(1)点E,F,G表示的数分别是﹣3,6.5,11,其中是【M,N】美好点的是 ;写出【N,M】美好点H所表示的数是
.
(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N开始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t为何值时,P,M和N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美好点?
23(本题12分).已知数轴上,一动点Q从原点O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来回移动,其移动的方式是: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
(1)动点Q运动3秒时,求此时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当动点Q第一次运动到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0时,求Q运动的时间t;
(3)若5秒时,动点Q激活所在位置P点,P点立即以0.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数轴运动,试求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