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一、美轮美奂入三国
1.播放《三国演义》序幕及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进入《三国演义》。
二、温故知新明方法
1.你知道小说的定义吗?阅读小说的方法有哪些呢?
2.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它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阅读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小说的文体特点。要求我们能够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这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主题,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三、不求甚解说内容
1.提问:孙刘联军和曹操集团之间的一场战役,曹操战败,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这以少胜多的经典,是后人品味三国文化最为津津乐道之处,这是那一次战役?(赤壁之战)
2.介绍著作内容。
(1)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
(2)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全书,有相当高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四、浓墨重彩品形象
1.三国人物知多少?
人物竞猜:通过幻灯片出示提示,启发学生抢答。
(1)《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
(2)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先生”和“凤雏先生”的分别是哪两位?(孔明、庞统)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中涉及到三国中的哪两个人物?(周瑜、小乔)
(4)七擒七纵是孔明用在谁身上的?(孟获)
(5)三英战吕布指哪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6)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哪五位?(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7)《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谁?(貂禅)
(8)“三绝”指的是哪三人?(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
2.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智绝”诸葛亮
①人物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齐背。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表》(齐背片段)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别人嘴中的诸葛亮。
水镜先生:伏龙、凤雏(庞统),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司马懿:“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
③诸葛亮的故事:三顾茅庐、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东吴吊孝、隆中对、空城计、挥泪斩马谡、六出祁山、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白帝城托孤……
重点欣赏之一,赤壁之战的故事:
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到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小说用了8回的篇幅写“赤壁之战”。这既是为了充分的表现这场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突出这场战役在“三国鼎立”中的关键作用;也是为了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智绝”。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苦肉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
重点欣赏之二,空城计的故事(观看视频):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3.典型人物形象之二——“奸绝”曹操
①人物简介;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本为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篡汉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来重大贡献,同时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曹操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曹操也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②别人嘴中的曹操。
许邵: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③曹操的故事:假意献刀、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逃离洛阳组织义军发起讨伐董卓的联盟、迎汉献帝到许昌、联合刘备,吕布,孙策共同攻打袁术、诛吕布、青梅煮酒论英雄、讨伐刘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北伐乌丸、与孙权会战合淝、攻取汉中等等。
④不一样的曹操。
曹操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奸诈、多疑的代名词,然而,历史中的曹操并非如此,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时曾对曹操做出如下评价: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⑤文学家的曹操。
曹操雄才大略,在文学方面也曾做出重大贡献,他开创了建安风骨,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才高八斗)并称三曹。其脍炙人口的诗篇有《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齐背两首诗歌。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典型人物形象之三——“义绝”关羽
①人物简介:身长九尺,五绺长髯(长二尺有余),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手擎一把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堰月刀。他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
②关羽故事赏析:温酒斩华雄(观看视频)。
华雄连杀袁绍阵中多员大将,众人怯战,不敢应敌。这时身为马弓手(一种极小的官职)的关羽要出去迎战,受到袁绍等人的蔑视,曹操叫人温酒一杯,让关羽喝了好上战场,关羽说“先把酒给我斟满,我去去就回,然后提刀就出去了。一会外面鼓声如雷,喊声大震,突然又戛然而止,大家都吓了一跳,正准备出去看看外面的情况,关羽却已回到中军帐,手提华雄的头颅,扔在地下,这时候看看开始斟满的酒都还是温热的。
写出了关羽的武功盖世。
土城约三事: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以后,跟关羽和张飞失散,独自投奔河北袁绍。曹操用计夺取
了下邳,将关羽围困在一座土山,并派跟关羽有一面之交的张辽劝降。关羽为大局与两位嫂子着想,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曹操爱才心切,就答应了关羽的全部要求,汉献帝还任命他当偏将军。
5.人物总结
①《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②人物打油诗欣赏。
五、鼎铛有耳学语言
1.歇后语:你知道后半部分吗?
刘备摔阿斗——
周瑜打黄盖——
诸葛亮借箭——
徐庶进曹营——
曹操败走华容道——
三个臭皮匠——
张飞穿针——
张飞妈妈姓吴—
(答案:收买人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借无还、一言不发、走对了路、顶个诸葛亮、粗中有细、无事生非)
2.你知道哪些与三国有关的成语?
3.知道以下成语与哪些人物有关吗?
望梅止渴
身在曹营心在汉
乐不思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割发代首
一身是胆
刮目相看
七步成诗
(曹操、关羽、刘禅、诸葛亮、曹操、赵云、吕蒙、曹植)
六、立少观多获收益
1.《三国演义》的影响。
小说已经远播于海内外,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2.《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示例:人存在,便是斗争。斗争无处不在,我们避不开,也躲不过,与其受人玩弄,坐以待毙,不如奋马扬鞭,自强不息。
3.你认为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再读《三国》有必要吗?
由学生自由发言,观点正确即可。
4.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本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