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23 09: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外界环境发生改变,内环境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呢?
复习导入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3
主讲人:郑琳琳
什么是稳态?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有哪些特点?
新知讲解
项 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脂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资料1: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血液生化六项化验单分析
↑↑

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肝脏出现问题,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肾脏排泄功能障碍
肌酐与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检测血糖浓度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
→衡量血脂水平
结论: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处于动态的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患糖尿病
→患高脂血症和冠心病
→血糖调节出问题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血液生化六项化验单分析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0℃
37.3℃
37.4℃
37.2℃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37.1℃
36.9

自己
37.1℃
37.1℃
37.4

37.5℃
37.3℃
37.1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
A.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B.不同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有没有差别?
结论: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思考:
正常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吸水后形态
红细胞失水后形态
1.在输液的时候为什么要输入生理盐水?
2.为什么会出现“多喝多尿、少喝少尿”的现象?
结论:生物体内渗透压处在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组织水肿
荨麻疹
大头娃娃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人体新陈代谢

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
人的食物中

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

血液的pH发生变化。
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H2CO3
/HCO3-
;H2PO4-
/HPO42-
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围很小,这是为什么?
结论:生物体内pH处在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体温日变化
渗透压稳定
pH稳定
生化六项化验单
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稳态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1.
稳态的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概念辨析
2、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
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内环境的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
新知讲解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消化系统
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
O2、CO2、H2O
皮肤,泌尿系统
水、无机盐、尿素
循环系统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内环境的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直接相关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
新知讲解
1、法国贝尔纳: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美国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
结论: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因)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外因)
内环境稳态会失调吗?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高原反应
大量出汗
严重腹泻
空调病
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
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C.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D.
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破坏
细胞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稳态失衡时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而发生疾病,但疾病不一定都是因稳态失衡造成的,如遗传病、传染病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直接相关: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系统)
3、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课堂总结
1.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D
课堂练习
2.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
这是由于(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B.血液中NaCl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C.血液中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D.血液中H2CO3和HCO3-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C
课堂练习
3、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CO2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B
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