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美丽的颜色
新知预习·巧积累
1.注字音。
燥热( ) 炽热( ) 炼制( )
窒息( ) 骤雨( ) 吹嘘( )
zào
chì
liàn
zhì
zhòu
xū
2.写字形。
3.明词义。
(1)_____________:脸色和蔼喜悦,形容态度和善可亲。?
(2)筋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温度高,极热。?
(4)微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颜悦色
比喻身体和精神极度疲劳,完全疲乏,没有一点力气
炽热
深奥玄妙,难以捉摸
4.填词语。
(1)今天妈妈突然间给我买了很多吃的,还( )地问我想要什么,我
简直受宠若惊。
(2)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 ),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
这顿美餐。
(3)海外华侨对祖国那片( )的情感,由此可见。
(4)误会割断了默契的脉搏,使人们之间的( )关系,不再散发出生机勃
勃的活力。
和颜悦色
筋疲力尽
炽热
微妙
5.记常识。
(1)居里夫人:_________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获
得诺贝尔___________奖和_________奖。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
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镭和钋。在她的指导下,人们
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
1934年7月4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法国
物理学
化学
(2)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
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_________
生平,一类是记述___________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
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
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一是真实,二是生动。?
人物传记
自己的
他人的
【思维——理解文本】
1.通读全文,思考用“美丽的颜色”作为文题,有什么好处。
答:__“美丽”是本文的主线,既指发现的“镭”的颜色的美丽。同时,“美丽”还是居里夫人端庄形象的象征,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着、淡泊名利、刚毅顽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的象征。__?
审美鉴赏·培素养
【审美——鉴赏】
2.这篇人物传记的语言非常优美,请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
布景。
答:__“微妙”,是深奥玄妙的意思,在这里修饰“快乐”,说明这种快乐的非凡、深远,
其内涵与意义是不可言尽的。__?
(2)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
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答:__“领域”在这里指他们的学术范围,是抽象的,后面的“梦境”又将其形象化,将
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这就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的情怀又一次显现了出来。__?
【重现经典】
下面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直击考点】
细节描写的作用。
考点在线·提能力
【破解有法】
分为写人细节和场面细节两类。
写人细节:通过……的细节,……地刻画了一个……形象,突出了……(主题),给读者……感受。
场面细节:通过对……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的心情,烘托了……的氛围,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答:__细节描写,通过“在院子里”“被风吹”“周围的烟”写出了工作环境的艰难;“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飘起来”“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她炼制镭的劳动强度大、工作艰辛危险,突出了她不畏艰难、热爱科学、乐观坚定的科学精神。__?
美丽的颜色
1—6
环境艰苦
7—19
工作艰苦
20—26
发现镭
夏热冬冷
苦中求乐
美丽的颜色
成功的喜悦
刻苦钻研献身科学
劳累过度
离析困难
希望镭有美丽颜色
基础整合·试身手
(共15分,5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炽热(zhì) 酸渍(zì) 筋疲力尽(jīn)
B.窒息(zhì) 咽喉(yàn) 骤雨猝至(cù)
C.触目(chù) 吹嘘(xū) 来回踱着(duó)
D.轮廓(ɡuǒ) 搅动(jiǎo) 小心翼翼(yì)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气氛 幼稚 抚摸 小心翼翼
B.姿势 练制 冻僵 颔首低眉
C.疑惑 沉淀 扰乱 专心至志
D.慰勉 简陋 躁热 触目惊心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
B.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
丽的颜色。”
C.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
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D.“美丽的颜色”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不与世无争的态度和精神。
D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B.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
C.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D.“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C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D
巩固拓展·重落实
(共25分,10分钟)
6.综合性学习。(10分)
材料一: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 -10)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大型文化益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谜语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这些节目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经播出,快速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大家在议论节目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节目内容后面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很多人喜欢这个节目,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层、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
材料二:一部电影火了——《流浪地球》;一首歌热了—— 《我和我的祖国》;大到博物馆里熙熙攘攘,民俗活动热热闹闹;小到家门口的春联福字,街道上的大红灯笼。春节期间,各种文化元素,或时尚或传统,时时处处,伴随着人们欢度新年。
节日与文化历来密不可分。随着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国人的精神追求日益增长,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节日的重要角色。而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犹如一条来自远古,经过现在,而又流向未来的河。由此看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持久与强劲的动力。
材料三:部分文化节目的图标。(如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答:__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与源泉。__?
(2)分析材料三的几个图标,写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少于两点)(4分)
答:__①图标中都有文化节目的标题。②图标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__?
(3)请介绍材料三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图标的构图要素,并写出其含义。(4分)
答:__《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图标整体是一个圆形图案,圆的内部是常用的偏旁和部首。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圆同时也象征着无限,象征着包容、和谐、圆满。图标中的文字笔画还预示着中国汉字几千年来的造字变化和传承。__?
7.(2018·黔东南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题。(15分)
一粒新西兰糖果
①如今的航空公司,飞机上服务的往往都是漂亮的空中小姐。你走进法兰西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的机舱,哇,一个比一个漂亮。有些航空公司却不然,反其道而用之,服务的都是手脚麻利的大嫂、大婶。这回我们从奥克兰乘新西兰航班飞香港,飞机上服务的全都是空中“胖大叔”“胖大伯”。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往那儿一站,整条过道差不多堵死。但“胖大叔”“胖大伯”服务好得不得了,满面笑容,随时过来问你是否要这要那。还过来捏捏被角,“先生,你脚上盖的东西够不够?”用完了早餐,飞机已快到香港上空,空中“胖大伯”又拿出小藤筐,准备给乘客发“餐后糖果”了。
②此时,天已经发亮,太平洋的天边云际,正投过来一线霞光。于是我看清与我坐在一排,等着接糖果的,是四位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三个孩子跟我一样,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一个孩子是蓝眼睛黄头发的。胖大伯突然停了下来,玩了个把戏:“在拿糖果之前,我想请小朋友替我帮忙……”
③胖大伯有什么点子啊?
④“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替我把筐里的糖果,发给每位乘客。”这显然是在培养孩子。事情虽小,但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对准了座位上的四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我自然是希望三个中国小孩能站出来。但是,三个“黑眼睛”什么反应也没有。他们父母头都没抬,有一位甚至将书盖在眼睛上,似乎在补回昨晚的睡眠。看来,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愿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⑤“Let me try(让我试试)——”那个黄头发的小孩站了出来!马上,机舱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小男孩接过胖大伯的藤筐,快乐地小跳着,小雀儿一样满机舱给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送糖果。
⑥情不自禁,我心中涌出难言的滋味,突然想到另一件事。有一次,我们返回深圳,到广州转汽车要上一道天桥,有一段长长的斜坡。当时,人来人往,背背包的、拖箱子的、提行李的,都鱼贯上坡。我突然问妻子,这么多人,你能分出,哪些是香港人,哪些是内地人吗?同样的黄皮肤、同样的黑眼睛、操着几乎同样的粤语……她摇摇头。
⑦“可以分出来——”我说。你看那大人提着行李大包小包,让小孩轻松走在前头的,必是内地人。而那大人若无其事,轻松说笑,让孩子提着拖着行李上坡的,是香港人。一问,还真八九不离十。
⑧“Hello——”这时,我听到耳边一个稚气的声音,是那个黄头发的孩子站在我身边,向我伸过来一个藤筐。我随手从中拿了一枚。
⑨我吃了这一粒甜蜜的糖果,却把舒展开的这张糖纸带了回来,放在客厅的橱柜里,让所有来我家的孩子都能听到这个故事。
(选自《悦读馆》,作者陈秉安,有删改)
(1)请从第①段写出新西兰航空公司做法和服务不一样的地方。(4分)
答:__一反常规,机上服务人员为“胖大叔”“胖大伯”;“胖大叔”“胖大伯”们堵死了过道,服务却又特别热情温馨。__?
(2)请从内容和结构方面解说结尾段的作用。(4分)
答:__照应标题,收束全文,满怀期待,意犹未尽。__?
(3)请从文中选写两例,说明运用对比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答:__略。__?
(4)请就第④段画线句子说说你读后看法。(3分)
看来,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愿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答:__示例: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误入歧途,价值取向偏颇,功名利禄至上,包办溺爱,忽略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