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愚 公 移 山
新知预习·巧积累
1.注字音。
迂( ) 万仞(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陇断( )
厝( ) 荷担( )
yū
rèn
shuānɡ
chèn
sǒu
lǒnɡ
cuò
hè
2.写字形。
3.明词义。
(1)方七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且九十:_________。?
(3)惩山北之塞:_________。?
(4)聚室而谋:_______。?
(5)汉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杂然:___________。?
(7)且焉置土石:_________。?
(8)寒暑易节:_________。?
(9)长息:_________。?
(10)穷匮:_________。?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将近
苦于
家
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纷纷地
况且
更替
长叹
穷尽
4.填句子。
(1)愚公移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移山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愚公移山路途遥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认为人定胜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记常识。
《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名列御寇,_________时
期_________家,__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汤问》
列子
战国
思想
道
【思维——明晰主旨】
1.本文通过_____________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道理。?
审美鉴赏·培素养
愚公移山
伟大
气魄
坚强毅力
下定决心
坚持不
懈地奋斗
【思维——提炼内容】
2.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衬
托_______________。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_____________埋下伏笔。第二段
写愚公提出移山,家里人提出运土方案,率领几人便马上开始行动。第三段写___
___________的对话,这是情节的发展,也是全文的核心。智叟阻止愚公移山,愚
公_________________。第四段写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派神将山背走了,
_________的愿望实现了。??
移山的艰难
愚公移山
愚
公和智叟
坚信可以移山
愚公
【审美——鉴赏】
3.文中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上起什么作用?
答:__略。__?
【重现经典】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求之下流,固颠
D.河曲智叟亡以应 国恒亡
【直击考点】
辨析一词多义。
考点在线·提能力
B
【破解有法】
一词多义的解题方法:
1.要明确一词多义的概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
2.要了解一词多义的辨析方法:
(1)从多音现象辨析
(2)从词性上辨析
(3)从对象与搭配上辨析
(4)从语境上辨析
【学以致用】
见本课“巩固拓展·重落实”第7题第(2)小题。
愚
公
移
山
第一部分
第四部分
下定决心
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故事背景
决心移山
驳斥智叟
神话结尾
太行王屋山高大(体积)
本在冀南河阳北(位置)
出入之迂心甚急(原因)
毕力平险释众疑(释疑)
残年余力太不慧(讥讽)
山不加增子无穷(反驳)
愚公精神动天帝(感天)
夸娥二子把山移(神助)
基础整合·试身手
(共15分,5分钟)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愚公(yú) 万仞(rèn) 智叟(sǒu) 山北之塞(sè)
B.迂(yū) 魁父(kuí) 陇断(lǒnɡ) 亡以应(wánɡ)
C.龀(chèn) 荷担(hè) 穷匮(kuì) 箕畚(jī běn)
D.厝(cuò) 惩(chénɡ) 垦壤(kěn) 孀妻(shuānɡ)
B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惩山北之塞 塞:_________?
(2)出入之迂也 迂:______________?
(3)毕力平险 毕:___________?
(4)指通豫南 指:_______?
(5)达于汉阴
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杂然相许 许:_________?
阻塞
曲折,绕远
尽、全
直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赞同
3.下面文言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1)反问句 (2)陈述句 (3)判断句 (4)被动句
B.(1)疑问句 (2)陈述句 (3)被动句 (4)判断句
C.(1)反问句 (2)倒装句 (3)被动句 (4)陈述句
D.(1)疑问句 (2)倒装句 (3)判断句 (4)陈述句
C
4.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驳斥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文中多处用到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例如,愚公的大智大勇与智叟的鼠目寸光的对比;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与智叟的“笑而止之”的对比。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二神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蕴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A
5.填空。(3分)
(1)《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中愚公和智叟的对话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列子·汤问》
寓言故事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巩固拓展·重落实
(共25分,25分钟)
6.综合性学习。(10分)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新“愚公移山”》,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寓意。(6分)
答:__略。__?
(2)毛泽东同志曾经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全党,“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__示例: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毛泽东同志以此鼓励中国共产党发扬“愚公”精神,树立雄心壮志,团结全国人民一起奋斗,夺取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__?
7.(2019·黄冈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5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荷担者三夫_________________?
②赵兵果败,括死军覆_________?
③母置之,吾计已决矣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_________?
肩负、扛(挑)
覆灭
放弃,放下不管
称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C.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D.始龀,跳往助之 王终遣之
(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今 括 一 旦 为 将 东 向 而 朝 军 吏 吏 无 敢 仰 视 之 者
答:__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__?
D
(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
他父亲当时做(是)大将,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谋士)要以“十”这
个数目来计算,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此句可意译,翻译出大
意即可)。
(5)【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
义,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她讨得“无随坐”的承诺,说明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分)?
考虑问题周到,观察细致
入微(答出一点即可)
见识深远、处事周
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