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周亚夫军细柳
新知预习·巧积累
1.注字音。
匈奴( ) 棘门( )
被甲( ) 彀( )
辔( ) 曩( )
可得而犯邪( )
Xiōnɡ
jí
pī
ɡòu
pèi
nǎnɡ
yé
2.写字形。
3.明词义。
(1)入边:_____________。?
(2)上自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而:_________。?
(4)彀弓弩:_____________。?
(5)持满:_____________。?
(6)持兵揖:_________________。?
(7)介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称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曩:_________。?
(10)其将固可袭:____________。?
侵入边境
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
不久
张开弓弩
把弓拉满
手执兵器行礼
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先前
必,一定
4.记常识。
(1)《周亚夫军细柳》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字_________,夏阳(今陕西韩城)人,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家。他所撰写
的《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通史。?
(2)周亚夫,_________(朝代)名将,绛侯周勃之子,封条侯。?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司马迁
子长
西汉
历史学
史记
纪传体
西汉
【思维——提炼内容】
1.这篇文章分三段。第一段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
三军驻地。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_____________。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___________
和对周亚夫的赞叹。全文赞扬了周亚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卑不
亢、刚正不阿的品格。?
审美鉴赏·培素养
边境的紧张形势
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
治军之严
深明大义
忠于职守
治军严明
【审美——鉴赏】
2.文中写天子到霸上和棘门慰问将士的情节,与“周亚夫军细柳”有何关系?
答:__这里运用了对比衬托写作手法,写霸上和棘门驻军军纪的松弛,与细柳军军营的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忠于职守的风范。__?
【重现经典】
解释下列“以”字的意思。
(1)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2)请以军礼见
【直击考点】
文言词语“以”的主要意义和用法。
考点在线·提能力
【破解有法】
文言词语“以”的主要意义和用法: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等。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介词动作施行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同”,或不译。
2.动词
(1)用,使用 (2)认为 (3)率领
答:__(1)把__(2)按照__?
周
亚
夫
军
细
柳
文帝评价
文帝巡视
霸上、棘门
细柳
直驰入
军士整装,严阵以待
两次“不得入”
军中不得驱驰
请以军礼见
将以下骑送迎
真将军也
军
纪
严
明
若儿戏耳
对比
基础整合·试身手
(共15分,5分钟)
1.下列各项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天子之诏(zhào) 匈奴(Xiōnɡ) 彀(ɡù)弓弩
B.曩(nǎnɡ)者霸上 可袭而虏(lǔ)也 嗟乎(chā)
C.军棘(jí)门 介胄(zhòu)之士 按辔(pèi)徐行
D.持兵揖(jí)曰 军士吏被(pī)甲 可得而犯邪(yé)
C
2.下列各项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使人称谢(感谢) 介胄之士(披甲戴盔) 传言开壁门(营垒)
B.军霸上(军队) 已而之细柳军(到,往) 将军约(规定)
C.天子为动(感动) 吾欲入劳(慰劳)军 天子先驱至(先行引导的人员)
D.上自劳军(上去) 天子且至(将要) 曩者霸上(先前)
C
3.下列句中加点词都表示时间的一项是(3分) ( )
①天子且至 ②居无何
③按辔徐行 ④已而之细柳军
⑤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⑥成礼而去
A.②③④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①②④
D
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项是(3分) ( )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③ D.②④⑤
A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B.司马迁的著作有《史记》《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等。
C.课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的情况做铺垫。
D.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军营却是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军营军纪严明,可是将士们目中无人。
D
巩固拓展·重落实
(共10分,15分钟)
6.(2019·孝感中考改编)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甲】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
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⑥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
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
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⑦五
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
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ɡ):
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
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 ( )
A.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B.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C.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D.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B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 )
A.军细柳 上自劳军
B.以便宜 以中有足乐者
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北边良将也
C
(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 )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
A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