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Ⅰ分,共20分)
1.水、冰,水蒸气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一般情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摄氏度﹐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摄氏度。
2.物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_____________,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___。
3.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_____________、没有味道,透明、会_____________的液体。
4.水是生命的源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5.用湿抹布擦黑板,一会后黑板上的水消失了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___了;冬天湖面上的冰是由于水温度降低后_____________产生的。
6.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测量物体的温度﹐用_____________来给物体加热。
7.把一小勺食盐放在水中,过一会消失不见了。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更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二.判断题(每空⒉分,共20分)
L.水和水蒸气是不能相互转化的。
2.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我们不可以直接用手拿,以免烫伤。
3.往碎冰里加人食盐可以降低冰的温度。
4.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小。
5.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6.任何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
7.我们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加快小苏打在水中溶解。
8.混合的沙子和食盐,我们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9.食盐的溶解快慢与水的温度无关。
10.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用湿抹布在窗玻璃上擦一下会留下水迹,过了一段时间后水迹就没了,请问水到哪里去了?
(
)
A.被玻璃吸收了
B.被风刮走了
C.变成水蒸气蒸发了
2.当水的温度受冷到(
)时,水就会结冰。
A.0℃
B.4℃
C.5℃
3.冰融化成水后体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
A.大大增加
B.没有变化
C.大大减小
5.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
)。
A.用灯帽盖灭
B.用嘴吹灭
C.用灯帽盖灭后﹐拔出灯帽再盖上
6.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应该选择从(
)角度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7.在温度为(
)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A.0℃
B.-1℃
C.4℃
8.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汽”,这是(
)。
A.棒冰周围的水蒸气
B.棒冰里的水变成的水蒸气
C.棒冰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温度高的地方水蒸发得快
10.下列几组物质中,
(
)都能溶解于水。
A.食盐、菜油
B.小苏打、味精
C.冰糖﹑面粉
11.下列方法不能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的是(
)。
A.把冰块敲碎
B.用被子裹住冰块·
C.给冰块加热
12.(
)的方法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A.把冰糖放人冷水中搅拌
B.把冰糖放人热水中搅拌
C.把冰糖切碎放入热水中搅拌
13.以下方法能将沙从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分离出来的是(
)。
A.用筛子筛
B.蒸发
C.先用水溶解食盐﹐然后用过滤的方法将沙分离出来
14.用(
)方法是不能分离食盐与水的。
A.给杯子里的盐水加热
B.过滤
C.把盐水放到太阳下
15.关于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后﹐要迅速用手把烧杯等器材移开
B.温度计玻璃泡放在液体中部﹐不能接触烧杯
C.如果水的沸点不是100℃,一定是操作出现了错误
四.简答题(共30分)
1.写出下面各图中使用温度计测水温实验的错误之处。(9分)
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探究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人常温清水,然后分别称取10克的食盐和小苏打,把它们平均分成8份,每次取一份倒人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人第二份,直到不完全溶解为止。(14分)
(1)设计实验时,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温度等。(2分)
(2)食盐和小苏打为什么要一份一份的加人水中?理由最准确的是(
)。(3分)
A.加快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速度
B.减少食盐和小苏打的浪费
C.科学直观地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溶解比较慢,为了加快溶解速度,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分析表格记录,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在水中溶解能力更强。(3分)
3.把面粉﹑盐,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后成为面粉,盐和水的混合物。有办法把面粉从水里分离出来吗?写出办法。有办法把食盐从水里分离出来吗?请写出办法。(7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
1.是
0
100
解析:水和水蒸气,冰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一般情况下,水的温度降到0摄氏度会结冰,温度上升到100摄氏度会沸腾。
2.固体
液体
气体
形状
形状
解析:一般情况下,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有固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3.气味
流动
解析: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点评;注意水是无色,不是白色的。
4.动物
植物
解析;动物和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点评: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
5.蒸发
凝固
点评:本题考查“蒸发”和“凝固”的概念。
6.温度计
酒精灯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和“酒精灯”的用途。
7.溶解
多
解析:固体在水中“消失不见”是溶解现象。
8.搅拌
加热
解析;搅拌,加热,切碎都可以加快固体的溶解速度,食盐本身就很碎小,所以这里填“加热”和“搅拌”。
二,
1.×
解析:水和水蒸气可以相互转化,水受热蒸发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2.√
解析: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不可以直接用手拿,以免烫伤。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可以使用试管夹夹取,加热烧杯,拊蜗等物休可以使用铁架台、三脚架等仪器。
3.√
解析:食盐溶解会吸收热量,使冰的温度降低。
4.×
解析: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
5..√
解析:冰吸收热量才能继续融化。
6.×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用油”"面粉"等不能溶解在水中。
7.√
解析:加热可以加快小苏打的溶解速度。
8.×
解析:可以先加水混合,再过滤出沙子,最后蒸发水得到食盐。
9.×
解析:食盐的溶解快慢与温度有关。
10.√解析:热胀冷缩是大部分物休具有的性质。
点评:锑、铋、镓都是冷胀热缩的物质。
三.
1.C解析:常温下水也会慢慢蒸发成水蒸气。
2.A解析:当水受冷到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
3.B解析: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4.A解析: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会大大增加。
5.C解析:用灯帽盖两次是为了防止下一次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6.B
解析:读数时要平视刻度,仰视或俯视会使读数错误。
7.C解析:水在0℃及以下才会结冰,4℃不可能结冰。
8.C解析:“白汽”是棒冰周围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棒冰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是气体﹐肉眼看不见。
9.B解析:雾是液态的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
10.B解析:菜油和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
11.B解析:用被子裹住冰块会减缓冰块的融化速度。
12.C解析:搅拌,切碎,加热,溶解的速度最快。
13.C解析:用筛子筛无法分离沙和食盐﹐常温下食盐和沙也不能蒸发。
14.B解析:食盐会溶解在水中,不能通过过滤分离。
15.C解析:实验结束后﹐不能用手直接拿被加热的仪器;水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四.
1.图1:不能用手握温度计的中间部位,要握温度计的最顶端。
图2:温度计使用时不能碰到烧杯的杯壁。
图3:温度计读数时要平视,不能仰视读数
2.(1)水的重量
(2)C
(3)搅拌﹑加热
(4)食盐
3.有,将混合物用滤布(滤纸)过滤﹐面粉会留在滤布(滤纸)上,剩下的是水和食盐的混合物。
有,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里,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热将白色颗粒物烘干。这些白色粉末就是食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