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怎样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
分
类
特
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横波
较
快
较
慢
固体、液体、气体
固
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2、地震波的分类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
纵波(P波)、横波(S波)
33
2900
速度{千米/秒)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壳
地幔
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地核
地幔
洋壳(7km)
陆壳(35km)
平均17km
33km
莫霍界面
地壳:是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平均厚度为17千米。
硅铝层
硅镁层
厚2800千米
上地幔
下地幔
33km
古登堡界面
莫霍界面
地幔
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为2800多千米;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2900km
900km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
核
地
核
厚3400千米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分为:内核和外核。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地幔
地核
外核
内核
上地幔
下地幔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2900
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平均厚17千米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地球内部圈层概况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50
岩石圈与地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活动
想一想: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1、地球外部圈层的介绍
外部圈层
概
念
组
成
其
他
大
气
圈
水
圈
生
物
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
20多千米
生物圈范围示意图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
二氧化碳等气体,降水
氧等气体
降水,风能
尘埃
无机盐
有机物
降
水
水蒸气
有机物
水\无机盐
水
矿物质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请举例说明: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三
地球圈层的分布特点
1、在高空和地球内部:
各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
2、在地球表面附近:
各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
四
总结
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界面)的特点:
A: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系统外的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
B: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
C:它在不断地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