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调研课1:顺乎世界之潮流(分中邵娟2008-3-26))

文档属性

名称 市调研课1:顺乎世界之潮流(分中邵娟2008-3-26))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9-15 06: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专题三
林则徐、魏 源、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主题:中国向何处去?
方向:向西方学习,向现代化过渡
三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新的救国理论
①学器物(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③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1、向西方学习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1)“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表现:
(2)魏源《海国图志》:
一、“睁眼看世界”---学西方先进技术
●鸦片战争前中国思想界特点:读书人……统治者……
——师夷长技以制夷
3、学西方思潮出现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②林则徐、魏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
看法
③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2、鸦片战争后知识界出现学西方思潮(自主阅读)
徐继畲……姚莹……
二、维新变法---学西方君主立宪制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
(2)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原因: ①、②
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据教材归纳)






派 代 表 主 张 共同点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2)代表人物——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识分子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
②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断传入(来源)
③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经济、阶级基础)
④洋务运动的开展
(1)背景:
王韬 薛福成 郑观应
……
改革制度 —— 君主立宪制
发展工商业 —— 商战救国
(3)主张:
积极:
(4)评价:
局限:
反映了资产阶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
据乱世
生平世
太平世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三世说
进化论
抨击封建顽固势力,
“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西
康有为主张
影响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
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康有为
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课堂探究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






派 代 表 主 张 共同点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⒈反对君主专制
⒉主张君主立宪制
⒊变法图存
⒋发展资本主义
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894年,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领导了“公车上书”,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
   1898年,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康有为第六次上书。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采纳,颁布《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由此展开,但因顽固势力反对,不久便夭折,史称“百日维新”。
思考: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维新变法的评价:
(1)性质:
既是救亡爱国运动,又是资产阶级政治变革运动
(2)影响:
①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②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
相同:
不同: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
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
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康有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
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①学西方的根本目的不同: 林……;维新派……
②学西方的内容不同:林……;维新派……
③两者性质不同:林……;维新派……
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产生和传播:
①1894年……②1905年……③1905年三民主义
2、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双方、内容、实质、影响)
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付诸实践: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颁布
三、走向共和---学西方共和制(自主阅读)
★康、梁维新派与孙中山革命派的救国方案
有何异同?
相同:
主要目的相同:
①走资本主义道路;
②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不同:
两者的方式和政体目标不同:
①维护派保留清王朝前提下,通过自上而下改革,
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②革命派通过武装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编译书籍,使广东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补充]
仿制战舰,提出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
强。
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的代表人物。曾先后七次
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
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
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反对慈禧太后的独裁专政和卖国行径,主张由光绪亲政,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反对用暴力革命。 他的思想主要在他撰写的《大同书》中得到体现。
康有为
维新变法第一人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
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
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
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
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并与孙
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
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
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
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
一生完成1200万字以上,涉及社
会科学所有领域,主要搜集在
《饮冰室合集》中。
梁启超
舆论界天之骄子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大胆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中国启蒙思想第一人
小结: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及特点
阶 级 代 表 思想主张 特 点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及特点
阶 级 代 表 思想主张 特 点
地主阶级 林则徐
魏 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实行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中山 推翻封建政府,实现民主共和
学习技术
学习制度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
——学习器物
——制度模仿
民族危机加深
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向西方学习

探索救亡道路
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