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27 10: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物体按照他们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其中我们喝的水属于____________,空气是____________。
2.在生活中压缩空气的用途很广,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例如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就利用了压缩空气。
3.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4.我们可以使用____________来称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用____________来给袋子充气。
5.请你写出有关空气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做“热气球”时﹐点燃____________加热袋中的空气,用手贴住袋子的面壁﹐感觉到袋子____________。松开双手,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____________。
7.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红旗飘动知道空气在____________,人们用风来____________。
8.地球被一层厚厚的____________包围着﹐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2.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3.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无法改变的。(

4.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水不容易被压缩。(

5.把一瓶密封的空气抽去半瓶后﹐瓶里只有半瓶空气了。(

6.会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7.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

8.我们能传递石块和水,但没办法传递空气。(

9.打气筒能给袋子充气,是因为打气筒能制造空气。(

10.孔明灯只有在灯内的空气变热之后才会升上高空。(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
)能让我们感知空气的存在。
A.看一看
B.扇一扇
C.闻一闻
2.把纸揉皱后,塞人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
C.空气能流动
3.使用救生圈可以使不会游泳的人浮在水面上,利用的是(
)。
A.空气有一定的体积
B.空气能流动
C.空气比水轻
4.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5.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风扇
B.轮胎
C.瓶子
6.下列选项中,

)是利用空气会流动的例子。
A.鼓起的塑料袋浮在水面
B.植物发芽
C.帆船
7.我们看到有气泡从水中冒出来,这说明空气比水(
)。
A.轻
B.重
C.一样重
8.两个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里分别装满水和空气,称量的结果是(
)。
A.装满水的塑料袋重
B.装满空气的塑料袋重
C.两个塑料袋一样重
9.下列关于水和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会流动
B.都占空间
C.都是透明的、看不见的
10.制作“热气球”时,点燃蜡烛的目的是(
)。
A.加热袋中的空气
B.加热教室里的空气
C.照亮热气球
11.空气和水的不同点包括(
)。
A.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
B.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都容易发生变化
C.空气是透明的,水是白色的
12.有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它可能是(
)。
A.水
B.空气
C.石头
13.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合理的解释是(
)。
A.袋子很轻
B.教室里有风
C.袋子里的热空气比袋子外的冷空气轻
14.用天平称充足了气的气球,结果比原来重了2~4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有重量,但是这个重量很轻
B,空气有重量,而且很重
C.空气可以被称量
15.往盛满空气的玻璃瓶内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重量增加﹐体积减小
B.重量增加,体积不变
C.重量和体积都增加
四.简答题(共30分)
1.请你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给下列物体归类,并写出分类依据。(6分)
蜂蜜﹑食用油﹑奶粉﹑自来水﹑氧气、牛奶、矿泉水﹑可乐、盐﹑醋、豆浆、空气
2.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完成下表(9分)
3.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9分)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4.如图所示,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A,B是两根吸管)(6分)
(1)如果从B管往里面吹气,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2)如果从A管往里面吹气,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
1.液体
气体
液体
气体
2.给自行车打气
气垫船
点评:压缩空气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篮球、轮胎、燃气罐等。
3.水
空气
4.天平
打气筒
5.看不见
摸不着
可压缩(答案不唯一)
6.蜡烛
变热
上升
7.流动
发电
8.空气
大气层
二、
1.

解析: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到风,来感觉空气的存在。
2.
×
解析:水里也有空气,所以鱼等动物能在水中呼吸。
3.
×
解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占据的空间大小可以改变。
4.

解析: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5.
×
解析:抽取半瓶后,空气体积容易改变,瓶子内仍然是一瓶空气。
6.
×·解析:气体也会流动。
7.
×
解析;空气是由多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如氮气,氧气,水蒸气等。
8.
×
解析:空气也可以通过管道或者容器传递。
9.
×
解析:打气筒本身不能制造空气。
10.

解析:孔明灯就是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作的。
三、
1.B解析:空气看不到,摸不着,没有气味,可以通过扇一扇感觉到空气的流动。
2.B解析:空气能占据杯底的空间。
3.C解析:空气比水轻。
4.C解析: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被无限压缩。
5.B解析:轮胎中充入的是压缩空气。
6.C解析:空气流动吹动帆船。
7.A解析:空气比水轻,才能从水中冒出来。
8.A解析:相同大小的塑料袋﹐装水的比较重。
9.C解析:水是肉眼可以看见的。
10.A解析:点燃蜡烛是为了加热“热气球”中的空气。
11.A解析:水占据的空间大小不容易发生改变;水是无色的。
12.B解析:石头和水不易被压缩。
13.C解析: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点评:孔明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14.B解析:空气有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15.B解析:往玻璃瓶内打气,瓶内的气体重量增加了,但玻璃瓶体积不改变,仍然是一瓶空气。
四、
1.固体:奶粉、盐
液体:蜂蜜﹑食用油、自来水,牛奶、矿泉水、可乐、酷醋、豆浆
气体:氧气、空气
2.
3.方法1:扇扇子
方法2:快速从别人身旁走过或跑过
方法3:把手放在气球的放气口
4.(1)A管瓶内端形成液柱,直至液体从A管瓶外端喷出,瓶内空气占有的体积变大。
(2)A管瓶内端有气泡产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