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地
球
的
运
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
目
录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昼夜交替
时差
地转偏向力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四季更替和五带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的公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轨道:
地轴
地球自转的方向
N
S
作图练习
请绘出地球自转方向的侧视图、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图上要表示出本初子午线、东西经90度、180度经线和赤道、回归线、极圈。
作图练习
0?
90?E
90?W
180?
90?E
90?W
180?
0?
请给下方图中的经线标注上经度。
作图练习
请给下方图中的经线标注上经度。
0?
0?
0?
0?
0?
0?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的公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轨道:
地轴
自西向东
1恒星日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都是15?/h
线速度: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思考:
夸父追日时
他奔跑的方向是什么?
如果在60°N追,他要跑多快?
想追得轻松点的话,他最好在高纬度追还是在低纬度?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的公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轨道:
地轴
自西向东
1恒星日
15?/h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地球的公转(俯视)
7月初,最慢
远日点
近日点
1月初,最快
为什么
夏半年比冬半年长?
地球的公转(侧俯视)
远日点
近日点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的公转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轨道: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1恒星日
1恒星年
15?/h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椭圆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时差
地转偏向力
2.1
昼夜交替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2.1
昼夜交替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更替?
地球自转
2.1
昼夜交替
假如地球不会自转……
昼夜更替仍然存在
2.1
昼夜交替
假如地球没有昼夜更替……
昼夜温差过大
作息时间紊乱
2.1
昼夜交替
晨昏线把地球平分为昼夜两个半球
纬线被分割成
昼弧和夜弧
2.1
昼夜交替
怎样判断图上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晨线和昏线的分界在哪?
2.2
时差:地方时
傍晚18:00
早晨6:00
午夜
0:00
正午
12:00
2.2
时差
由图可知:
同一经度,地方时________?
晨线与赤道相交处,地方时为________?
昏线与赤道相交处,地方时为________?
相同
6:00
18:00
2.2
时差:地方时
由图可知:
昼弧的中点上,地方时为________?
夜弧的中点上,地方时为________?
晨线与昏线的分界处,若是极昼则该点地方时为__________?若是极夜,则该点地方时为__________?
12:00
0:00
0:00
12:00
2.2
时差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_________
每自转一度需要_______分钟
即:
经度每差____度,时间相差1小时
经度每差1度,时间相隔____分钟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时间____
15°/h
4
15
4
早
2.2
时差:时差的计算
假如已知
90?E
地方时为12:00,则:
91?E
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92?E
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89?E
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85?E
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78?W
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2.2
时差:时差的计算
计算结果
≧24
怎么办?
计算结果
<0
怎么办?
2.2
时差:计算练习
A
B
左图中,
A的地方时为______?
B的地方时为______?
18:00
22:00
2.2
时差:计算练习
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11年8月1日10时从甲港(72?E,20?N)出发,经过48小时后,到达乙港(55?E,30?N)
到达乙港时,甲港的地方时为_________?
乙港的地方时为_________?
2.2
时差:时区与区时
中时区
12区
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80?
N
2.2
时差:时区与区时
欲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
如:151?E、98?W
经度
÷
15
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即为所在时区
2.2
时差:时区与区时
欲求任意两时区的时区差
如:东3
区
和
西5
区
同
减
异
加
2.2
时差:时区与区时
欲求时区的中央经线
如:西6
区
的中央经线
时区
×
15
2.2
时差:区时计算练习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8月8日20时在北京举行。全球观众可以在电视上实时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表演。
设某人在纽约(西5区),他应该在几点打开电视机?
若他在莫斯科(东3区)呢?
3月2日(新1天)
3月1日(旧1天)
2.2
时差:日界线
180?
0?
90?E
90?W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0:00
+1
-1
-1
+1
3月2日(新1天)
3月1日(旧1天)
2.2
时差:日界线
180?
0?
90?E
90?W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0:00
+1
-1
-1
+1
2.2
时差:区时计算练习
读“中心为北极的示意图”,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ON的经度为
A.0?
B.
180?
C.60?E
D.
120?W
O
P
N
120?
C
2.2
时差:区时计算练习
当北京时间为9月23日8时,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D.全部
2.3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
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
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图例
原运动方向
偏转的方向
2.3
地转偏向力
下图中的沙洲表示位于北半球的河口三角洲,该三角洲最终将与河流的哪个岸相连?
北岸
南岸
沙洲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四季更替和五带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1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66?34’
23?26’
3.1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地平面
直射点
如何确定直射点的位置?
3.1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春分
秋分
夏至
冬至
3.1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冬至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2
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
夏至
春分或秋分
冬至
3.2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
3·21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秋分
9·23
夏至
6·22
昼最长
夜最长
冬至
12·22
昼长夜短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昼短夜长
昼渐长
夜渐短
夜渐长
昼渐短
随季节变化……
3.2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随纬度变化……
0?
0?
0?
夏半年
春秋分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南半球反之。
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最大,极昼范围也达最大
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南半球反之。
冬至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最大,极夜范围也达最大
3.2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昼弧角度/15
夜长=夜弧角度/15
3.2
昼夜长短的变化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日出时刻=12-昼长/2
日落时刻=12
+昼长/2
3.2
昼夜长短的变化
计算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刻:
同一天,x?N的昼长=x?S的夜长
A
B
C
D
E
F
G
H
3.3
昼夜长短的变化
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双选题,下2题同)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乙地位于东西
半球分界线,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地方时是
A.4:40
B.8:40
C.16:40
D.20:40
昼长(小时)
24
12
0
12
24
夜长(小时)
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
甲
乙
丙
丁
2.3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7~8题。
4.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
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
66.5?S、66?S、0?、40?N
5.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
④各地的夜均长于昼
B.b月内①~
④各地的昼均长于夜
C.
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年变幅大
D.
③与④之间某纬度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0
a
b
2
4
6
8
10
12
14
16
①
②
③
④
3.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
阳高度
正午太
阳高度
正午太
阳高度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
3.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平面
太阳高度
正午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
3.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由直射纬度向两侧递减
3.2
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
夏至
春分或秋分
冬至
3.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90?
0?
90?N
90?S
60?
30?
0?
正午太
阳高度
60?N
30?N
30?S
60?S
春分、秋分
夏至
冬至
3.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
纬度差
3.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求2013年9月23日和2013年12月22日南充高中(30?48’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欲在学生宿舍楼顶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最佳夹角是多少度?
集
热
板
?
H
3.3
四季更替和五带
光线
光线
两个包含同样多能量的光束,照射在不同倾角的地面上
哪个的照射面积大?
哪个的单位面积获得的能量多?
A
B
3.3
四季更替和五带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
南北两半球哪个获得的能量多?
哪个半球温度高?
3.3
四季更替和五带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南北两半球哪个获得的能量多?
哪个温度高?
3.3
四季更替和五带
引起地球四季变化的
真正原因
不是近日点和远日点,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由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才是造成地球上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由于直射点的移动,地球南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是不均匀的。由此造成南北半球的温度变化和差异,是冬夏季温度变化的基础。
3.3
四季更替和五带
寒带,有极昼极夜
温带,无极昼极夜,也无直射
热带,有太阳直射
3.3
四季更替和五带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3.3
四季更替和五带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2)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的自然环境
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为0?,这时在地球上
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3)假设黄赤交角变为15?,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
X
S
E
M
E
S’
Y
T’
F’
N
F
T
O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