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综合复习课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综合复习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9-16 14: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2章综合复习课
1.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条对称轴,__________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2.有一个角等于_______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等于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用a,b,c来表示,那么勾股定理用式子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
4.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7,8,10,则此三角形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填“是”或“不是”)
5.在△ABC中,∠C=90°,∠A,∠B,∠C所对的边为a,b,c.
(1)若a=b=5,则c=__________ ;
(2)若a=1,c=2,则b=___________;
(3)若c=41,b=40,则a=_________;
(4)若a:b=3:4,c=20,则a=_____,b=________.
6.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6.5cm,一条直角边长为5cm,则另一条直角边长为_________.
典型例题1 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是BC和AC上的点,且DE∥AB,EA=ED,请你说明:AD垂直平分BC.
巩固练习1 在△ABC中,AB=AC,外角∠CAD=100°,求∠C的度数.
典型例题2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是AB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于E,并与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请判断△A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2 如图,在△ABC中,DE∥BC,∠ADE=∠AED,G为BC的中点,试判断,△DEG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
典型例题3 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边BC=20,D为AB上一点,CD=16,BD=12求△ABC的面积.
巩固练习3 如图所示,在△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E为BC的中点,求:△ABC的周长及中线AE的长度.
典型例题4 如图,已知AC=BD,AD⊥AC,BC⊥BD.试说明AD=BC.
巩固练习4 如图,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C=BD,BE=CF,EA⊥AB于A,FD⊥DC于D,说明下列结论成立的理由.(1) △EAB≌△FDC;(2)AE∥FD.
一、选择题
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a=,b=,c=
B.a=30,b=60,c=90
C.a=1,b=,c=
D.a:b:c=5:12:1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
B.等边对等角
C.等腰三角形有1条或3条对称轴
D.三线合一是指等腰三角形的中线、高、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3.三角形内部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必在该三角形的 ( )
A.中线上 B.角平分线上 C.高线上 D.边的中垂线上
4.在△ABC中,∠A:∠B:∠C=1:2:3,CD⊥AB于D,AB=a,则DB等于 ( )
A. B. C. D.
二、填空题
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____.
6.如图,在等边△ABC中,点E为BC边上的点,ED⊥AC于D,EF⊥BC于E,则∠FED的度数为_________.
7.如图,CD是Rt△ABC斜边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的度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8.如图,在△ABC中,AB=AC,BD⊥AC于点D.
(1)若∠A=70°,求:∠DBC的度数.
(2)若∠A=50°,求:∠DBC的度数.
(3)若∠A=n°,试用含n的式子来表示∠DBC的度数.
9.如图,已知0A=a,∠AON=60°,P是射线ON上一动点,(即点P可在射线ON上运动).请填空:(1)当0P=________时,△AOP为等边三角形;
(2)当OP满足_____________时,△AOP为直角三角形;
(3)当OP满足_______________时,△AOP为钝角三角形;
10.如图所示,已知∠CDA=∠AEB=90°,且CD=AE,AD=BE.问:
(1)AC与AB相等吗 清说明理由;
(2)△ABC是什么三角形 请说明理由;
(3)如果AM⊥BC,则AM=BC吗 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第2章 综合复习课
【课前热身】
1.1或3 顶角平分线 2.60° 60° 3.a2+b2=c2 4.直角三角形 不是 5.(1) (2) (3)9 (4)12 16 6. 12cm
【课堂讲练】
典型例题l 解: ∵EA=ED∴∠EAD=∠EDA ∵DE∥AB ∴∠BAD=∠EDA ∴∠BAD=∠EAD,即AD是∠BAC的平分线 ∵AB=AC ∴AD垂直平分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巩固练习l 解:∵AB=AC ∴∠B+∠C 又∵∠CAD=∠B+∠C=∠C+∠C=2∠C ∴∠C=∠CAD=×100°=50°
典型例题2
解:∵AB=AC∴∠B=∠C∵DE⊥BC于E,∴∠B+∠BDE=90°∠C+∠F=90°∴∠BDE=∠F 又∵∠BDE=∠ADF∴∠F=∠ADF ∴AD=AF ∴△ADF为等腰三角形
巩固练习2 解:△DGE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连结AG ∵DE∥BC ∴∠ADE=∠B,∠AED=∠C又∵∠ADE=∠AED ∴∠B=∠C ∴AB=AC 又∵AG为底边中线 ∴AG⊥BC,而DE∥BC ∴AG ⊥ DE 又∵AE=AD ∴AG垂直平分DE ∴DG=EG,即△DGE为等腰三角形
典型例题3 解:∵BC=20,CD=16,BD=12 ∴BC2=BD2+CD2 ∴△BCD为直角三角形 ∴CD⊥AB,在Rt△ADC中,设AB长为x,AD=AB-BD=x-12 AC2=AD2+DC2 即x2=(x-12)2+162 ∴x= ∴S△ABC=AB·CD=××16=
巩固练习3 解:①∵AD⊥BC ∴∠ADB=∠ADC=Rt∠ 在Rt△ACD中 ∵AD=12 AC=13 ∴CD=5在Rt△ABD中 ∵AD=12 AB=15 ∴BD=9 ∴BC=5+9=14 ∴l△ABC=AB+AC+BC=15+13+14=42 ②在Rt△ADE中,AE=====
典型例题4 解: 连结CD ∵AD⊥AC,BC⊥BD ∴∠A=∠B=90°∵AC=BD DC=CD ∴Rt△ADC≌Rt△BCD(HL)∴AD=BC
巩固练习4 解:(1) ∵EA⊥AB,FD⊥AC ∴∠A=∠D=90°∴AC=BD ∴AC-BC=BD-BC 即AB=CD 又∵BE=CF ∴Rt△ABE≌△Rt△CDF(HL) (2) ∵∠A=∠D ∴AE∥FD
【跟踪演练】
1.B 2.C 3.B 4.C 5.40°或70° 6.60°7.30°
8.(1)∵AB=AC∴∠ABC=∠C=∵BD⊥AC∴∠DBC=90°-∠C=90°-=∠A=×70°=35°(2) ∠DBC=∠A=×50°=25° (3)∠DBC=n°
9.a 或2a 0<OP<或0P>2a 10.解:(1)AC=AB,理由:在Rt△ACD和Rt△ABE中 ∵CD=AE,AD=BE,∠CDA=∠AEB=90°∴Rt△ACD≌Rt△ABE(HL) ∴AC=AB (2) △ABC是等腰Rt△,理由:由(1)知∠ACD≌△AEB ∴AC=AB,∠CAD=∠ABE ∴∠BAC=180°-∠CAD-∠BAE=180°-∠ABE-∠BAE=180°-(∠ABE+∠BAE)=180°-90°=90° ∴△ABC为等腰Rt△
(3)AM=BC,理由:∵△ABC为等腰Rt三角形,且AM⊥BC ∴AM=BC(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