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二历史全案:7.2《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民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高二历史全案:7.2《追寻生命的起源》(人民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9-19 18:39:35

文档简介

2 追寻生命的起源 同步测试
劝学:标准要求
知识能力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
1. 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对人类起源的认识:神话传说和宗教都认为,世界的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神创造的。在基督教世界,《圣经·旧约》宣扬上帝创世说,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天空、陆地、世上的动植物,都是上帝创造的,最后上帝用泥土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
2. 18、19世纪近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1)林耐着重研究群体,主要运用观察和分类的方法将动物、植物分类的通用层次确定为纲、目、属、种四级,为进化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2)哈维着重研究个体,运用解剖和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3)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细胞学首次科学地触及了生命运动的过程;(4)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了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为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5)拉马克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6)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7)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3.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9世纪中期)
(1)背景:拉马克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达尔文在整理考察资料和实物标本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研究,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正式确立了生物进化论,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71年,达尔文发表了《人类起源》,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说明人类的产生,也是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可概括为: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种产生,旧种灭绝;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4)意义:生物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理论综合,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已经漏洞百出的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它证明了整个有机界——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过程的产物。它还启迪了一些国家人民开展维新变法活动,如19世纪晚期,先进的中国人以生物进化论学说为指导,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4. 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分歧是: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5.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从世界观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从方法论方面说,宗教说学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研究基础上的。从政治上来说,宗教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维护特权的工具,科学是要追求民主和平等。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代中国有
A.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B. 黑泥塑人的臆想 C. 怪鸟蛋孵化成人的故事 D. 上帝造人说
2. 在对生物的观察和实验研究中着重研究群体,主要运用观察和分类的方法的是
A.林耐 B. 哈维 C. 施莱登 D. 施旺
3. 在对生物的观察和实验研究中着重研究个体,主要运用解剖和实验的方法的是
A.林耐 B. 哈维 C. 施莱登 D. 巴斯德
4. 英国科学家哈维最主要的贡献是
A.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 B. 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C.提出物质不灭定律 D.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5.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贡献有①证明了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②发明的巴氏消毒法③促进了细菌学和免疫学的发展④使外科手术感染而死的人数大幅度下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 首次科学地触及了生命运动的过程是
A. 生理学 B. 细胞学 C. 胚胎学 D. 免疫学
7. 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 ①哈维 ②施莱登 ③施旺 ④巴斯德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8. 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的是
A. 拉马克 B. 施莱登 C. 施旺 D. 巴斯德
9. 认为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科学家有
①拉马克 ②达尔文 ③赫胥黎 ④林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
10. 达尔文的进化论包括
①物竞天择 ②自然选择 ③适者生存 ④遗传变异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1. 赫胥黎在论证“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是通过
A.比较解剖学 B.观察 C.分类 D.胚胎学
12. 达尔文的代表作是
A.《自然系统》 B.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C.《物种起源》 D. 《天演论》
13. 19世纪使“上帝创造世界”的神话破灭的生物学的理论是
A.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 B.林耐的植物分类法
C.施莱登的细胞学说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14. 1860年,在牛津大不列颠学会上与威尔伯福斯主教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大辩论的是
A.达尔文 B. 赫胥黎 C. 拉马克 D. 哈维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1860年的英国牛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刚在上一年出版并引起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学术界内部亦有分歧。达尔文主义的著名斗士赫胥黎坚定地捍卫进化论,遭到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的讥讽,他责问道:我要请问一下坐在我的旁边,在我讲完以后会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请问“与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祖父这一方,还是你祖母这一方?”面对这恶意中伤,赫胥黎从容不迫地先从科学事实方面进行驳斥,然后说:“我过去说过,现在再说一次,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猴子作他祖父而感到羞耻。在我的回忆中叫我感到羞耻的倒是这样一种人:他惯于信口雌黄,并且不满足于他自己活动范围里的那些令人怀疑的成就,却要粗暴地干涉他根本不理解的科学问题。所以他只能避开辩论的焦点,而用花言巧语和诡辩的辞令来转移听众的注意力,企图煽动一部分听众的宗教偏见来压倒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羞耻啊!”
——《科学的历程》绪论
回答:
(1)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社会环境?
(2)赫胥黎认为的真正羞耻的事情?
(3)大主教的观点有没有其合理之处?
2.看图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字。内容包括:
(1)介绍这位生物学家;
(2)从长颈鹿的身体演变说明这位生物学家的理论;
(3)简述其理论的影响。
三、问答题
3. 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这种说法对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
4. 简述18-19世纪近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详说
一、选择题
1.A 2.A 3.B 4.D 5.A 6.B 7.A 8.A 9.B 10.C 11.A 12.C 13.D 14.B
二、材料解析题
1. (1)当时的环境还是很不宽容的,虽然教会不至于施以酷刑,但是各种人士的口诛笔伐是有的;
(2)真正羞耻的事情是没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3)大主教的观点还是有合理的地方的,他指出了达尔文理论的局限性,解释不了遗传的问题。
2. 略
三、问答题
3. 对。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已经漏洞百出的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它证明了整个有机界——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过程的产物。
4. (1)林耐着重研究群体,主要运用观察和分类的方法将动物、植物分类的通用层次确定为纲、目、属、种四级,为进化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2)哈维着重研究个体,运用解剖和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3)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细胞学首次科学地触及了生命运动的过程;(4)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了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为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5)拉马克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6)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7)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基本历程;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以及产生区别的根源;进化论的主要观点;通过学习能用正确的观点解释生命的起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认识世界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本课能用相对客观和正确的关于生命的认识,去批驳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艺术化、故事化、甚至是被歪曲、被伪造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学生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奥秘的兴趣;通过人类对生命认识的相关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反对伪科学和愚昧,为科学进步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智慧。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第二节 追寻生命的起源
教 案
知识与能力
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中有关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的资料,从中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达尔文等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主要观点:神创说;天外胚种论;宇生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进化说等。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
1、历史条件
社会环境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引导学生归纳教材第二目: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①林耐制定动植物分类法②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③施莱登、施旺共创细胞学说④巴斯德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⑤拉马克提出初步的进化论思想(奠定基础)
自身实践:达尔文的科学探索
☆达尔文(1809—1882)
查尔斯·达尔文与美国总统林肯同于一八零九年二月十二日诞生。他父亲是个有名的医生,母亲是陶工威治伟勒的女儿。他的祖父伊拉斯莫斯.达尔文更是个有名的医主兼博物学家,同时又是一位诗人。
少年时代的达尔文并非优等生,虽然他很热衷于植物及昆虫的采集,但对学校所教的希腊语及拉丁语却一点都不感兴趣。本来想让达尔文学习法律的父亲,看到他这种情形只好改变主意,将他送到爱丁堡去学医。可是他对学医一样不感兴趣,尤其在见习外科手术时,更是吓得魂不附体。加上他知道自己将来可以继承一笔能让地安享一辈子的庞大财产,不必为生活去行医,于是他便毅然地放弃了学医。
他父亲最后又将他送到剑桥大学,指望他学做个牧师,可是他到剑桥大学后也没照他父亲的意思去做。就在这时,潜藏在他心中很久的对博物学的爱好完全地爆发出来。他在汉斯洛教授的指导下,阅读了许多动植物的书籍,使他在博物学领域上的知识大增。
22岁那年,经朋友推荐,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远航考察船,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那时候,达尔文还相信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要仔细考察当地动物、植物资源。许多实例引起他的思考,并使他对“上帝造物论”产生了怀疑。
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狳的化石。它们与现代生活的犰狳十分相似,但又有不同。这是否说明现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发展而来的呢?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这里不同岛上的地雀各有其特点。这种现象使达尔文想到物种可能在不断地变化着。
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是在逐渐进化的。但是,当时达尔文还不能说明引起生物进化的原因。考察归来,达尔文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他访问过农夫、种子供应店店主和家畜、家禽饲养人。他还亲自饲养鸽子,观察家鸽在人工饲养下所产生的变异。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引起极大的反响。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去世,根据24名国会议员提议,他被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他的墓被安放于大科学家牛顿的墓旁。
2、确立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
3、主要观点:
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种产生,旧种灭绝;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4、发展和完善:赫胥黎发展进化论
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科学与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科学与宗教在认识论上的差异:从世界观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从方法论方面说,宗教说学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研究基础上的。从政治上来说,宗教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维护特权的工具,科学是要追求民主和平等。
5、意义
对宗教神学: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对自然科学: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明都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复杂过程,是无数勇于献身的科学家奋斗努力的结晶。
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自然科学的成就反作用于生产、指导技术革命、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又起到了巨大作用。
作业:随堂练习
w.w.w.k.s.5.u.c.o.m
www.(共27张PPT)
第二课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
(2)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注:此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在此处比课标要求有所降低。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教材中有关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的资料,从中获得知识。
(2)收集和查阅有关达尔文科学探究过程的资料,领略科学家的科学气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达尔文等科学家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捍卫真理的勇气。
知识结构
神创论
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林耐制定动植物分类法
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
施莱登、施旺共创细胞学说
巴斯德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
拉马克提出初步的进化论思想
奠定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
确立标志:
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
核心内容
物种不断进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规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影响
思想:否定神创论,促进思想解放
科学:开创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政治: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女娲抟土造人
上帝创造万物论
据《圣经》记载:第一天,上帝创造了昼夜;第二天,上帝创造了天空;第三天,上帝创造了陆、海及植物;第四天,上帝创造了日月;第五天,上帝创造了动物;第六天,上帝创造了男人亚当;第七天,亚当问上帝,为什么世间万物独有我如此孤独?于是上帝取他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
神创说——上帝创世 物种不变: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至高无上的创世神创造的。
原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另外还有天外胚种论;自然发生说;化学
进化说等。
思考:中世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学说是什么?为什么?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17世纪以后)
林耐(1707—1778 )
林耐:着重研究群体,,著有《自然系统》一书,将动、植物分类的通用层次分为纲、目、属、种四级。但认为生物是神创的。
哈维(1578—1657)
哈维:着重研究个体,运用解剖和实验的方法建立血液循环理论,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威廉·哈维之所以能作出关于心脏和血液的运动的伟大发现,是因为他坚决不理睬对体力劳动的藐视。数十年间,他一直进行艰苦的实验。······(进行实验)在今天似乎是切合实际、明摆着的······但是,对哈维来说,工作于17世纪初叶,坚持实验的方法,是一个需要勇气和献身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智力上的严峻考验。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施莱登
(1804—1881)
施 旺 (1810—1882)
巴斯德(1822—1895)
如果说科学没有国界,那么科学家却应该有祖国。如果你的工作在世界上产生了影响,应该把这种影响归功于祖国。
——巴斯德
奠定了微生
物学的基础
促进细菌学和免疫学的发展
(三)达尔文和进化论
1、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
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拉马克(1744—1829)
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
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
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
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达尔文(1809—1882)
我完全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所谓同属的物种都是另一个普通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裔,而且,我还相信自然选择是变异的最重要的、虽然不是唯一的途径。
——《物种起源》绪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物种由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
以“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为例,形象地解读生物进化观。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种起源》。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特创论。
——引自《科学简史》
思考:《物种起源》一书为什么能引起人们购买的热情?是什么观点震撼了世界?
提示:①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②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关于达尔文
达尔文(1809~1882)出生在英国,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医生。他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采集昆虫,特别热衷于打猎和骑马旅行.
16岁时,为了让他将来继承祖业,父亲送他到爱西堡大学学医。但他对医学并不感兴趣,常到海边向人学习采集生物标本,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和作观察记录。
19岁那年,达尔文又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些朋友。从他们那里,他学会了如何发掘并鉴定地质矿物标本等,为他将来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22岁那年,经朋友推荐,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远航考察船,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那时候,达尔文还相信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要仔细考察当地动物、植物资源。许多实例引起他的思考,并使他对“上帝造物论”产生了怀疑。
达尔文(1809—1882)
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狳的化石。它们与现代生活的犰狳十分相似,但又有不同。这是否说明现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发展而来的呢?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这里不同岛上的地雀各有其特点。这种现象使达尔文想到物种可能在不断地变化着。
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是在逐渐进化的。但是,当时达尔文还不能说明引起生物进化的原因。考察归来,达尔文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他访问过农夫、 种子供应店店主和家畜、家禽饲养人。他还亲自饲养鸽子,观察家鸽在人工饲养下所产生的变异.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引起极大的反响。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贝格尔号”舰的航行
以上两图是当时宗教人士为讽刺达尔文所作
  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四)造物主的落寞
—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
赫胥黎(1825—1895)
严复和《天演论》—进化论的传播
严复
(1853—1921)
《天演论》封面
“进化论”与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1880—1942)
新文化运动的前期,主要是传播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即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产生与发展的重大影响
1、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2、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3、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思想武器。
4、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5、影响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训练设计
1.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在物种起源问题上达尔文和林耐的观点有何不同?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
提示:达尔文与林耐结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林耐认为生物是神创的,因此物种是不变的。达尔文则认为自然界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其他原因:
人们对自然界认识有限;
神学、宗教、传说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等。
2.(08广东单科)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3.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演说对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是触犯教会禁令的典范
B、提示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
C、完成了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D、将“变化”“发展”等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跃进。
4.生物进化论演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5.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
A、唤醒中国民众救亡图存
B、让中国人于被压迫
C、激发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D、为变法图强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