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 后汉书·宋弘传》: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竭。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目标—— 深入探究
《陈情表》的拒绝艺术
表——
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刘勰《文心雕龙》中注明: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诸葛亮《出师表》
孔融 《荐祢衡表》
曹植 《求自试表》
李密《陈情表》
第一思: 对比后发现题目有何不同了吗?
仿照改改题目——
辞职表 辞职供养表 乞求终养表 供养尽孝表
思考——题目可以改动吗?
题目就妙哉
模糊处理,突出一情字,引人去读
李密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悲情、孝情
为什么有可能获得批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一起品“情”
第二思:
哪些句子的语言很有表现力,在品读时使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感人的画面?
请慢慢诵出原句,让大家与你一起感受。
这些文字为何感人?我们一起在书上做注解吧!
读《陈情表》 仿佛可以看到:
少年形影相吊的孤寂,
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戚,
帝王赞许背后的微怒,
李密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 依稀可以听到:
少年孤苦无依的啼哭,
老人垂死病中的呻吟,
官员催促严厉的斥责,
臣子忠诚恳切的祈求。
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 有情的。
读一读,以这样的文字入表,可否?
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臣又闻《韩诗外传》有之,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以故子亦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愿陛下听臣奉养之志。
目的、对象不同,语言方式不同
品读动人的文章,感受文字的感染力、想象力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第三思:
第三段的内容是否可以放在第一段的位置?
第三段重说理,没有前文情感的铺垫,理则显得生硬
从文章写作背景看,本文读者极为特殊。
以情动人
总结三思
《晋书?李密传》中说,武帝读完《陈情表》后赞叹道:“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谈谈本文能够拒绝成功的原因。
拒绝的艺术
找到最佳的理由、话题切入点——尽孝之情
语言饱含深情、真情——动人、精妙的措辞
拒绝需要层次安排——以情铺垫,激起共鸣
重点——以情动人
还记得我们的目标吗?
目标—— 深入探究
《陈情表》的拒绝艺术
——语言精妙、以情动人
测评: 小试牛刀——2013广东高考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小试牛刀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请用饱含真情的语言,得体的表达你的拒绝。
注意:称谓、切入点、措辞、表达顺序
大胆自信展示
欣赏他人的学以致用——2013广东高考作文版
《陈情表》 潘泳葵
李公尊鉴:
吾有言,吾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失业,行年四岁,母病而残。慈父时为短工,兼以母职。吾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困顿潦倒,至于束发。既无玩具,终鲜零食。外无唱K消遣之娱,内无华衣饕餮之福,孤灯相伴,四壁徒然。而父教导甚严,常以自律,吾尊父教,未曾怨言。
课后思考提升
1、搜集有关忠孝的小故事,为写作收集素材。
2、思考:忠孝真的不能两全吗? 怎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愿人生充满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