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兴起(王武训)

文档属性

名称 儒学的兴起(王武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9-21 19: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桐庐分水高级中学 王武训
理论依据
1
教学背景
2
教学过程
3
体会反思
4
以新课改的课程观为引领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学生发展
教学整合
一、理论依据
1、说教材
2、说学情
1.有利:
初中有一定接触,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好
2.不利:
初中重史实,轻分析,高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背景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材框架
3、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秦汉儒学的发展历程及这一历程中的相关史实,通过材料分析,角色模拟,历史评价,提升学生探究历史,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通过材料问题探究和角色模拟,使学生掌握材料分析和多角度思索问题的一般方法。
通过列表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的基本方法。
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
认识思想大一统与政治大一统之间的关系。
4、说重难点
重点:
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认识思想大一统与政治大一统之间的关系
5.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情景教学、材料导读
问题探究、教师讲授
2、学法:
研读材料、自主探究
角色体验、倾听讲解
时事导入
三、教学过程
欢迎各位穿梭时空来参加论坛,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儒学的兴起”展开
论坛发起人:
论题一:儒学兴起的背景
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彊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於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馀君无所遇
司马迁:
欢迎各位穿梭时空来参加本论坛,以下是论坛原则
①不准漫骂
②积极讨论
有违规定者踢……
论坛发起人宣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阬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论坛发起人: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阬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司马迁:
浪仔水晶:
秦始皇:
论坛发起人:
不准灌水……
秦始皇:(角色模拟)
嬴政,说,为什么如此残暴?
论题一:儒学兴起的背景
浪仔水晶:
谁来评评他这个政策?
阶段二:儒学兴起的过程
及今上即位,破匈奴,行“推恩令”,四海承平,后依董仲舒之计,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司马迁:
论坛发起人:
浪仔水晶:
不明白,董仲舒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使汉武帝重视儒家思想的啊?”
论题二:儒学兴起的过程
董仲舒:
浪仔水晶:
1.你这几句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啊
2.汉武帝为什么会乐意接受你的主张呢?
3.你是用什么办法在全国宣传你的主张呢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所知所从矣。”
董仲舒:(角色模拟)
论题二:儒学兴起的过程
司马迁: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论题三:儒学兴起的影响
论题三:儒学兴起的影响
浪仔水晶:
你是怎么样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啊?
司马迁:(角色模拟)
论坛发起人:
最后请大家帮忙填填下面这张表格,并整理一下儒学兴起的历程
对儒学的影响 实质 目的
秦 “焚烧坑儒”
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 科举制度
论题三:儒学兴起的影响
设计:用表格比较秦汉隋唐不同政策之间的关系与实质,以及了解科举制促进了儒学的繁荣和奴化。
意图:探索导致儒学地位变迁的因素;
认识思想大一统与政治大一统之间的关系。
最后请大家帮忙填填下面这张表格,并整理一下儒学兴起的历程
论坛发起人:
浪仔水晶:
下线后请阅读《宋史.朱熹传》,孙曙光的《如何正确处理与把握宋明理学价值观评估的尺度》,写写心得,以便进行下次论坛哦。文章可以本群共享里下载。
论坛发起人宣
论题一:儒学兴起的背景
论题二:儒学兴起的过程
论题三:儒学兴起的影响
论题四:科举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儒学的兴起
论坛题目
秦朝焚书坑儒
兴起的背景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起的过程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
兴起的影响
比较秦汉时期对儒学的不同政策
设计依据:
科举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
西汉政治大一统
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展开,按照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展开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探究为主线,活化知识点,带动能力点、升华情感点。
1、如何让课堂更轻松一些,让学生学有所乐
3、如何让课堂能理性一些,让学生学有所思
五.教学反思
2、如何让课堂能实在一些,让学生学有所得
谢谢指导!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依据材料,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
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
统思想。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中
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自身原因:改造后的儒学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适应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2.社会原因:历代统治者的推崇;知识分子纷纷学习儒家
学说,以求仕途。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 董仲舒
董仲舒采取什么方法在全国推广儒学?
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秦始皇也。
——李贽
根据材料分析,李贽怎么秦始皇“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