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章节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章节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12 13:5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
1.
读人体染色体构成图,回答问题。
一对夫妇生男孩的概率是(  )
A.
100%
B.
0%
C.
50%
D.
不一定
2.
人类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图中(  )
A.

B.

C.
甲和乙
D.
不一定
3.
对两图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中有44条染色体
B.
从图中可以发现乙代表的是男性
C.
从图中可以看出男性有1条X和1条Y性染色体,女性只有1条X性染色体
D.
图中都是常染色体
4.
读人体染色体、DNA、基因关系图,回答。
学习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后,小路同学找来一个MP3,他想把MP3比作染色体,那么里面的芯片和芯片中的每一首歌应该比作(  )
DNA、基因
B.
基因、DNA
C.
基因、染色体
D.
染色体、基因
5.
B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细胞核
B.
DNA
C.
氨基酸
D.
基因
6.
图中A代表(  )
A.
DNA
B.
蛋白质
C.
染色体
D.
RNA
图示豌豆杂交实验,回答。
如果亲代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子代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
A.
7条
B.
14条
C.
28条
D.
10条
8.
如果高茎亲本基因型为AA,则矮茎亲本基因型为(  )
A.
AA
B.
Aa
C.
bb
D.
aa
9.
从图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  )
A.
高茎
B.
矮茎
C.
有卷须
D.
无卷须
10.
从图中可以看出的一对相对性状是(  )
A.
高茎和矮茎
B.
黄色和绿色
C.
有卷须和无卷须
D.
长卷须和短卷须
11.
豌豆的表面的糙面与光滑面是一对相对性状。
决定糙面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决定光滑面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两种不同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之后,产生光滑面的豌豆的几率是(  )
A.
15%
B.
75%
C.
0
D.
100%
12.
下列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圆粒和高茎
B.
兔的白毛和鸡的单冠
C.
小明的O型血和小芳的B型血
D.
花猫和花牛
13.
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儿子,第二胎就想生个女儿,如果你是接待他们的医生,你会如何对他们进行科学的解释?(  )
A.
生男生女是由母亲决定
B.
酸儿辣女,想生女儿可以多吃点麻辣食品
C.
每次生育,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均等的
D.
第一胎生了儿子,那么第二胎生女儿的概率为100%
14.
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
②猫的黑毛与蓝眼
③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种变异现象
B.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C.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其遗传基因是相同的
D.
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的差异是变异现象
16.
下列有关水稻染色体、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稻基因是水稻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
水稻的性状由基因控制着
C.
已知水稻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则精子中有6对染色体
D.
水稻的性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17.
现在有些家庭大门开始使用指纹锁,这是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一个实例。研究表明,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其指纹也只是相似而非完全相同。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指纹是人体的一种性状
B.
指纹的形成不受环境影响
C.
指纹的形成主要由基因控制
D.
指纹的特征因人而异
18.
下列对人体症状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血友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
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C.
皮肤的表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D.
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19.
下列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的是(  )
A.
色盲
B.
高血压
C.
巨人症
D.
艾滋病
20.
下列关于遗传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种生物不同结构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
B.
DNA分子上的片段叫作基因,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C.
细胞中都有DNA,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细胞中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1.
下列有关人体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睾丸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雄性激素
B.
胎儿在母体内可通过吸气获得外界空气中的氧气
C.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D.
胎儿的性别决定于出生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
22.
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
豌豆的圆粒与豌豆的皱粒
B.
狗的卷毛与狗的黄毛
C.
番茄的红色与樱桃的红色
D.
人的双眼皮与人的有耳垂
23.
人的受精卵内有指导人体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存在于受精卵的(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线粒体
24.
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
饲料喂养加快了跑山鸡的生长速度
B.
干旱的环境中玉米结出的种子较小
C.
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
D.
经常在田间劳作的人们,长期光照使得皮肤黝黑
25.
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上所有的片段都是基因
B.
每一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个基因
C.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D.
细胞含有的隐性基因,不可以传给后代
26.
决定有耳垂的基因(T)对决定无耳垂的基因(t)是显性,某人有耳垂,则他口腔上皮细胞中有关的基因组成是(  )
A.
TT
B.
tt
C.
Tt或tt
D.
TT或Tt
27.
关于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B.
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个别现象
C.
生物产生的变异对人类不一定有益
D.
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用来育种
28.
金鱼的祖先是野生的鲫鱼,现代的金鱼与鲫鱼之间有很多的差异,这说明生物具有(  )
A.
遗传性
B.
变异性
C.
不稳定性
D.
适应性
29.
下列有关人的性别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男、女性别受基因控制
B.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
条+Y
C.
生男生女由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决定
D.
一对夫妇第一胎是女孩,再生男孩的几率增大
30.
下列人体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ABO血型
B.
身高和体重
C.
单眼皮和黑眼睛
D.
卷发和黄发
31.
下列几种生物的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A.
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
B.
玉米粒的黄白红
C.
ABO血型
D.
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二、判断题
32.
小红生了一对龙凤胎,这两个小孩最有可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______(判断对错)
33.
正常情况下,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______(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34.
DNA测序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一多年前走失的男孩,经公安机关的多方努力,联系上了疑似当年丢失孩童的父母,拟以DNA测序技术确认。最简单省事的方案(只比对父母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是比对______(选填“X染色体”或“Y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DNA的相似程度,该染色体是以______为桥梁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
35.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体内______的改变引起的,能______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______的改变引起的,体内的______没有改变,不能______给下一代.
36.
遗传病是由______改变引起的疾病,可遗传给后代。
37.
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的比例为______;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故生男生女机会______,概率都是______。
38.
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女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男性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女性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
39.
基因组成为Dd的个体,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______遗传下去。
40.
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只有______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有______或______两种。(相关基因用D、d表示)
41.
相对性状有______和______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______和______之分。
42.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要______,即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故染色体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是______存在的。受精时,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在受精卵中又构成新的成对染色体,且每对染色体中,必有一条来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_。
43.
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每条染色体上一般有______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______个基因。如一般情况下,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条,包含______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
44.
染色体:由______和______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存在于______中。
DNA:主要的______,携带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于DNA分子上BCR点位和ABL1点位异常,导致细胞不间断地分裂,从而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DNA分子上的点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
46.
______和______组成染色体.
47.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______不同叫做______,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______存在的,并且常有显性和______之分.
48.
引起遗传病的原因有______。
49.
生物的每一种特征,都由特定的______决定,它们存在于细胞核的______上。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通过______
传递给子代,这样子代就会与亲代相似。
50.
母兔生下的都是小兔,这种现象属于______。如果一只白色母兔和一只白色公兔生下一只黑白两色的小兔,这属于______现象。
51.
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差异体现了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由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52.
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叫作______的变异;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仅仅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异,叫作______的变异。
53.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______。基因是包含______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______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往往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______。
四、简答题
54.
如图是人的性别决定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关性染色体。
(2)由图可知,父亲能产生数量相同的两种类型精子,而母亲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______(填“精子”或“卵细胞”)的类型,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______。
(3)我国婚姻法规定:______血亲和______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人类遗传病多种多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致病的基因引起的。致病基因有显性的和隐性的。当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______时,个体表现为有病,很多在婚配或生育前就可察觉。但是,如果基因是______时,个体表现为无病。
人类白化病是由a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如图为某家族的白化病遗传情况,请分析回答:
(1)白化病患者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原因是体内缺少了正常基因A,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
(2)成员①、②肤色正常,而⑤患有白化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
(3)图中⑤号为女性白化病患者,可推知①、②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和______,⑤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成员③和④肤色正常,他们的基因组成有可能是______。
(4)经基因检测发现6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则其与⑤婚配后的子代⑦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爆发。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其病原体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简称“新冠病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与人体内的大肠杆菌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成功后,接种到健康人体后,主要目的是引起机体发生______免疫反应。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______。
(3)某人(未患过新冠肺炎)有发热、咳嗽、肺部发炎等症状,除了检测其体内含有新冠病毒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其体内含有______(答出一种即可)确诊其患有新冠肺炎。
(4)新冠肺炎痊愈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原因是______。
苯丙酮尿症与新冠肺炎不同,属于遗传病。小王的妹妹患苯丙酮尿症且家族史中还曾出现过此病患者,小张的
家族史中未出现过此病患者,于是小王和小张婚前向医生进行了咨询。如图是医生根据他们家族患苯丙酮尿
症的情况绘制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基因突变的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5)通过遗传系谱图可推断出苯丙酮尿症是受_____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6)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小王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7)假如你是医生,预测他们生育的后代患苯丙酮尿症的情况及理由是:______。
如图是某家族中遗传病的调查示意图,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肤色正常与白化,在遗传学中称为______。
(2)分析图可知,肤色白化是______性状。
(3)第一代3号和4号夫妇的肤色正常,而他们女儿却表现为白化病,这种现象称为变异。这种变异是由______的变化引起的,称为______变异。从理论上判断3号个体的基因组是______。
(4)5号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其中来自1号的是______染色体。染色体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5)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并且位于成对的______上。
58.
大鼠和小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其中的大白鼠是褐家鼠的白化种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鼠和小鼠不是同一物种,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受精卵内,培育出了超级鼠,从而证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这项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__。
(2)野生褐家鼠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在自然环境下野生褐家鼠中出现了白化鼠,说明这种生物发生了______。
(3)让一白化鼠与一只野生褐家鼠杂交,子代都是褐色,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则亲代鼠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若让子代鼠与白化鼠杂交,则后代白化鼠与褐色鼠的比例是______。
(4)家鼠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
59.
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凭坚强的毅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仿照科学家设计并实施了四组豌豆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及数量
紫花
白花
第一组
紫花
白花
98
0
第二组
白花
白花
0
96
第三组
紫花
紫花
74
25
第四组
紫花
白花
49
48
(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是由______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______。
(2)根据表中第______组和______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______显性性状。
(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
60.
如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遗传病是______性遗传病(填显或隐),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填常或性)。
(2)如果用字母A、a来表示,Ⅲ9的遗传基因组成是______。II5的基因组成是______,II6的基因组成是______。Ⅲ10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3)III7和
III10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能否结婚?______。因为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有直系血亲和______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实验探究题
61.
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______。
(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
②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果蝇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其发育过程属于______。
(4)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某班学生用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探究的方法是:甲袋中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粒。每次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1粒黑子和1粒白子的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个小组组合20次,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A
种组合
10
8
11
13
9
B
种组合
10
12
9
7
11
(1)甲袋模拟的生殖器官是______。黑色围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
(2)每完成一次组合后,是否需要将摸出的围棋子放回袋内?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应对各个小组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何处理?______。
(4)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答案】
1.??C???????2.??B???????3.??B???????4.??A???????5.??D???????
6.??C???????7.??B???????8.??D???????9.??A???????10.??A???????
11.??D???????12.??C???????13.??C???????14.??B???????15.??B???????
16.??C???????17.??B???????18.??A???????19.??C???????20.??D???????
21.??C???????22.??A???????23.??C???????24.??C???????25.??B???????
26.??D???????27.??B???????28.??B???????29.??A???????30.??A???????
31.??A???????32.??×???????33.??√???????
34.??Y染色体?
精子???????
35.??遗传物质?
遗传?
环境?
遗传物质?
遗传???????
36.??遗传物质???????
37.??1:1?
均等?
50%???????
38.??22对+XY?
22对+XX?
22条+X或Y?
22条+X???????
39.??能够???????
40.??dd?
DD?
Dd???????
41.??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42.??分开?
成单?
父方?
母方???????
43.??一?
许多?
46?
46???????
44.??DNA?
蛋白质?
细胞核?
遗传物质???????
45.??基因???????
46.??DNA?
蛋白质???????
47.??表现形式?
相对性状?
成对?
隐性???????
48.??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49.??基因?
DNA?
生殖细胞???????
50.??遗传?
变异???????
51.??基因?
环境???????
52.??可遗传?
不可遗传???????
53.??DNA?
遗传信息?
染色体?
染色体???????
54.??精子?
50%?
直系?
三代以内的旁系?
纯合?
杂合???????
55.??基因控制性状?
变异?
Aa?
Aa?
aa?
AA或Aa?
0???????
56.??无细胞结构?
特异性?
保护易感人群?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或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当新冠病毒再次侵入机体时,留在体内的抗体会与新冠病毒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新冠病毒清除?
隐性?
AA或Aa?
他们的后代不会患苯丙酮尿症,因为他们生育的后代基因组成是AA或Aa,表现出的性状是不患病???????
57.??变异?
隐性?
遗传物质?
可遗传?
Aa?
XY?
Y?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58.??基因控制性状?
转基因技术?
变异?
bb、BB?
1:1?
胎生哺乳???????
59.??基因?
遗传?
一?
三?
紫花?
RR或Rr?
7?
不可遗传的变异???????
60.??隐?
常?
aa?
Aa?
Aa?
AA?
Aa?
不能?
三代以内???????
61.??变异?
长翅?
Aa、Aa?
AA、Aa?
完全变态发育?
基因和环境???????
62.??卵巢?
精子?
需要?
取平均值?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解析】
1.??
解:?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生男孩的概率是50%。
故选:C。
(1)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2)甲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大小相同,称为XX染色体,因此性别是女性;乙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性别是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辨认染色体图谱以及性染色体的组成。
2.??
解:根据分析可知: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为XX染色体,是女性的染色体排序图;乙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为男性的染色体排序图。
?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图示乙表示的父亲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
故选:B。
(1)人类的性别决定是XY型,即男性染色体的组成: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染色体的组成:22对常染色体+XX。
(2)观察图示可知: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为XX染色体,是女性的染色体排序图;乙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为男性的染色体排序图。
熟记人的男女性别遗传的图以及性别遗传过程是解题关键。
3.??
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而不是41条染色体,A错误;
B、从图中可以发现乙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乙代表的是男性,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有2条X性染色体,C错误;
D、图中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2)甲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大小相同,称为XX染色体,因此性别是女性;乙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性别是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辨认染色体图谱以及性染色体的组成。
4.??
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把MP3比作染色体,那么里面的芯片和芯片中的每一首歌应该比作DNA、基因。
故选:A。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染色体在细胞核内,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包含关系。
5.??
解: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①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星直线排列
②染色体与DNA的关系:每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DNA分子的主要载体。
③DNA与基因的关系:每个DNA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可以认为是DNA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故选:D。
如图:A是染色体,B是DNA。
本题结合基因、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考查染色体、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
解:染色体的组成如图所示:即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图中A是染色体,B是DNA。
故选:C。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性状。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染色体的组成。
7.??
解:豌豆体细胞内有染色体是7对,在受精时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是7条。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7对,所以子代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7对(14条)。
故选:B。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的遗传问题。
8.??
解:如图图示豌豆杂交实验,亲代是高茎×矮茎,而子一代均是高茎,因此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如果高茎的基因组成是AA,矮茎的基因组成是aa。
故选:D。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9.??
解:图中亲本是豌豆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亲代是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而子代都是高茎豌豆,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因此,从图中实验可知属于显性性状是矮高茎。
故选:A。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10.??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
故选:A。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11.??
解:纯种糙面豌豆的基因组成是aa,纯种光滑面豌豆的基因组成是AA,两种不。
从遗传图解看出,“两种不同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之后”子代的性状一定是光滑面。因此产生光滑的豌豆的几率是100%。
故选:D。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决定糙面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决定光滑面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则糙面的基因组成是aa,光滑面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12.??
解: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高茎和矮茎是相对性状,豌豆的粒形和茎的高矮不是同一性状,不能称为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B、兔的白毛和黑毛、鸡的单冠和梅花冠分别是相对性状,兔的白毛和鸡的单冠不是同种生物的性状,它们之间不能称为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C、人类同一血型系统中的不同血型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因此圆圆的O型血和芳芳的A型血是相对性状,故符合题意。
C、花猫和花牛不是同种生物,它们之间的任何性状都不能称为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解答该题要正确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的判断是同学们经常出错的一个问题,要引起重视。
13.??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生男生女决定于父亲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
【解答】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A、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而不是生男生女责任全在女方,A错误;
B、生男生女是由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决定的,不是由食物决定的,B错误;
C、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每次生育,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均等的,C正确;
D、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
第一胎生了儿子,那么第二胎生女儿的概率为50%,D错误。
故选C。
14.??
解:①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③鸡的玫瑰冠与单冠、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属于相对性状;
②猫的黑毛与蓝眼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
故选:B。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15.??
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间的相似性,属于是遗传现象,不是变异,A错误;
B、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B正确;
C、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其遗传基因是不相同的,C错误;
D、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差异,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不属于变异,D错误。
故选:B。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的相似性叫做遗传;生物的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都是普遍存在的。
关于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是中考的重点内容,难度较大。
16.??
解:A、基因就是具有特定的遗传功能的DNA片段,因此水稻基因是水稻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正确;
B、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水稻约有5万个基因,它们控制着水稻的性状,正确;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且成单不成对,因此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那么水稻的受精子中的染色体数为12条,错误;
D、水稻的性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正确。
故选:C。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的组成,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17.??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答】
A、C、D.指纹是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因此指纹是一种性状。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指纹也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的人基因不同,导致不同的人指纹不同,故ACD正确。
B.指纹的形成虽然主要受到遗传影响,但是也有环境因素(5%),当胎儿在母体内发育三至四个月时,指纹就已经形成,儿童在成长期间指纹会略有改变,直到青春期14岁左右时才会定型,故B错误。
故选B。
18.??
解:A、血友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A正确;
B、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所致,B错误;
C、表皮比真皮薄,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C错误;
D、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所致,D错误。
故选:A。
(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
(3)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据此解答即可。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缺乏症和激素分泌异常症。
19.??
解;A、色盲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A错误;
B、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B错误;
C、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C正确;
D.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D错误。
故选:C。
人体有许多腺体,有的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有的腺体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血液,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激素是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染病、遗传病、心血管疾病和激素分泌异常的认识情况。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的能力。
20.??
【分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解答】
A.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A错误;
B.基因是DNA分子上控制生物性状的有效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
C.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DNA,如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DNA,C错误;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正确。
故选D。
21.??
解: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A错误。
B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B错误,C正确。
D、胎儿的性别形成于受精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D错误。
故选:C。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明确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2.??
【分析】
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内容。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解答】
A.豌豆的圆粒与皱粒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A正确;
B.狗的卷毛和黄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
C.番茄与樱桃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
D.人的有耳垂和双眼皮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A。
23.??
解: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由父母传下来的信息叫遗传信息,它位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故选:C。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解此类题关键:理解应用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的最小单位)。
24.??
解:ABD、饲料喂养加快了跑山鸡的生长速度、干旱的环境中玉米结出的种子较小、在田间劳作的人们,长期光照使得皮肤黝黑,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C、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C。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原因。
25.??
【分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掌握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解答】
A.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就是基因,而不是DNA上所有的片段都是基因,A不正确;
B.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B正确;
C.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C不正确;
D.细胞含有的隐性基因,在显性基因存在下只是没有表现出来,仍然可以传给后代,D不正确。
故选B。
26.??
解:决定有耳垂的基因(T)对决定无耳垂的基因(t)是显性,则TT和Tt都有耳垂,tt无耳垂。所以,某人有耳垂,他的口腔上皮细胞即体细胞中有关的基因组成可能是TT或Tt。
故选:D。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7.??
解:A、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正确。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不是个别的现象,错误。
C、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但是产生的变异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是有利的,也不一定对人类都是有利的,同时太空育种只能产生生物的新品种,而不能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正确。
D、在农业上,通过杂交、基因突变等来培育出优良的品种,正确。
故选:B。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28.??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概念。
【解答】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是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因此,金鱼的祖先是野生的鲫鱼,现代的金鱼与鲫鱼之间有很多的差异,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
故选B。
29.??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解答】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A、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如男、女性别也是人的性状,也受基因控制,A正确;
B、男性的精子有两种,其染色体组成是22+X或22+Y.所以,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不一定是22条常染色体+Y,B错误;
C、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生男生女是由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C错误;
D、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为50%.因此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D错误。
故选A。
30.??
解:A、ABO血型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A正确;
BCD、身高与体重、单眼皮和黑眼睛、卷发和黄发都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CD不正确。
故选:A。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31.??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解答】
变异是指亲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A、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可遗传的变异,A不正确;
BCD、玉米粒的黄白红、ABO血型、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CD正确。
故选A。
32.??
解: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受精时,如果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女孩;如果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男孩,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小红生了一对龙凤胎,由于性别不相同因此可能是由一个受精卵(XX)分裂发育而成或两个受精卵(都是XX)分别发育而成。如果是龙凤胎一定有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
故答案为:×。
(1)双胞胎,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双胞胎一般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类。
同卵双胞胎是指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由这两个细胞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因此他们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
(2)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33.??
解: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因此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XX;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因此正常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22对+XX,即22对常染色体和1对X染色体,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此题考查了男女体内染色体的组成:男性:22对+XY,女性:22对+XX。
34.??
解: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利用DNA测序技术,原因走失的是男孩,因此比对Y染色体上DNA的相似程度是最简单省事的方案。Y染色体是以精子为桥梁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
故答案为:Y?染色体;精子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新形成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即只有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即只有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35.??
解: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能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故答案为:遗传物质;遗传;环境;遗传物质;?遗传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36.??
解: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智力障碍。
故答案为:遗传物质。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遗传疾病的特点。
37.??
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且数量相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的比例为1:1.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结合的几率是相等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生男生女的比例均等,概率都是50%.故答案为:1:1;均等;50%。
人体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正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是XY。
生男生女的几率相等的原因是男性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一样的。
38.??
解:从图解中看出: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XY;女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XX.男性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Y;女性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
故答案为:22对+XY;22对+XX;22条+X或Y;22条+X.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利用性别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问题.
39.??
解: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会表现出来;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得不到表现,但隐性基因能够遗传给下一代。
故答案为:能够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表现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40.??
解: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如果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孟德尔认为,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故答案为:dd;DD;Df。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41.??
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故答案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42.??
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且不成对。
故答案为:分开;每对;减半;父方;母方。
体细胞中染色体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生殖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43.??
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46条,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
故答案为:一;许多;46;46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因此基因也是成对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包含关系。
44.??
解: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DNA;蛋白质;细胞核;遗传物质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45.??
解: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一般有一个DNA分子组成,DNA是双螺旋结构,DNA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我们所说的DNA分子上的点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因。
故答案为:基因。
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46.??
解: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遗传信息在DNA(成双螺旋状)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故答案为:DNA;蛋白质.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的组成.
47.??
解: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表现形式不同叫做相对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并且常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故答案为: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成对;?隐性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48.??
解: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色盲、先天性愚型病、先天性聋哑、白化病、血友病等。
遗传病遗传形式有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及性染色体遗传等。
故答案为: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都属于常见的遗传病。
注意掌握遗传病的概念和常见的遗传病的例子。可以从遗传病的概念、实例等方面来分析。特别注意近亲结婚的人其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49.??
解: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故答案为:基因;DNA;生殖细胞。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基因的遗传。
50.??
解: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即遗传现象是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母兔生下的都是小兔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这种现象属于遗传。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因此,一只白色母兔和一只白色公兔生下一只黑白两色的小兔,这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故属于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遗传;变异。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本考点考查了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理解认识。
51.??
解: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基因;环境。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生物的许多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52.??
解: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可遗传;不可遗传。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53.??
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它上面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往往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染色体。
故答案为:DNA;遗传信息;染色体;染色体。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例如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熟记染色体的组成和功能。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大小、数目都是一定的。
54.??
解:(1)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由图可知,父亲能产生数量相同的两种类型精子,而母亲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精子”的类型,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即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一半、1/2)。
(3)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几率大。
(4)人类遗传病多种多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致病的基因引起的。致病基因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之分,当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结合时个体表现为有病,当致病基因是杂合时,个体表现是无病的,却携带有致病基因的基因。
故答案为:(1)
(2)精子;50%
(3)直系;三代以内的旁系
(4)纯合;杂合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过程以及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55.??
解:(1)若控制肤色的基因组成是aa,则表现白化病,若控制肤色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则表现正常,说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成员①、②肤色正常,而⑤患有白化病,这是亲子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变异。
(3)由题干可知,人类白化病是由a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分析遗传系谱图:①号和②号个体不患白化病,则①②都含有的基因A,又因为⑤号个体是白化病患者,则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所以亲本①②的基因型都为Aa,
从遗传图解图1看出,成员③和④肤色正常,他们的基因组成有可能是AA或Aa。
(4)“经基因检测发现⑥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则⑥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
??
从图2看出,子代一定正常,因此子代⑦患白化病的概率是0。
故答案为:
(1)基因控制性状
(2)变异
(3)Aa;Aa;aa;AA或Aa
(4)0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分析遗传系谱图:①号和②号个体不患白化病,则①②都含有的基因A,又因为⑤号个体是白化病患者,则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所以亲本①②的基因型都为A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与性状,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变异问题。
56.??
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大肠杆菌属于单细胞细菌。因此新冠病毒与人体内的大肠杆菌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细胞结构。
(2)人体注射疫苗后就会产生抵抗该病毒的特殊物质,此物质叫做抗体,是后天获得的,这是特异性性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因此一个未患过新冠肺炎的人有发热、咳嗽、肺部发炎等症状,除了检测其体内含有新冠病毒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其体内是否含有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或抵抗新冠肺炎的抗体确诊其是否患有新冠肺炎。
(4)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康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就留在了体内,当再有新冠病毒侵入时,留在体内的抗体会与新冠病毒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新冠病毒清除。因此新冠肺炎痊愈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根据Ⅰ无病,Ⅱ中妹妹有病,分析可判断,该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6)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妹妹的基因组成是aa,这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所以亲代基因组成都有a,即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小王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7)小王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他和表现正常的小张(基因组成为AA)结婚,他们的后代不会患苯丙酮尿症,因为他们生育的后代基因组成是AA或Aa,表现出的性状是不患病。
故答案为:(1)无细胞结构;
(2)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
(3)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或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4)当新冠病毒再次侵入机体时,留在体内的抗体会与新冠病毒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新冠病毒清除;
(5)隐性;
(6)AA或Aa;
(7)他们的后代不会患苯丙酮尿症,因为他们生育的后代基因组成是AA或Aa,表现出的性状是不患病。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57.??
解:(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因此,人的肤色正常与白化,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从图中看出第一代3,4肤色正常,却生了一个第二代6号患白化病的女孩,根据当子代中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时,控制子代中新出现的性状的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杂合体。因此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
(3)第一代3号和4号夫妇的肤色正常,而他们女儿却表现为白化病,这种现象称为变异。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因此3号和4号所生第二代6号是患病的,而第二代6号从第一代3号和4号遗传来的基因是a,因此第一代3号的基因组成是Aa。
(4)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一半来自母亲。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染色体为XX.[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一定来源于[1]父亲的Y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1)变异
(2)隐性
(3)遗传物质;可遗传;Aa
(4)XY;Y;DNA;蛋白质
(5)染色体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58.??
解:(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并使转让基因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得到表达的技术。如超级鼠的产生就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性状。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在自然环境中野生褐家鼠中出现了白化鼠,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3)由“让一白化鼠与一只野生褐家鼠杂交,子代都是褐色”可知:鼠的褐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那么亲代的基因组成是bb×BB,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子代鼠与白化鼠杂交,则后代白化鼠与褐色鼠的比例是1:1,
(4)家鼠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转基因技术;
(2)变异;bb和BB;1:1;
(3)胎生哺乳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59.??
解:(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点,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叫遗传。
(2)表格中第一组亲代是紫花和白花,而子代白花消失了,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紫花,而子代中出现了白花,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三组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紫花显性性状。
(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白花的基因组成是rr。第三组亲代紫花遗传给子代白花(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Rr.
?
从遗传图解看出,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
(4)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成单存在,因此“经过研究得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
(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基因;遗传
(2)一;三;紫花
(3)RR或Rr
(4)7
(5)不可遗传的变异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变异的原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60.??
解:(1)根据分析,该病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因为Ⅲ9是患者,基因型为aa;其中一个a来自Ⅱ5,另一个a来自Ⅱ6,所以Ⅱ-5和Ⅱ-6的基因型是Aa.Ⅲ-10表现正常,基因型是AA或Aa。
(3)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图中III7和?III10是近亲,不能结婚。
故答案为:(1)隐;常
(2)aa;Aa;Aa;AA;Aa
(3)不能;三代以内
分析该遗传系谱图可知,Ⅱ-5和Ⅱ-6不患病,生有患病的女儿,因此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Ⅱ-5和Ⅱ-6的基因型是Aa,Ⅲ-9是患者,基因型是aa,Ⅲ-10表现正常,基因型是AA或Aa。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系谱图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
61.??
解:(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体现了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变异。
(2)①从图中看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有残翅的,表明残翅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长翅。
②“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残翅的基因型是aa,因此亲代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
?
从图中看出,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3)果蝇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4)“有人做过这样
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变异
(2)长翅;Aa、Aa;A、Aa
(3)完全变态发育
(4)基因和环境
(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4)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性染色体的组成、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以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受环境的影响。
62.??
解:(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甲袋中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粒,因此甲袋白色围棋子模拟的卵细胞,乙袋用黑、白棋子模拟男性的含Y染色体的精子和含X染色体的精子,其中甲袋模拟的生殖器官是卵巢。
(2)每完成1次组合后,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袋子,否则就会使实验失去逼真性。
(3)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增加实验材料达的数量或重复次数,计算平均值。
(4)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由表中的数据得到:A:B=51:49≈1:1,因此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故答案为:
(1)卵巢;精子
(2)需要
(3)取平均值
(4)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的遗传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