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基础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
A.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C.
红军长征??D.抗日战争
2.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3.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4.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5.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20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
A.94周年
???B.84周年
C.74周年
???D.64周年
二、填空题
6.
请把下面名著文段所写的人物名字填在横线上。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_______,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7.
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是:重新分配
,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
,消灭特权
。
8.
在井冈山进行游击战时采取的四个口号是:敌进我退,敌驻
,敌疲
,敌退
。
9.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间是
年至1927年,政治基础是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
”的新三民主义。
10.
在斯诺看来,毛泽东是个“令人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主要表现在有着中国
质朴纯真的性格;幽默;坚定的内心信念;说话平易,生活
;机智和老练、世故。
11.
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
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第一,是因为
的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及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
;第三,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特别精干、英勇和
。
三、综合题
阅读短文,完成第12-13题
[片段一]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
我招呼他:
“
喂,拿点冷水来。
”
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
[片段二]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
…….
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
我是彭德怀,
”
他说,
“
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
”
年轻的怀疑者说,
“
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2.
[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13.[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
?
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阅读短文,完成第14-16题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进军。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③自红军主要部队从江西撤退之后,隔了好几个星期,南京军队才能够占领重要的红色城池。成千的农民、保卫队、游击队团结在一起,由几个红军正规军队的士兵领导着,举行了一次坚强的抵抗。这些红军领袖们很英勇地主动地停留下来,他们的牺牲精神至今为红军用许多方法来纪念着。他们尽了后方防卫的责任,在南京还不能动员充分的军力,去在路上包围和消灭他们之前,他们使主要的部队能够很好地前进。即在一九三七年的今天,在江西、福建和贵州,还有一些区域被这样的红军残部所占领着,所以在最近南京政府又宣称要在福建开始另一个“最后肃清”的“反赤围剿”了。
14.文中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文内容节选的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B.选文第①段中的“敌军惊惶奔逃”与“红军猛攻不停”,一褒一贬,表达了作者对敌军的嘲笑和对红军的赞扬。
C.从选文我们不难看出红军领袖们的英勇品质和奉献精神。
D.文章第①段中提到了“轰动一时的进军”具体指的是正面进攻敌军。
16.《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答案:
一、
1---5
CDDAB
二、
6.
毛泽东
7.
土地
杂税
阶级
8.
我扰
我打
我追
9.
1924
扶助农工
10.
农民
简朴
11.
中国共产党
热忱
忠诚
三、
12.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喊他们“喂”,而应该称呼“同志”(或“小鬼”“红小鬼”)
。
13.
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
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
14.
说明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的,体现了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15.
D
(“正面进攻敌军”错误)
16.示例: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是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