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二单元检测卷(一)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②亭亭山上松,
。[刘桢《赠从弟(其二)》]
③
,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④
,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⑥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
①王维的《使至塞上》“
”这一名句,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②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
”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回眸往事,鲁迅不愿意看到东京“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发jì一般油光可鉴的辨子,便来到了仙台的课堂;听着藤野先生那缓慢而又抑扬顿挫的讲解,更增强了他学医的信心;那封匿名信和一群中国人看时事片时的喝彩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他毅然拿起笔毫不妥协地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戎马一生,功勋显赫,但他永远也忘不了母亲那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永远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严格管束和无私支持;永远忘不了母亲教给自己的生产知识、革命意志和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回眸往事,老师、母亲对我们的爱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戎马(
)
显赫(
)
发jì(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油光可鉴”中,“鉴”的意思是
;“抑扬顿挫”的意思是
。(2分)
(4)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吴承恩
明代
B.《骆驼祥子》老舍
中国现代
C.《朝花夕拾》鲁迅
中国现代
D.《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
英国
(2)下面这段文字选自《
》,具体的情节是
去延安见毛泽东的路上。(2分)
除了一匹身上披着绣有一颗金星的天蓝色鞍毯的白马在河边吃草以外,只有他一个人。这个青年正在洗澡;我们走近时,他很快地跳出来,披上天蓝色的褂子,和白布的头巾,上面有一颗红星。一枝毛瑟枪挂在他腰际,木盒子柄上垂着一绺红缨绸带。他手按着枪,等着我们走近,问向导我们有什么事情。后者拿出他的路条,简单地说明了我是怎么被交给他的,那个战士好奇地看着我,等我进一步解释。
“我是来见毛泽东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
“毛主席吗?”他慢吞吞地问。“不,他不在安塞。”接着他看了看我们的后面,问我是不是没有别人。他弄清楚确实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他对我说:“我正要到安塞去。我和你一块到县政府去吧。”
4.某校以“诚信立德”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校多媒体大厅举办“做诚信学子,创诚信校园”主题讲座,王敏同学替政教处拟写了一则通知。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6分)
通知
本周五下午3点学校举办“做诚信学子,创诚信校园”主题讲座,请同学全体准时参加。特此通知。
X月X日
①通知中缺少必要的格式,应在日期的上面补写落款:
。(2分)
②通知中讲座的地点交代不具体,应在“
”前加上“
”。(2分)
③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
”。(不得改变原意)(2分)
(2)文学社开展“对对联”有奖竞赛活动,请你帮助小伟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2分)
上联: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
下联:
A.乘改革东风,建设美丽中国
B.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C.驰发展快马,建设富强国家
D.做文明青年,创建美好校园
(3)校团委组织了“做诚信学子”演讲比赛,假如你是主持人,请写出段开场白。(4分)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回忆我的母亲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5.简要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6分)
(1)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2)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旁边帮她的忙。
6.文中“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是如何体现的?(4分)
7.选文体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4分)
8.选文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有哪些?(6分)
(二)回忆齐白石先生(20分)
①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零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②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③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④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⑤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⑥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⑦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闷头画。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一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已像离开了纸。”
⑧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
(选文有改动)
9.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4分)
10.从选文第④⑤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6分)
11.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6分)
(1)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2)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12.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4分)
(三)(15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
(2)沿溯阻绝
溯:
(3)属引凄异
引:
(4)故渔者歌曰
故:
(5)夏水襄陵
襄: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2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每至晴初霜旦。
16.按要求填空。(4分)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均写到猿声,但二者作用却有所不同:《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船行得快和作者
的心情;《三峡》用“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
的气氛。
链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寒冷时的一缕阳光是一种暖,口渴时的一杯热茶是一种暖,离别时的一声叮嘱是一种暖,伤心里的一丝安慰是一种暖,困难时的一点帮助是一种暖。。。。。。无论何时,“暖”总萦绕我们身边,给予我们呵护、关爱与帮助。
请以“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①绿叶发华滋
②瑟瑟谷中风
③妻子象禽兽
④相顾无相识
⑤芳草英美鹦鹉洲
⑥绿杨阴里白沙堤
(2)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1)róng,hè,髻
(2)辨子,辫子
(3)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当镜子照;(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4)排比
3(1)D
《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1)①政教处②“举办”前加上“在多媒体大厅③请全体同学准时参加
(2)B
(3)示例,同学们!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提高同学们或实守信的意识,校团委组织了这次演讲比赛。下面有请一号选手上合演讲,大家掌声欢迎!
二、阅读(55分)
(一)
5.(1)“总是”说明从无例外,强调母亲一贯勤劳能干。
(2)“很自然地”表明“我”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
表现出母亲勤劳对“我”的影响力很大。
6.祖父坚持劳动——祖母分派工作——全家各尽其职——相处和睦
7.勤务俭计,聪明能干,任劳任怨,性格和蔼,同情贫苦人,宽愿仁慈,严格教育孩子。
8.不允许沾染恶习,对人要宽厚仁慈,让“我”养成勤劳俭朴的习惯
增长了生产的知识。
(二)
9.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10.①齐白石先生重情义:②齐白石先生待人宽厚,宽严相济
③齐白石先生的朴素。
11.(1)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小兔画的逼真有神
突出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
同时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齐白石先生行艺术家的气魄
(2)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强圆了齐白石画中挑子的生动逼真: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写当齐白石先生画工一室
具有艺术家风度
12.①列举典型事件,突出齐白石先生的形象。②选材角度丰富。从生活,画画,教学三方面选材四出齐白石先生作为家人,艺术家和老师的身份职业转换。③选材真实。作者用第一人称仅事抒情
使故事真实可信。
(三)
13.(1)于。这里是“在”的意思(2)逆流而上(3)延长(4)所以(5)冲上,没上
14.(1)每到天刚放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寒寂静。
(2)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上迅疾的风,也不如它快。
15.(1)自/三峡七百里中。
(2)每至/晴初霜旦。
16.轻松愉悦(填欢快”“开心”“高兴“等词语亦可);萧瑟(填
“凄凉”“凄婉”等词语亦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