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9 16:1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9/9-1910/11/20),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8、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教学目标:
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进而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了解作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评论家高尔基称他为“第一流艺术家”。他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代表作品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不见的收藏》《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背景透视:
1928年茨威格访问苏联,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访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墓地,领会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脸颊 黝黑 粗糙 崎岖 藏污纳垢 鹤立鸡群
愚钝 蒙昧 酒肆 胆怯 诚惶诚恐 入木三分
平庸 滞留 缰绳 器宇 轩昂 正襟危坐
字词积累:
jiá
yǒu
cāo
qí qū
ɡòu

dùn
mèi

qiè
huánɡ

yōnɡ
zhì
jiānɡ

xuān
jīn
诚惶诚恐 :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低眉:低着头,形容谦卑恭顺。
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字词积累:
1、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主要描绘了列夫·托尔斯泰的 和 两个方面的特征。
整体感知:
外貌
非同寻常的眼睛
2、从整体看,课文前半部分反衬后半部分,运用了 的写作方法,通过对托尔斯泰犀利目光的描写,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托尔斯泰的 之情。
欲扬先抑
崇敬与赞美
1、这些段落的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新课讲授:
1
2
3
4
5
6
7
8
9
段落 段意
写托尔斯泰须发和眉的特点
写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
刻画托尔斯泰的面容表情。
多角度展现托尔斯泰相貌平平
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来访者失望。
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写托尔斯泰的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默读全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况大意。
段落 段意
1-5
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
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问题探究,品外貌特征: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须发:多毛,胡须浓密。
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面部表情:忧郁、愚钝、压抑。
长相:长相平平、普通。
身材:矮小敦实。
作用:
一、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中的普通一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二、为了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精美绝伦。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对于托尔斯泰的眼睛,作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①目光犀利;②眼睛蕴藏的感情丰富;③眼睛有威力。
3、作者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目的是什么?
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是珠宝,精美绝伦,正是写他灵魂的高贵,通过他的眼睛表现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及批判现实的深刻性。
问题探究,悟思想内涵:
1、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托尔斯泰具有犀利的目光,能够看清真相,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所以他是幸福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所以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不矛盾。
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先刻画他的 ,给人的印象是平庸甚至丑陋的,但重心落在描写他的 上,表现其犀利的目光、 和巨大的威力,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外貌
非同寻常的眼睛
丰富的感情
写作练笔:
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甚至丑陋,这样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更加衬托出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精美绝伦。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这种写法的运用使托尔斯泰的眼睛给人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
请你也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描写一个人物。(不少于200字)
示例:
刘老师太抠了。这可是我们班同学对他的总体印象。看看他那不大更换的泛白的蓝色运动服,看看他那据说是师母给他剪的“老士”头,看看他那高瘦而略佝偻的身材,同学们开玩笑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低保户啊。
"咦,这不是刘老师吗?"大课间,看晚报的刘明叫起来。晚报上的图片清清楚楚,刘老师被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围在中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图片标题是《桃李芬芳满人间》。原来,刘老师一直省吃俭用,资助了五个贫困大学生。要不是这些大学生来看他,被晚报记者报道了,我们还不知道呢。好慷慨的老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