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课 唐诗五首
第三单元
第13课 唐诗五首
古诗词默写
………………
1
2
新题专列
……………
古诗词默写
一、野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名句理解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赏析:这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 。
2.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 。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古诗词默写
二、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古诗词默写
名句理解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崔颢的《黄鹤楼》中表达对岁月易逝之感慨的诗句是: , 。
2.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诗句是:
, 。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古诗词默写
三、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诗词默写
名句理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此句用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
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
。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古诗词默写
四、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古诗词默写
名句理解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赏析: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是: ,
。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
。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古诗词默写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
。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
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古诗词默写
五、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诗词默写
名句理解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赏析:这两句的意思是: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
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地
是”,有渐开渐盛之意。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古诗词默写
理解性默写: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
。
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
。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诗词默写
1.对下列几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绩的《野望》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有几分彷徨和苦闷。
B.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入”字则力透纸背,写出了长江的气势。
C.崔颢的《黄鹤楼》中,“晴川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虚写的手法描述了作者心中的美景。
D.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
“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 . .
C
新题专列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的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啄;一个“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新题专列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