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课件(19张ppt)+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课件(19张ppt)+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14 15:4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种群的特征
人教版必修三
第四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学习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学会观察自然界生物,热爱大自然。
属于种群的是:
A东昌湖中所有的草鱼
B东昌湖中所有的幼年草鱼
C东昌湖中所有的鱼
A
种群的概念
种群: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如何确认放牧量,从而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首先就需要研究调查、估算种群密度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定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最基本)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
估算(取样调查)
逐个计数
种群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概念
3.意义: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单位时间内出生(或死亡)、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
)。
增大
减小
种群的数量特征—(4)年龄组成
意义: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老年
成年
幼年
老年
成年
幼年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雌雄个体的数量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种群的数量特征—(5)性别比例
意义: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水稻的空间分布
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瓢虫的空间分布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探究一:如何用
调查操场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样方法
步骤:1、准备
2、确定调查对象
3、选取样方
4、计数
5、计算种群密度
取样的关键是什么?
(2)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调查蒲公英
种群密度时,适宜的样方面积是多少?
(3)请注意计数调查对象的原则:样方内+相邻
两边及夹角(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根据
上述原则,如图样方中调查植物的数量为多少株?
自主学习P61,独立完成下列问题:(3分钟)
随机取样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1m2
9株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等距取样法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
※选取样方的方法: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
探究活动:
用样方法调查模拟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活动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并用五点取样法估算图案纸中
的种群密度。
2、样方大小: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
3、估算结束,小组展示,活动时间5分钟。
4、各组员分工明确
,确定中心发言人。
捕获
全部标记
放回
重捕
探究二:模拟用
调查某草原上绵羊的种群数量
“标志重捕法”
=
重捕总数n
 重捕标志数m
捕获数M
(全标记)
种群数量
(N)
1、数学模型:
公式:N=Mn/m
2、设计方案:利用小瓶中200颗红豆,估算大瓶中黄豆的数量。(模拟标志重捕法)
种群密度
决定密度大小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预测变化趋势
间接影响密度大小
迁入率、迁出率
出生率、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归纳总结: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启示或思考?
珍爱生命
保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