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蝉》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蝉》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8 20:1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时作业
第20课 蝉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挖掘(jué)  
储藏(zhù)  
金蜣(qiāng)  
折皱(zhòu)
B.
隧道(suì)
爪子(zhuǎ)
纤弱(qiān)
鳍(qí)
C.
黏液(zhān)
蝉蜕(tuì)
沐浴(mù)
徘徊(huái)
D.
轧碎(yà)
孵化(fū)
罅隙(xià)
顾忌(jì)
2.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器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2)它要压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3)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漫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4)它拥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
(1)  
   (2) 
(3) 
   (4) 
3.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1)(它)在空中 
 (A.
跳跃 B.
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2)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 
 (A.
掠夺 B.
抢夺)一个倒霉的蝉。
(3)它的大而 
 (A.
锐利 B.
锋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4)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 
(A.
挖掘 B.
扒掘)地面。
4.
指出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
(2)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
(3)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
(4)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
)
(5)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
5.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②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短礼服,小麻雀像婴儿般哭闹。
③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④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⑤《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A.
③②④⑤①     
B.
④②①⑤③
C.
⑤③②④①
D.
②④③⑤①
6.
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的语句。
(1)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2)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7.
综合性学习。
(1)了解昆虫的休息特点———“蛰”。“蛰”即“蛰伏”,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你能说出与之相关的一个节气及其含义吗?
 
(2)为了更好地研究昆虫,小明为大家推荐了一本好书《虫子旁》,请你帮他补写一个过渡句。(不超过15个字)
《虫子旁》讲述的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
在那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的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 
 ,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3)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活动感悟,下面是李华同学写的一个片段,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
走进昆虫的世界,我领略了这个微妙世界无穷的奥秘:蝴蝶的美丽,将我带入了蝶舞翩跹的神秘王国; 
 , 
 。昆虫的世界,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二、课外阅读
杰出的建筑师
①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道:“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②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③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④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⑤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⑥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聪明得多。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
⑦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精湛,它是自然界杰出的建筑大师。
8.
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9.
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10.
文章第⑤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11.
下面是《辞海》中介绍蟋蟀的文字,其语言与选文有何区别?选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辞海》:“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
 
 




1.
D
2.
(1)器——嚣
(2)压——轧
(3)漫——墁
(4)拥——臃
3.
(1)B
(2)A
(3)A
(4)B
4.
(1)列数字
(2)作比较
(3)举例子
(4)打比方
(5)摹状貌
5.
C
6.
(1)“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蝉不能改变自己产卵多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无动于衷,牺牲自己的家族。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心。
7.
(1)惊蛰。惊蛰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蛰伏动物被春雷震醒,出来活动。
(2)虫子的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
(3)蟋蟀的鸣唱
将我引入了乐曲悠扬的音乐殿堂
8.
安全(隐蔽)、舒适、稳固。
9.
不能,因为“最多”表示最大限度,用在原文是指这个隐蔽的隧道最深处不超过九寸,不是很深;去掉后就变成这个隧道深九寸,不符合实际,语言不准确。
10.
不能删去。第⑤段主要介绍狐狸、獾猪和兔子的洞穴,与蟋蟀的居所形成对比(或反衬、或作比较),突出蟋蟀的建筑技艺之高(聪明,更会选址)。
11.
本文的语言富有文学性,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又带有明显的感彩,亲切自然。而《辞海》中的文字显得朴实准确,趣味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