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练习】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练习】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04 18:0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雅:高雅
B.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懿:美好
C.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渚:水中小洲
D.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纡:纡回曲折
解析:选A。雅:崇高。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爽籁发而清风生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解析:选A。①句“而”表并列,②句“而”表承接。③句“且”表转折,“反而”,④句“且”是副词,“将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襟三江而带五湖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序属三秋
C.川泽纡其骇瞩
D.稍稍宾客其父
解析:选D。与例句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B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为使动用法。
4.下列对这三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了登滕王阁的时间和登楼所见的景色。
B.在写景物时,作者先用自然景致衬托滕王阁的壮美,写阁在山水之间;再写登阁望远,阁在山水之外。
C.“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一句用互为平行的内容,构成独特的对偶方式,形成铺陈的语气而显示韵味的宏伟。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将云雨初散、太阳尚未完全照亮天空时的朦胧美描绘得雅致无比。
解析:选D。这两句描绘的是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晴朗之时的景色。
二、语言运用
5.请仿照下面的评点,评析所给语句。
示例: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评点:前者高度概括了江西各地的繁华富庶,后者形象地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句抓住了“秋水”和“秋色”两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秋天,写水写山,动静结合,如诗如画。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2)披绣闼,俯雕甍。
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者由外至里,后者由上到下仅用六个字,就极简练、概括地写出登阁的情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6.暑假中,一群香港学生来南昌游学观光,参观滕王阁,在一副前人题写的楹联面前驻足观赏。假如你是带队的导游,你打算怎样向他们介绍这副楹联呢?请写一段不超过150字解说的话。
附:滕王阁楹联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表达方式可以多样,但必须包括对楹联的解释。解释要正确,要得体,有文采。
答案: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滕王不在了,可怜画栋珠帘化作了空潭云影,惟有滕王阁还留在这里;阎公能够传名,全靠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让我捎句话给东南的宾主,千万不要轻看了过路的才人!事业兴衰,用人是关键,作者能从这个角度立意,又说得那么恳切,这是滕王阁诸多对联所不能比拟的。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襜(chān)帷  萦(yínɡ)回 翼轸(zhènɡ)  懿(yí)范
B.南溟(mínɡ) 潦(liáo)水 鹤汀(tīnɡ) 多舛(chuǎn)
C.冈(ɡānɡ)峦 孤鹜(wù) 台隍(huánɡ) 雨霁(jì)
D.凫渚(zhǔ) 爽籁(lài) 帝阍(hūn) 睇(tì)眄
解析:选C。A.轸读“zhěn”,懿读“yì”;B.潦读“lǎo”;D.睇读“dì”。
2.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物华天宝 高山流水
B.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人杰地灵 清云之志
C.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D.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千里逢迎 白首之心
解析:选D。A.钟鸣鼎食;B.渔舟唱晚,青云之志;C.俊采星驰。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隍枕夷夏之交     枕:倚、据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区:天空
C.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像衣襟一样
D.披绣闼,俯雕甍 披:打开
解析:选C。襟,意动用法,以……为襟。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各倾陆海云尔
D.觉宇宙之无穷
解析:选D。A.“十旬”,文中的意思是“十天一旬”,今义是“十个十天”。B.“逢迎”,文中的意思是“迎接”,今义是“有意迎合别人”,是贬义词。C.“陆海”,文中的意思是“陆才如海”,今义是“陆地与海洋”。
5.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A.访风景于崇阿      B.非无圣主
C.处涸辙以犹欢 D.童子何知
解析:选B。A.状语后置句;C.省略句;D宾语前置句。B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选C。怀:怀念。A.完,结束/全,都;B.难得/难以;D.远/赊欠。
7.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纤歌凝而白云遏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皆以美于徐公
C.何陋之有
D.望长安于日下
解析:选A。例句和A项都是被动句,B、 D两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
8.下列对文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愤世嫉俗而放任自流。
解析:选B。从“非无圣主”可以看出,作者并无对皇帝的怨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有删改)
父福畸坐勃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当:应当,应该
B.据此,是交构之渐 构:构陷,陷害
C.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物:世间所有事物
D.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寤:睡觉
解析:选B。A.当:判罪;C.物:别人;D.寤:睡醒。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D。D.均为目的连词,来。A.连词,于是/介词,依靠。B.连词,表转折,但,却/连词,表修饰。C.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解析:选B。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是“戏”,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沛王府。
12.将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
(2)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的器量呢!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珠树啊。”沛王李贤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他为沛府修撰,十分爱护看重他。当时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文》。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根据这文章,这是相互构陷的兆头啊!”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沛王府。过了很久,补职为虢州参军。
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又害怕事情泄露,便杀了曹达来堵塞消息的来源。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当时王勃的父亲王福畤是雍州司户参军,因为王勃而被降职为交趾县令。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南海,溺水而亡,时年二十八岁。
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的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冷静,职位应该会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有删改)
父亲王福畤因王勃而被降职为交趾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刚修建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宴宾客,预先想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来作文),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王勃,他欣然不推辞。都督很恼怒,起身借口上厕所离开,只派遣小吏窥察了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小吏(看后)一再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视说:“天才啊!”请求他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王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然后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这一行为)为“腹稿”。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为“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选自《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三、语用创新
13.把下列正确语句的序号填在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恰当。
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求之于时序,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三月,是温飞卿的鲜艳浓丽;西北文化则是秋风萧萧、雨雪霏霏的深秋严冬,是王安石的朗肃内敛……上天以水的灵动和山的沉稳分别滋润着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不至于太单调,太寂寞。
①轻盈明快的七绝 ②柳永的缠绵悱恻
③古朴厚拙的五古 ④杜甫的沉郁顿挫
⑤李白的清新俊逸 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⑦东坡的超旷豪放 ⑧“杨柳岸,晓风残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此题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根据首尾两句将备选句子分为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两大类形象表达。其次根据“诗”“词”将以上两大类形象表达两两搭配组成四组。另外,汉语言一般讲究整齐,句式有长短的话一般先短后长。
答案:①⑤③④②⑧⑦⑥
14.请为下面一则新闻加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2个字。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王勃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而声名鹊起。
近日,有江西“滕学”专家公布,根据日藏唐本研究成果,《滕王阁序》中传唱千古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恐怕要改写。
据介绍,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现在日藏唐本《滕王阁序》已经被列为了“日本文化财”——日本人的国宝。
依据日藏唐本,一些专家认为,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可能是“孤雾”而不是“孤鹜”。因为,落霞、秋水、长天等都是自然景观,冒出来动物“孤鹜”一词,不那么对仗。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华》本以来,两宋、明、清,历代官、坊诸本均作“孤鹜”,惟见此日藏唐本作“孤雾”。雾、鹜音近,正伪难分。日藏古本写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距王勃《滕王阁诗序》面世不足32年,应最接近王勃原著原始面貌。
(节选自2009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日藏《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