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练习】人教版 地理 选修5:第2章第3节知能优化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练习】人教版 地理 选修5:第2章第3节知能优化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5 17: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⑤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
⑥夏秋季多,冬季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⑥
解析:选A。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和时间分布都有不同的特征,但本题仅考查其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其包括: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河流中、下游多,上游少。
2.下列洪灾形成因素之间关联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
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
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解析:选D。本题考查洪灾形成的因果关系,选项A、B、C的因果关系与过渡均正确,而D项中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会增加下渗,减弱坡面径流,使流域汇水速度变慢。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地的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4.我国温带风暴潮常出现于(  )
A.夏秋季节 B.冬春季节
C.春夏季节 D.春秋季节
解析:风暴潮可由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锋面系统三种天气系统引起,其中的热带气旋(台风)风暴潮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而温带风暴潮则多形成于春秋季节。
答案:3.A 4.D
5.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③⑤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咸潮概念和成因的理解。根据题中材料,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导致盐分升高,便会形成咸潮。①④⑤能引起海水倒流入内陆区域。
6.读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洪水灾害特别严重的流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水文灾害的多发区是________,试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地带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水文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等知识。读图并联系教材基础知识可完成题目,需注意图例,不要读错。
答案:(1)长江流域 淮河流域 珠江流域 黄河下游 辽河流域 嫩江流域 渭河流域 四川盆地 长江流域 自然原因: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地处阶梯的交界处,多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人为原因: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河湖蓄洪泄洪能力差;是我国的经济核心地带;人口稠密
(2)东部海岸地带 该地带分布有众多的港口、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有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
一、选择题
   2011年5月,湖南遭暴雨袭击,局部地区农业受损严重。回答1~2题。
1.暴雨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①空气强烈的下降运动
②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的时间长
④一些降水性的天气系统如气旋、锋面等不受地形阻挡因而前进速度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考查学生对暴雨形成条件的掌握。要形成暴雨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空气的强烈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的时间长。
2.导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季风环流控制降水多
B.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C.受台风影响次数多,雨量大
D.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
解析:选B。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关键是地势低平,降水集中多暴雨,河床较浅,水流缓慢,径流量大,河道排水不畅,泄洪能力差。
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
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
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
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因为降水较少
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
4.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
A.4~9月 B.5~11月
C.7~8月 D.6~8月
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相关性。洪水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平原洪水多于山区。第4题,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4~9月。
答案:3.A 4.A
读下图,回答5~7题。
国家海洋局2010年2月24日16时
发布风暴潮Ⅲ级警报(黄色)图
5.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  )
A.热带风暴潮 B.温带风暴潮
C.寒带风暴潮 D.季风风暴潮
6.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7.热带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  )
A.欧洲北海沿岸 B.美国东海岸
C.我国东部海区沿岸 D.南亚印度洋沿岸
解析:风暴潮的两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温带风暴潮多分布于渤海、黄海地区,其中的热带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其速度、强度、破坏力和来势都强于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我国东部沿海地带这两种风暴潮引起的灾情都十分严重,而美国东部和印度洋沿岸仅分别对应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其影响相对较弱。
答案:5.B 6.A 7.C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8~10题。
8.从图中看,长江流域1950~1990年间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A.1954年、1999年 B.1989年、1999年
C.1954年、1983年 D.1967年、1971年
9.这两次水灾都是 (  )
A.集中性暴雨所致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10.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区 ⑤东部临海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从图中可知两次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年份分别为1954年、1983年,并且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多属暴雨洪水引发,其他的因素仅能加剧灾害和灾情,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滥砍乱伐、围湖造田等。
答案:8.C 9.A 10.A
二、综合题
11.读海河水系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永定河发源于________(地形区)。
(2)请从地形、气候、水系等三方面简要分析海河流域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3)海河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施能否全部用于黄河的治理?为什么?
答案:(1)黄土高原 (2)多数支流发源于和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平原,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降水集中于夏秋,且多暴雨。扇形水系,支流集中汇入干流,排水不畅。 (3)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库;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流洪水。上游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库适于黄河的治理,但下游开挖入海新河不适于黄河,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床高于地面。
12.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解析:从图示来看,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平原地区,这里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损失非常严重。
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13.(案例探究题)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是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98年入汛后,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统揽全局,亲自指挥三军和百万民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后来此情此景还被拍摄成了电影《挥师三江》。
材料2:98年洪水形成时某日的天气系统图。
(1)从材料中可知此次洪水是________型的洪水灾害,其主要分布于________区的各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区。
(2)结合材料2分析“三江”中长江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
解析:本题以98年的洪水灾害考查其形成原因和分布,从材料可知“三江”的洪水都为暴雨型洪水,此类洪水多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的大河中下游平原区,其中长江流域的天气系统图显示其形成和副热带高气压的长期滞留有关,再加上地形、支流影响,使洪水更加凶猛。
答案:(1)暴雨 东部季风
(2)①长江流域集水区域广大,本次洪峰期间长江流域普降大暴雨,使长江上游洪水及中游的南北支流洪水同时向干流汇集,加之湖泊蓄水功能减弱,中下游落差小,退水较慢,致使洪水泛滥。②副热带高气压长期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