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填一填)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2)形成地貌
(3)板块构造学说
①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
②板块运动
2.断块山
(1)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断层。
(2)形成地貌
①水平位移:错断原有地貌或派生出若干地貌
②垂直位移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3.火山
(1)
(2)火山构造:火山口、火山锥。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大的原因: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看一看)
[教材P74活动]
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
2.乙地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物质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甲地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更加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教材P76活动]
1.从表4.1分析,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从表4.2分析,山地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综合分析来看,在山区修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些。
2.(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字形弯曲,减少陡坡的影响,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
(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
(做一做)
1.判断题
(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一定形成山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一定形成谷地。( × )
(2)我国汾河谷地和渭河平原形成的主导原因是外力作用——流水沉积。( × )
(3)山区交通以公路为主,其次是铁路。( √ )
2.选择题
关于地质构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B.褶皱和断层是地质构造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
C.判断背斜、向斜的主要依据是地形形态上的差异
D.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
解析:判断背斜和向斜不能单从形态上分析判断,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仅是褶皱的一般形态。对于复杂的褶皱,单从形态上判断是不科学的,岩层新老关系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主要依据。
3.填图题
写出图中A地的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质构造:向斜。
构造地貌:向斜山。
主题一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人们常说:“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人们还说:“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嵩山如卧。”
(1)你知道雄伟的泰山,“险”“立”的华山是怎么形成的吗?按成因它们属于哪一类山地呢?
提示:泰山、华山都属于断层一侧岩块上升而形成的;属于断块山。
(2)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按成因它属于哪一类山地呢?
提示:喜马拉雅山脉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属于褶皱山。
1.褶皱的特征与应用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其判断的依据和对地貌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背斜
向斜
一般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主要依据)
中间老,两侧新
中间新,两侧老
常见地形
山岭
谷地
倒置地形(差别侵蚀)
成因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质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示
2.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包括矿产、水、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找矿。
①液态、气态矿产:液态、气态矿产密度较小,具有流动性,向上弯曲的背斜,也就成为良好的液、气态矿产储存构造。
②固态矿产:背斜顶部的矿产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矿产也被侵蚀;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矿产也被保留下来,所以向斜成为良好的储存固态矿产的构造。
(2)找水。
①普通水:在向斜构造中,两翼的地下水向中间汇集,水汇集在向斜槽部,并且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还可形成自流盆地。
②泉水:断层交界的地方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3)工程建设。
①隧道工程:尽可能选择背斜部位,因其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应避开向斜部位,因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隧道在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
②水库等大型工程: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3.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种地球构造理论。其基本观点包括:
(1)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相对运动的方向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例
板块背离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板块相撞(相对移动)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它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台湾山脉、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等
背斜、向斜的判定方法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2.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
3.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例如,在下面的四幅图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在地面以下的部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斜,C——背斜,D——向斜。
1.下列景观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地貌的________发育过程( C )
A.冲积平原
B.断块山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
解析: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顶部岩层破裂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山东省极力推广“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泰山。结合下图,完成2~3题。
2.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从地质构造看,泰山的形成应属于发生在两条断层线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即图中的①。
3.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③是背斜构造。
主题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句歌词形象地描写了山区的盘山公路,它们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层层叠起,直冲云霄,这样的景观在平原地区很难见到。
在山区为什么要修建盘山公路?
提示:减小坡度,降低施工难度,提高行车安全。
1.山地的特点及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地的地貌特征,决定着那里的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如下图所示:
2.山地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这是由山地的地形特点和公路与铁路运输的特点决定的。如下图所示:
3.山地影响交通线路分布
山地地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这种状况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特点、建设条件以及人口和居民点的分布密切相关。
4.山地影响交通线路延伸方向
交通线路的延伸方向即走向。山区的公路和铁路沿缓坡在山间盆地、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呈“之”字形。与平原地区相比,其弯曲程度大,总长度也大。
5.选线原则
(1)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2)线路在山区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3)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4)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
(5)尽量选择两点间最短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
(6)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公路选线的过关技巧
读某岛屿图,回答1~2题。
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B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解析:从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该图为日本本州岛的一部分,该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铁路围绕该岛呈环状分布,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2.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D )
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解析:没按虚线修建铁路最可能的原因是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铁路选线;如果是鞍部,则该线处地势较低,可以修建铁路线;如果是河谷,其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如果等高线稀疏,则坡度小,也可以修建铁路线。
3.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所示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C )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较软,易于开挖
解析:高速公路穿过地区位于两山之间,属于鞍部,海拔较低,工程量较小。
图甲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乙的演示。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景观的地质构造是( D )
A.山岭
B.谷地
C.向斜
D.背斜
解析:该景观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地质构造为背斜。
2.教师演示了( C )
A.板块挤压碰撞
B.岩块断裂上升
C.岩层水平挤压
D.外力侵蚀搬运
解析:岩层弯曲变形是受到水平挤压力作用所致。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3~4题。
3.以大洋为主的板块是( A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北冰洋板块
解析:根据图中六大板块的分布、轮廓,可以判断出太平洋板块以大洋为主,很少有陆地,而其他板块均包含有大面积的陆地。
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C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而成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
解析:由喜马拉雅山脉的位置来看,刚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附近,是由这两大板块挤压而成的。
5.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的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________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解析:台湾中部为山地地形,海拔较高,直接修东西向铁路难度极大。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6~7题。
6.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C )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7.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A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第6题,影响铁路修建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铁路修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联系,加强两地之间的沟通。第7题,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
8.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地,属于背斜的是B、D,属于向斜的是C,属于断层的是A。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的。
(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D四地应选择B地。
(5)如果E岩层是透水层,该地区也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那么该地区是否有石油的储藏?如果有,是A、B、C、D四地中的何地?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答案:没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B处背斜含水层已被侵蚀掉,D处背斜含水层出露地表,无法储藏石油。
解析:判断背斜、向斜、断层等,主要看岩层的构造,岩层弯曲变形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弯曲变形向下弯曲的为向斜,岩层发生断裂、错动的为断层。背斜、向斜有时会发生地形倒置,主要受外力的影响。同时注意各项工程对地质构造的要求。
PAGE
-
13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填一填)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2)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应的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不同。
2.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2)冲积平原的类型及形成。
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没有堆积成三角洲。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聚落规模
3.聚落分布
(1)平原低地: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地带。
(看一看)
[教材P79~80活动]
1.可以明显地看出堆积体具有山前洪(冲)积扇的扇形特征。
2.洪(冲)积扇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较差。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分选性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等。
3.不能。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作用力为重力。
4.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后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
[教材P81活动]
(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2)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流的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比较理想的环境。
(做一做)
1.判断题
(1)河流堆积地貌只能形成于河流中下游。( × )
(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在河谷发育中只有侵蚀作用,而无搬运和堆积作用。( × )
(3)平原地区聚落一般比较密集,河流冲积平原是聚落的理想场所。( √ )
2.选择题
(1)下列属于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B )
A.“V”型谷
B.河口三角洲
C.槽型谷
D.溶洞
(2)在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 B )
A.山坡向山顶的过渡地带
B.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C.冲积平原向山顶过渡的地带
D.冲积扇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解析:第(1)题,“V”型谷、槽型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溶洞属于流水溶蚀地貌,河口三角洲属于流水堆积地貌。第(2)题,在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3.填图题
下图为河流发育示意图,河流横断面①②③是河流上三点的横剖面。把a、b、c三点与对应的剖面图连线。
答案:a—② b—③ c—①
主题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193千米。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
(1)你知道三峡是怎样形成的吗?
提示: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形成。
(2)三峡地区的地貌是河流地貌中的哪种?
提示: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三种类型,它们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2.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1.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右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
2.图解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及地貌特点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三种侵蚀作用同时进行,但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如图所示:
在河流发育过程中,相邻两条河流因受侵蚀力的影响,分水岭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注入侵蚀力强的河流,成为此河的支流,这种现象称为河川袭夺。下图示意河川袭夺的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河川袭夺所示意的是( D )
A.大河袭夺小河
B.明河袭夺暗河
C.直河袭夺弯河
D.低位河袭夺高位河
解析:由图中甲、丙两河水位可以看出,丙河水位低于甲河水位,同时丙河支流乙河因侵蚀作用最终使甲、丙两河相通,并使甲河成为丙河的一条支流,可判定是丙河袭夺甲河,故D项正确。
2.图中发生乙河“抢水”现象,其最主要作用力为( C )
A.向下侵蚀
B.侧蚀
C.向源头(溯源)侵蚀
D.溶蚀
解析:图中甲河最终被丙河袭夺,原因是丙河的一条支流乙河的向源头侵蚀作用,即河岸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又称为溯源侵蚀。最终导致甲、丙两河相通。
主题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庐山桑落洲
胡玢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1)“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河流的凹岸还是凸岸?
提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适合建“新住处”。
(2)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哪一河段?
提示:由诗中“桑落洲”“平沙”等可知,该处河流堆积作用显著,多冲积沙洲,应位于河流下游。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
图解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
读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 B )
A.呈多边形
B.呈带状
C.呈环形
D.呈团状
解析:观察图示可知村落的形态特点呈带状。
2.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A )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顺河谷而建
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
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
解析:对于山区来说,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谷地带适宜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下面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按河谷发育程度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解析:依据河谷宽度由窄到宽加以判断。
2.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D )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
解析:河谷变宽,河流流速降低,沉积作用增强。
3.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B.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
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解析:河谷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横剖面呈“V”型;成熟期的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4.下图是某地区示意图,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D )
A.流水侵蚀作用
B.地壳运动
C.风化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解析:河口三角洲是在河口地区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读图,回答5~6题。
5.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 A )
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B.洪(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流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育洪(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
6.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 B )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
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洪水的威胁
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
解析: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
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洪(冲)积扇,图乙是三角洲,二者都是河流堆积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B处分布,乙在A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C )
A.黏土 砾石 粉砂
B.粉砂 黏土 砾石
C.砾石 粉砂 黏土
D.砾石 黏土 粉砂
(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B )
(5)图丙中A、B、C三处适合聚落分布的是哪一处?请分析原因。
答案:B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水运。
解析:该题考查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分布。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冲)积扇,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谷口前,可能会形成洪(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图甲中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两侧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第(5)题,可从水源、交通、土壤等方面分析。
PAGE
-
12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填一填)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紧密相关的,这两种运动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二、外力作用
1.概念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的地表形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是指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的崩解和破碎。
(2)侵蚀作用:是指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3)搬运作用:是指风化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4)堆积作用:是指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导致物质逐渐沉积的作用。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类型及形成
(1)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
(3)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变质作用而成。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
C岩浆、B喷出型岩浆岩、A沉积岩。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
①外力作用、②变质作用、③重熔再生、④冷却凝固。
(看一看)
[教材P70活动]
1.从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沉运动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建成时底部的横纹雕刻看不见了。
2.从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上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动物钻孔的痕迹(图中石柱上的斑点)。
3.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地壳运动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
[教材P72活动]
(1)照片中的地貌景观从左向右,分别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的结果。
(2)这些地貌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西北沙漠地区、西北昆仑山和祁连山等地。
(做一做)
1.判断题
(1)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总是内力作用起主导。( × )
(2)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 )
(3)地壳中各类岩石都可以相互转化。( × )
2.选择题
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 )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解析: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堆积作用属于外力作用。
3.连线题
将下列现代汉语中词语本意与其所属的地质作用连起来。
沧海桑田
水滴石穿 内力作用
飞沙走石 外力作用
土崩瓦解
答案:
主题一 内力作用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位于日本九州岛上的阿苏山火山2016年10月8日凌晨喷发,火山灰云高达1.1万米。岩浆的高温高压使周围岩石发生变质。此前熊本县曾发生7级地震,专家们分析认为,这一次火山爆发可能与地震有关。
(1)上面描述的地质过程中包含哪些内力作用?
提示: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2)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提示: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
据科学家考察发现,喜马拉雅山脉历史上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
000多米,但中国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
844.43米。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B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流水作用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抬升而形成,属于内力作用。
2.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展演变说明了( B )
A.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B.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相反
C.内力作用先形成高山,然后外力作用再把高山削低
D.外力作用起的作用比较小,对山脉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解析: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力同时起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
主题二 外力作用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
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女王头”是怎样形成的?“女王头”的“脖子”又为什么会越来越细?
提示: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形成也是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
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
1.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2.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
干旱地区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区
溶蚀
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
3.搬运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
风力搬运
“飞沙走石”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海滨区作用强烈
流水搬运
“泥沙俱下”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
冰川搬运
物质迁移
冰川活动地区
海浪搬运
物质迁移
滨海地带
4.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5.外力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碎屑物被侵蚀后,岩石暴露,更容易受到风化。侵蚀和风化的碎屑物在搬运作用下在地势低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貌。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地貌类型的分析方法
(1)根据不同地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根据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地貌不同分析: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冰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读下面的两幅自然景观照片,完成1~2题。
1.形成甲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C )
A.地壳运动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解析:甲图所示景观是典型的风蚀蘑菇,在我国多见于西北内陆,是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
2.乙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A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解析:由乙图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可知该景观受海水影响较大,是海水长期侵蚀形成的。该景观是海岸风光,但不属于热带自然景观。海南风光在夏季观赏效果更好。
主题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新华社平昌2018年2月25日电 平昌冬奥会冰壶项目25日上午迎来最后一场比赛,两届冬奥冠军瑞典女子冰壶队以8?3击败韩国三度登顶。冰壶(Curling),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由不含云母的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且世界上所有的制造优质冰壶用的天然花岗岩均产自苏格兰近海的一个小岛,也只有苏格兰人掌握着制作世界顶尖水平冰壶的技术。
你知道冰壶属于哪一类岩石吗?
提示:岩浆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1.三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
类型
形成
特点(举例)
岩浆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形成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和气孔(玄武岩)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形成岩石
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石灰石)
变质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片理构造(大理岩)
2.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序号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作用)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1.“两点”判定沉积岩
各种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形成岩石,所以沉积岩具有“两点”典型特征:①分层;②有化石。两者中具有其一就可判定其为沉积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下图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日光岩”风景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B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根据三类岩石的转化关系可知,甲是沉积岩或变质岩,乙是岩浆岩,丙是变质岩或沉积岩,丁是岩浆。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
2.图中“巨石”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D )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B.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C.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解析: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上升,出露地表,被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图中的景观形态。
2015年8月15日,厄瓜多尔总统宣布,由于科托帕希火山活动加剧,全国进入最长可达60天的紧急状态。据此完成1~2题。
1.火山喷发现象属于( A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水平运动
D.垂直运动
解析: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三种形式,火山喷发属于岩浆活动。
2.下面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是( D )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解析: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地貌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
A.溶洞—a
B.裂谷—b
C.瀑布—c
D.沙丘—d
解析:由图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
4.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B )
A.a
B.b
C.c
D.d
解析: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沙尘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
如图是模拟某地貌形成的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据此完成5~6题。
5.此实验主要是探究( D )
A.风力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堆积作用
D.流水的堆积作用
解析: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犹如泥沙随流水向河流下游流动;小米在下方堆积下来,正如泥沙在水流速度缓慢时堆积下来。
6.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 C )
①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
②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
③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
④没有体现搬运过程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在该实验中没有水作为搬运媒介,小米堆积时也不能按照重量、大小次序堆积。
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代表的岩石类型: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岩。
(2)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是:①岩浆上升冷却凝固;③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④固结成岩。
(3)由图可知,裸露的岩石是外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先后经过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又成为搬运作用的对象,最后在低洼地区经过沉积作用而固结成岩。
(4)用图中数码分别填出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
A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③,B大理岩的形成⑤,C含煤岩层的形成④,D海底火山喷发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循环过程和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只能形成岩浆岩(C为岩浆岩,①为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岩浆岩等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经外力作用(③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沉积物沉积而形成沉积岩(A为沉积岩,④为固结成岩);已经生成的岩石被埋到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而形成变质岩(B为变质岩,⑤为变质作用)。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而成;大理岩是变质岩,经变质作用而成;含煤的岩层属于沉积岩,受沉积作用而成;海底火山喷发属于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PAGE
-
14
-章末知识整合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2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4.推测岩层形成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层中会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层形成时是海洋环境。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岩层形成时暖湿的气候环境,曾经有过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来源。石灰岩反映出温暖的浅海环境。
(2)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如下图所示)
(3)某种地层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当时地壳隆起,地势升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隆起后被外力侵蚀;三是当时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下图所示)
(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5)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下图)。若出现有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依图示信息可推断,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 C )
A.a
B.b
C.f
D.c
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先形成了水平岩层a、b、c、d、e,且其形成的先后顺序为e→d→c→b→a;然后该地区地球内部深处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形成f。故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f。
2.在图示岩层中最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 D )
A.a、b
B.b、c
C.c、d
D.f、g
解析:化石只可能在沉积岩中存在,而f、g属于岩浆岩,故在f、g岩层中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
读下图,回答3~4题。
3.M所处的地质构造是( B )
A.背斜
B.向斜
C.山岭
D.谷地
解析:由图可知M处地层向下凹,可知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排除A,故B正确;山岭、谷地是对地形(地表形态)的描述,与构造无关,排除C、D。
4.形成N处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D )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搬运作用
D.岩浆活动
解析:由图可知,N处为火山通道的下部,主要地质作用为岩浆活动,故选D。
5.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
答案:(1)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
(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
(3)H、I、J、K地层缺失。
解析:第(1)题,C层为砂岩,是河湖沉积物,应是陆地环境;E层为石灰岩,为深海环境;F层为砂岩,为陆地环境;G层为页岩,为浅海环境。第(2)题,读图可知,褶皱应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第(3)题,对断层两侧岩层进行对比分析,可找出左侧缺失的地层。
PAGE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