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20 20:11:43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填一填)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分异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2.形成基础:热量。
3.分异规律:中纬度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4.分异表现
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分异原因:海陆分布。
2.形成基础:水分变化。
3.分异规律: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4.分布地区: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海拔的变化。
2.形成基础:水热状况差异。
3.
(看一看)
[教材P93~94活动]
1.常绿阔叶林、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灌木林。
2.高山草甸在南坡位于4
500~4
800米之间,在北坡位于4
000~4
800米之间。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比较好,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高;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温相对较低,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低。
3.不会。因为两者的水热状况存在差异,因此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必然有差别。
(做一做)
1.判断题
(1)自然带都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 )
(2)“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
(3)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
2.选择题
造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出现的基础是( B )
A.海陆分布
B.太阳辐射
C.海拔
D.地形
解析: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导致不同纬度热量条件存在差异,形成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填表题
 在表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主题一  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造成诗中两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海陆位置的不同。
(2)两地区的景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判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情况下,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甲图反映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②乙图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③从A地到F地,经度发生变化
④从①地到⑥地,纬度发生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甲图A→F热量逐渐减少,是因为纬度逐渐增高,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乙图从⑥→①水分逐渐减少,是因为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B )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疏林草原带
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C.可能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D.可能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解析:从图中可见D的积温在4
000
℃左右,④地区的降水在600毫米左右,据水热状况可判断该地应该在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主题二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古诗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海拔的差异。
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
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纬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
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
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所示: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3)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3.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
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
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具体如下图所示:
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
“四步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
第一步:分析基带类型:由基带类型可推知山地所处的气候区。
第二步:分析带谱的丰富程度:一定高度的山地,自然带带谱越丰富,说明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
第三步:分析同一自然带在山地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迎风坡分布的海拔较高。
第四步:分析雪线在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雪线较低的往往为迎风坡。
下图是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甲山的半山腰地带,同一高度上出现了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的不同景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D )
A.南坡光照强
B.北坡光照强
C.南坡降水多
D.北坡降水多
解析:半山腰地带,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森林与草地主要在于水分条件的差异;半山腰地带,是地形雨最多的地带。
2.有关乙山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在南半球
B.在东半球
C.在中低纬度
D.在大陆西岸
解析:读图可知,南坡基带高,是阳坡;南坡为阳坡的是北半球;常绿阔叶林是中低纬度大陆东岸的植被。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如下图所示的对应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B )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垂直自然带中的针叶林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的范围距42°N为1
100~1
800千米;在地球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大约为111千米,计算可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52°N~58°N。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 C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解析: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随着纬度的增加,山麓地带的热量也逐渐递减,针叶林在山地分布的海拔也会逐渐降低。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从②到①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B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解析:从②到①的自然景观的变化是纬度方向的变化,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4.影响图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D )
A.热量
B.地形
C.地质
D.水分
解析:图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体现的是经度方向上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回答5~6题。
5.从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解析: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
6.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解析: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影响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的。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出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反映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
(2)①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②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3)图中A~C依次出现的自然带反映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形成的基础是水分。这种分异在中纬度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
解析:第(1)题,①②③④出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体现的是纬度方向的变化,分异的基础是热量。第(2)题,亚欧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③为热带季风气候。第(3)题,A~C依次出现的自然带体现了经度方向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是水分。北半球中纬度陆地面积辽阔,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明显。
PAGE
-
11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填一填)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循环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3.循环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4.循环结果: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1)表现: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变化
(看一看)
[教材P86活动]
(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部分土壤水通过根系被植物体吸收,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部分土壤水通过蒸发作用直接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植物叶表被植物体吸收或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水。被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再次进入大气。进入土壤的土壤水则继续重复上述转换过程。
(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而被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各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教材P86~87活动]
藏羚羊的生存是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教材P88活动]
在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统一变化的。随着湖泊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水面蒸发进入大气的水汽逐渐减少,地方气候趋于干燥,水生生物逐渐被陆生生物代替,土壤水位逐渐下降。
[教材P90活动]
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地下水位上升”,对生物的影响是“物种构成改变或某些物种消失”,对地方气候的影响是“变得温和湿润”,对泥沙沉积的影响是“泥沙淤积减少”,对洪水灾害的影响是“洪水频率减少或者洪水灾害减轻”。
(做一做)
1.判断题
(1)只有生物循环能够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 )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 )
(3)某一要素的变化,能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但不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 )
2.选择题
农民种庄稼获取农产品,主要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D )
A.平衡功能
B.发展功能
C.演化功能
D.生产功能
解析:农民种庄稼收获农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生产功能。
              
主题一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树州西部,该区域气候恶劣,自然条件艰苦,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藏羚羊是本区域野生动物的主要物种,从数量到分布区域都明显大于其他物种。藏羚羊的数目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藏羚羊的数目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该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一种功能?
提示:平衡功能。
(2)自然地理环境除了上述功能,还有哪一种功能?请试举一例。
提示:生产功能。如人类栽培绿色植物,获取农产品。
1.三大物质循环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所示:
读自然界两种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的两种物质循环是( C )
①水循环 ②氧循环 ③碳循环 ④二氧化碳循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图中a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A )
A.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固结成岩作用
D.风化作用
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两种物质循环是水循环和碳循环。图中a表示的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
A.生产功能
B.呼吸作用
C.分解功能
D.化合作用
解析:图示过程反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了生产功能。
4.目前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B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的砍伐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导致目前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主题二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那时这里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古代黄土高原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从汉代以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特别是从唐代以后,自然环境的恶化明显加重。这主要是土地的开垦破坏了天然植被,使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另外,因建筑和燃料用材,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积大为缩小。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
提示:主要是人们破坏了黄土高原的地表植被,经长期的流水侵蚀而成的。
(2)黄土高原的演变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
提示: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警示和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
1.警示
(1)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
(2)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农牧过渡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了植被,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3)“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作出综合评价。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解析: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C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解析: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3.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植被)。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D。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答案: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此图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形成属于水文对地貌的影响,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属于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是生物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黄河含沙量大主要从黄土高原土质、植被、多暴雨等方面分析。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鸭绿江和长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鸭绿江和长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因素是气候。
2.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C )
A.⑦    B.⑤
C.⑥    D.⑧
解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即图中⑥。
动物对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各地理要素之间发挥着平衡功能。据此回答3~4题。
3.如果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食肉动物大量捕杀掉,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C )
A.大量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
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C.食草动物数量先是大增,后又减少
D.草原退化、沙化
解析:狮子、猎豹等食肉动物被大量捕杀后,短时间内食草动物会因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但食草动物的增多又会使草原植被遭到过度破坏,最终又会导致食草动物因缺少食物而减少。
4.美国黄石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公园里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鹿的数量增长过快,那么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应是( D )
A.允许猎杀鹿,获取更多的收入
B.将鹿驱赶到黄石公园外
C.从非洲进口食肉动物狮子、猎豹
D.从加拿大引进狼
解析:A、B两选项所述措施是短期行为;热带草原地区的食肉动物难以适应美国西部的环境,排除C;从加拿大引进狼,可以通过食物链控制鹿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故选D。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大。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D )
A.生产性  B.平衡性
C.变化性  D.整体性
解析: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6.材料中所说的是________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C )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解析:水位的抬升引起了其他要素的变化,而水位属于水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7.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仔细分析,把A~D填在图中适当的方框内。(填字母)
A.径流加大
B.水土流失
C.地表侵蚀
D.气候趋于干旱
(2)人们毁林开荒,改变的地理要素是生物,但却引起了水文、土壤、岩石、气候等要素随之变化,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解析:滥伐林木、毁林开荒使植被遭到破坏,植被遭受破坏后,丧失了保护表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使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加大。水土流失的后果可使旱涝灾害频发,而地表径流加大还会加剧地表侵蚀,使气温日较差增大,降水减少,所以会使气候趋于干旱,进而使沙尘暴频发。这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PAGE
-
12
-章末知识整合
              
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1.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判断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主要是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其具体分布模式如下图:
从山脚到山顶沿着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化。其分布模式如下图: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可以看作水平地带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山地垂直自然带最下面的一层为基带,其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带一致,在基带基础上向山顶递变的垂直地带性与该山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性变化相似。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3.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有两个自然带名称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的是( C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解析:②和④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为温带季风气候。
2.图中自然带的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C )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③⑤
解析:④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季风气候;⑤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上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山地南坡属于( D )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解析:图中显示山地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则南坡为迎风坡;同时南坡7月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则南坡为阳坡。
4.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B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叶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解析:图中①7月等温线为3
℃,②有雪线经过,则①②间为雪线以下的高寒荒漠带。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自然带分布图。
材料二: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判断图中A、B、C、D自然带的名称。
答案:A为热带雨林带,B为热带草原带,C为热带荒漠带,D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从图中可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高山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发生垂直变化。
(4)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非洲自然带的分布大体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反映了陆地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海拔、水热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美国西海岸到美国东海岸,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沿途经过高山地区,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又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美国东海岸南北方向上的差异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