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上 2.2.4 动物的行为 教案+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七上 2.2.4 动物的行为 教案+学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21 11:35:27

文档简介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生物
制定日期
课型
新授
课题
动物的行为
主备人
执教人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社会行为的概念。
能力目标
通过动物的行为的学习,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物的行为的学习,明确动物活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趋利避害。
教学重点
区分动物的行为。
教学难点
理解动物的社会行为。
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旧知、做实铺垫】(一检)【处理方式】教师巡视,小组之间互相检查,记不住的先站着,教师记下姓名,课下再继续提问。【设计意图】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旧知,为本节课做准备。课前准备:
课件把知识点罗列记忆,一检问题展示出来默写。要求学生把课本、导学与训练、纠错本,双色笔提前准备好。第二步【引课示标、明确方向】
1分钟导入:引导动物的运动,巩固旧知,引出本节课课题,从而对已有知识进行系统、规范。【示标】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社会行为的概念。【处理方式】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教师提炼本节关键目标词并板书第三步:【自学质疑】【处理方式】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习不认真,停滞不前的学生。【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尝试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自学质疑:
内容:读课本94-96页内容
时间:2+3分钟要求:2分钟依据课件导学问题快速阅读课本,划出重点知识点,3分钟依据学案导学问题并且记忆导学问题的答案。第四步、【班级交流、释疑升华】【处理方式】先小组交流1分钟,然后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一边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同时学生记忆。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指导学生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化信息,总结规律
自定义动画形式第1环节:
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一边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3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化信息,总结规律自定义动画形式(点明先天性行为是本能,大山雀喝奶的偶然和学会怎么喝)二检: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成果,个别题可以进行默写。根据获得途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三步:【自学质疑】【处理方式】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习不认真,停滞不前的学生。【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尝试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自学质疑:
内容:读课本96-98页内容
时间:2+3分钟要求:2分钟依据课件导学问题快速阅读课本,划出重点知识点,3分钟依据学案导学问题并且记忆导学问题的答案。第四步、【班级交流、释疑升华】【处理方式】先小组交流1分钟,然后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一边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同时学生记忆。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社会行为。指导学生分析社会行为;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化信息,总结规律
自定义动画形式第1环节:
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一边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3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化信息,总结规律自定义动画形式第五步:课堂小结、形成体系(三检)理清思路、梳理知识----
总结以板书和PPT课件的动画形式教师在课件上展示知识网络框架,引导学生总结。2分钟巩固记忆组内互查(本节课知识网络),组长统计不过关名单。(三检)第六步:实战演练、当堂达标
(四检)当堂达标:单双号错开:10分钟
达标练习答案:课件示学生答案,对1个加2分。学生相互交换批阅,错误超过两个的统计下来作为被清的对象。
个人修订
板书设计
动物的行为获得途径意义社会行为
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七年级生物——动物的行为
班级:___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社会行为的概念。
自学质疑1:
内容:课本94—96页
时间:2+3分钟
要求:
先用2分钟先快速阅读课本94—96页内容,整体感知本节内容,再用3分钟找出自学问题的答案,圈划重点知识(不会的可以讨论),并且快速记忆。
问题导学:
1.
动物行为按功能划分为





2.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可分为


3.
什么是先天性行为?
4.
什么是学习行为?
5.
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行为越

6.
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判断下列行为属于哪种类型。
(1)
孔雀开屏
(2)候鸟迁徙
(3)老马识途
(4)
蜘蛛结网
(5)小狗算术
(6)猫捉老鼠
(7)
鹦鹉学舌
(8)公鸡报晓
(9)鼠走迷宫
(10)惊弓之鸟
(11)狗辩主客
(12)母鸡抱窝
自学质疑2:
内容:课本96—98页
时间:2+2分钟
要求:
先用2分钟先快速阅读课本96—98页内容,整体感知本节内容,再用2分钟找出自学问题的答案,圈划重点知识,并且快速记忆。
问题导学:
1.
什么是社会行为?
2.社会行为有何特点?
3.社会行为的动物怎样交流信息?
4.我们研究动物的行为有何意义?
典例分析:
1.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

蜘蛛结网

鸟类筑巢

鲫鱼觅食

蚯蚓走迷宫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A.小狗做算术
B.狼将拣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
C.蜘蛛结网捕捉昆虫
D.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
3.
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一般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越高等
B.
一般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对环境适应能力越强
C.
一般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大脑越发达
D.
社会行为是学习行为中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
达标测试:(5分钟,一坐一侧,认真读题,注意书写)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仔鼠会打洞的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繁殖行为
2.音像店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地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是
(??
)
A.防御行为??
B.社会行为
?
C.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3.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亲鸟喂食
B.青蛙抱对
C.蜜蜂采蜜
D.公鸡绕道取食
4.为了探究动物的行为,小明把鸡窝里正的孵化的鸡蛋全部移走,其结果是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学习行为
D.后天行为
5.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死后葬在微山岛上,他生前利用生物学知识设计让项羽乌江自刎.他用白糖汁在乌江边书写了“项羽死于此”五个字,然后将收集的大量蚂蚁放于其上,项羽逃至乌江边,误以为天意如此,随后拔剑自刎。你认为张良利用了蚂蚁的(  )
A.学习行为
B.社会行为
C.觅食行为
D.繁殖行为
6.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对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影响
B.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的迁徙属于取食行为?
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7.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8.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大批的青蛙在雨后鸣叫求偶
B.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C.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D.草原上狼群围猎黄羊
9.不同白鹳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鹳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个白鹳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叫声不同于A鸟群,更接近B鸟群。但如果把鹳雀鸟群的幼雏(b)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叫,试分析回答:
(1)a鸟的鸣叫基调与A的鸟群相同,这主要是
行为在起作用,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
行为在起作用。
(2)b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的

(3)实验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基础上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