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二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二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2 09:1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高二·必修Ⅲ·人民版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1915
青年杂志
拉开了序幕
表达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寄希望于活泼之青年,呼唤青年“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号召青年“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
敬告青年
新知讲解
新文化运动
1915~1921
新知讲解
标志:1915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础:北京大学
指导思想(前期):民主与科学
1916年改为《新青年》
1915
上海
1916
北京
新知讲解
阅读课文并思考: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政治: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尊孔复古”的逆流
5、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新知讲解
提倡
反对
民主与科学
专制与愚昧
思想革命
新道德
旧道德
道德革命
新文学
旧文学
文学革命
6.内容
前期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的五四运动
新知讲解
7.
评价
积极
思想解放: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与民众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准备了条件
文化转型: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消极
局限于青年知识分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东西方文化的全盘否定与肯定
要全面客观的评价,应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去分析归纳
课堂练习
1.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回望历史,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大事件。今年是新文化运动发生
A.95周年
B.100周年
C.105周年
D.
110周年
课堂练习
2.“冲击一反应”模式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据此解释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对应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B.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洋务运动一一创办近代军事企业
C.甲午中日战争——百日维新——改革教育
D.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开启思想革命宣传民主科学
课堂练习
3.1921年1月14日,北洋政府内务部指出,“查近来新思潮之传播,几有日盛一日之势,而印刷物实为其媒介。本部为维护治安,预防隐患起....随时搜集研究,以期洞见症结,因事补救,不致蹈凭空过当之弊。”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B.北洋政府已无力抵制新思想
C.中共诞生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
课堂练习
4.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中,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只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寺、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这里最为坚实的基础指的是
A.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课堂练习
5.
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要完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图图”。针对该现象,先进的中国人打出的旗号是
A.师夷长技
B.变法图存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课堂总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