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中国、世界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理解我国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的措施。
3.了解土地退化现象,结合实例理解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知能层级突破
基础自主梳理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开源: ____ 、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____ 、人工降雨等。
(2)节流
①农业:改进____。
②工业:提高____ ,提高水的_____ ,实行_____。
基础自主梳理
修筑水库
海水淡化
灌溉技术
用水效率
重复利用率
污水资源化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开发水源:科学地____、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____ 。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____ 、退耕还林、 ____ 。
修坝蓄水
地下水
退林还湖
退牧还草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①农业节水:推行____,提高____。
②工业节水:推行____,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③依法节水:遵守《水法》,__水资源。
④生活节水:改变日常消费方式,__生活用水。
生态农业
灌溉效率
清洁生产
保护
节约
思考
1.如何理解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应如何解决?
【提示】 水资源分布不均分为时间分配不均和空间分布不均。两种情况均可以导致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不均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解决;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解决。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___ 。
(2)具体措施:实行耕地总量___措施;提高土地___ ;提高耕地__。
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不减少
利用率
质量
2.土地退化的防治
(1)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__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表现:土壤__,过度放牧导致草场__,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___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
质量
侵蚀
退化
盐渍化
(3)防治原则:建立“_____”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___ 、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防治措施:__措施、__措施、___措施。
防、治、用
贫困
生物
工程
农牧业
思考
2.我国不同地区土地退化有何不同?
【提示】 西北内陆地区以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等为主,北方地区以不合理灌溉引起的盐渍化为主,南方地区和黄土高原表现为水土流失。
知能层级突破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措施 目的
开
源 修筑水库 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开渠引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合理开发与
提取地下水 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
废水处理再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海水淡化 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
人工降雨 增加降水量
措施 目的
节
流 农
业 改进灌溉技术
降低灌水定额
工
业 提高用水效率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污水资源化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
开发水源 修坝蓄水
修渠调水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进行生态
环境建设 退田还湖 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采取全面
节水措施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依法)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农业节水)
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工业节水)
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生活节水)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例1
(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________地区。
(2)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最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________环流的影响。然而现在上海________已成问题,目前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D.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水的水质
E.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缺水国家大多位于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本区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当前中东地区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资源问题。第(2)题,上海地处季风区,降水丰富且临长江,水资源数量较多,但因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型缺水城市。
【答案】 (1)干旱 绝大部分国家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受下沉气流控制)和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来自内陆) 中东(或西亚、北非)
(2)季风 水质 CDE
学以致用
1.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的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的需要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2)三峡工程年径流量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
解析:第(1)题,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对中下游比较有利,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灌溉,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下游。第(2)题,河流的年径流量取决于当地的降水量和汇水面积的大小。三峡工程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阿斯旺地区降水少。
答案:(1)B (2)C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现
状 耕地不足,中国依靠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措
施 实行耕地总量
不减少措施 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提高土地
利用率 非农业
建设必
须节约
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
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的防治
防治的原则 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防治措施
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
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
下图为“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四国的土地资源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例2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相应国家。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耕地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人均耕地变化趋势为________。
(3)A国草地面积广大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该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
(4)C国大面积的森林主要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与D国森林树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土地资源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土地资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土地资源有_____的特点,因此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读图,得出图中各国土地资源构成的主要特点,再根据题目中提示的四个国家进行对照分析,一一判断其归属。区域地理为本题提供了完整的知识背景:印度的耕地比重大约在40%,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在68%左右,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中国则由于土地资源中“山地多、平地少,尤其是平原少”,耕地比重较小。
【答案】 (1)英国 中国 日本 印度
(2)印度 日趋减少
(3)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适于多汁牧草生长 乳畜业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
(5)其他 山地多、平地少 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学以致用
2.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 )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增加作物复种指数
C.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D.积极开荒,多施化肥
解析:选C。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数量较少,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是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
图表解读
一、图3.17 不同灌溉系统效率比较
从图中的设计表达可以看出,3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滴灌、旋转或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所以从节流角度,滴灌、旋转式喷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教材深化透析
二、图3.18 植林和毁林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本图通过两组图示效果的对比显示了植林和毁林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说明了生物措施中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的作用,也间接证明了破坏植被,乱垦滥伐、过度放牧等对土地的危害。
活动点拨
教材P50活动
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学业水平达标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