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大王椰
榕树
白杨礼赞
茅盾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
2.掌握反问排比句的表达效果,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了解托物言志文章的基本特点。
3.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抗战的精神与意志。
预习检测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通过工具书或同学合作,扫清文字障碍,积累课文新词。
读准字音
开垦( ) 主宰 ( ) 倦怠( ) 丫枝( ) 倔强( ) 婆娑( )
虬枝( ) 伟岸( ) 傲然( )宛然( ) 秀颀( ) 鄙视 ( ) 妙手偶得( ) 坦荡如砥( ) 潜滋暗长( ) 恹恹欲睡( ) 旁逸斜出( )
不折不挠( ) 楠木( )
kěn
zǎi
juàn dài
yā zhī
jué jiàng
pó suō
qiú
wěi àn
ào rán
wǎn
xiù qí
bǐ
ǒu
tǎn dàng rú dǐ
qián zī àn zhǎng
yān yān
páng yì xié chū
bù zhé bù náo
nán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后,你能感受到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反复赞美白杨树的句子,画上横线。
礼赞
(尊敬、赞美)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呢?
抒情线索
生长
环境
内在
气质
外部
形象
白杨树
不平凡
(一)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二)白杨树外形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
的总体特征的?
(三)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一)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二)白杨树外形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
的总体特征的?
(三)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
“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雄壮”“伟大”
好处: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
②烘托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其次也暗示了陕甘宁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做铺垫。
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由景及树
白杨树外形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体特征的?
明确:
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体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的内在精神美。
作者是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的。
干:笔直,绝无旁枝
枝:笔直向上,靠拢
叶:宽大,片片向上
皮:光滑且有银色光圈,微微淡青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
由树及人
白杨树
象征
抗日军民
层
层
深
入
树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团结、力求上进
北方的农民
人
哨兵
精神和意志
排
比
递
进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 难道··· ”
排比反问句
陈述句
“你就不觉得它只是树,你就会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你···你···”
前者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丰富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北方的
农民
守卫家乡
的哨兵
中华民族的
精神和意志
明确: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知识卡片:什么叫象征?
以《爱莲说》为例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者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情感线索,作者分别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和内在品格三方面展现了白杨树“不平凡”。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本课小结:
作业布置:
运用象征手法,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树木给予热情赞美,完成一次片段写作。
(要求:由树及人,由表及内,适当运用排比反问句,挖掘其精神、意蕴)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