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小专题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系数 零分人数 有效卷数
31 8 0.22 0.03 256015 270583
31-1 4 0.17 0.04 258573 270583
31-2 4 0.05 0.01 266522 270583
2010年全国卷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
高考题阅卷数据分析(湖北抽样)
考情:
目标聚焦:
种类
分布
产生
作用
探究
(1)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 浓度过高会抑制生长)。
(2)同一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根>芽>茎)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
在最适浓度两侧相对应的点的促进效果相同
材料不同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
浓度不同
个体
器官
组织细胞
(高低、梯度大小)
物种
内容:
1、哪种实验材料?具体属于哪种影响因素?
2、解题思路?
3、小组同学答题存在的问题?
小组分工合作:
T1 T2 T3 T4 T5 T6
1、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生长素浓度(mg/L)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0.5 3.6 5.5 6.4 5.2 3.1 0.4 0.2
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促进或抑制作用)。
方法:(1)转换信息 (2)划分促进和抑制区间 (3)描述时先整体后局部
2、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n,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A、小于m B、小于n C、大于n D、大于i
方法:回归知识
(浓度差异、作用效应差异)
3、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a B.b
C.c D.d
×
×
×
方法:(1)回归曲线
(2) 准确理解“抑制”的含义
(3)建立“量”的概念
4、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
右图为该生长素类似物在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
X>Y 、X>Z,而Y和Z
的大小不能确定
方法:(1)回归曲线 (2) 添加辅助线
(3)划分区间
5、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侧
外侧
原因1是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是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 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1)审请题意
(2)延伸:同一浓度对不同组织细胞
(内侧与外侧)作用效应不同
(3)教材P50(顶芽与侧芽)
6、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改进方法:
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
低于低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
高于高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
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只设置两种浓度之间一组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实验。
2. 自行重新设置实验,多加几组。
答题误区:
方法:(1)回归曲线、实验目的
(2)考虑“浓度梯度大小”问题
(3)添加辅助线
材料不同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
浓度不同
个体
器官
组织细胞
(高低、梯度大小)
物种
转换信息,回归曲线
审清题意,分清类别
辅助手段,准确表述
4、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 )
方法:建立“量”的概念(单位、梯度大小)
A
8、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从图乙中可查到与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请预测与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答案:
⑴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值。
⑵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宁夏卷五年高考各模块分值、比例及题型
将文字、表格、坐标曲线图等形式转换为曲线图
细胞成熟度: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
幼嫩细胞﹥衰老细胞
植物种类: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
植物器官种类: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
根>芽>茎
生长素浓度: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 制生长
例1 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6的NAA溶液9份。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③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B.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
C.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萘乙酸)的浓度
0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