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第20*课《蝉》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第20*课《蝉》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8 10: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昆虫记
法布尔
法布尔,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国人。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人打短工。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这一行。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
添加标题
学习目标
积累生字词,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重点)
掌握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特点;(难点)
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写作手法;(重点)
感悟文中渗透的人文主义情怀。 (难点)
读准字音
金蜣qiāng 窠kē
隧suì道 塌tā
黏nián 涂墁màn
抵dǐ御yù 刹chà那
纤xiān弱 臃yōng肿

罅xià隙xì 徘pái徊huái
蚋ruì 轧yà扁
掠lüè夺 孵fū化
鳍qí 跳蚤zǎo
车辙zhé 坚韧rèn
喧xuān嚣xiāo 钹bó声
多音字

chà
shā
刹那
刹车


zhá
倾轧
轧钢
学习词语
轧yà碾碎。
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
暴晒bào shài将物体置于阳光下使之干燥。
隧道suì dào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
恶劣è liè非常坏,坏到接近于极点。
倒悬dào xuán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折皱zhé zhòu层次。 皱纹。
纤维xiān wéi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
防御fáng yù防守,抵御。
顾忌gù jì行事之前对于某些外加的行为规范有所畏惧。
联结lián jié结合(在一起)。
跳蚤tiào zǎo 昆虫,身体小,深褐色或棕黄色,有吸吮的口器,脚长,善跳跃。
车辙chē zhé 车辆经过时车轮压在道路上凹下去的痕迹。?
黏土nián tǔ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
寻觅xún mì寻找。
喧嚣xuān xiāo吵闹;喧哗。
欢愉huān yú欢乐愉快。
懒洋洋lǎn yāng yāng精神不振或不在乎。现在形容一种身体和精神放松到极致的状态。
不怀好意bù huái hǎo yì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比喻一点儿也不动心,不动摇。
匹敌pǐ dí对等,相称。
罅隙xià xì 缝隙。
腾跃 téng yuè跳跃。
开合自如kāi hé zì rú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dǎo méi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内容梳理
第一层(1)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6)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2-3)地穴外部
(4-6)地穴内部。
第三层次(7-10)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况的考察。
(7)幼虫出现在地面
(8-9)幼虫蜕皮
(10)刚脱壳的蝉。
课文分层(二)
一层:(第1~6段)介绍了蝉的产卵过程及遇到的天敌。
二层:(第7~13段)介绍了蝉卵孵化后,幼虫从树枝落到地面钻进土穴的过程。
三层:(第14~15段)介绍了幼蝉四年的地下生活,蝉成虫后五周的地上生活。
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作者对蝉产卵状况以及蝉孵化成幼虫时的生物习性的观察,揭示了蝉在生命之初所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
列一张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表
成虫产卵
蝉卵孵化
幼虫走出壳外
幼虫落在地上
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
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成虫离枝飞去
变为成虫
幼虫从地穴爬出
幼虫钻进地里
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2020/10/21
   填时间词语(课后第2题)
成虫产卵
蝉卵孵化
幼虫走出壳外
幼虫落在地上
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
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成虫离枝飞去
变为成虫
幼虫从 地穴爬出
幼虫钻进地里
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即刻
五个星期后
三个半钟头
半点钟后
徘徊一阵子
四年后
几分钟后
立刻
不久
课文分析(一)
蝉是从哪里来的?
明确:蝉的幼虫是从阳光曝晒的道路上的小圆孔里爬出来的。作者将读者的目光由蝉吸引到道路上的小圆孔上。
这小圆孔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外部形态: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内部结构: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且坚固,一般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
课文分析(一)
“做隧道的时候,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呢?”
明确:“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挤进干土的罅隙。”
“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明确:“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水泥,……用来做灰泥。”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蝉的地穴的?
由外及内的空间顺序。
课文分析(一)
在蝉由幼虫到成虫的过程中需要脱皮,文中是怎样描写幼虫脱皮的?按什么顺序描写?朗读8-11段。
明确:8段:找到树枝或草叶准备脱皮;9段:进行脱皮;10段:完成脱皮;11段:离开空壳。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
重点分析10段:找出写蝉从壳中脱出的动词,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住”。通过这些动词把蝉从壳中艰难脱出的过程具体写了出来,既生动又准确。
这部分主要按由幼虫——成虫的生长化过程来写的。
明确:这部分标题虽为“蝉的地穴”,但内容不仅仅写地穴,还写到幼虫脱皮的过程。以此看,作者以“蝉的地穴”为题,表示要从蝉的地穴开始考察。下一节“蝉的卵”也同样道理。
小结:
课文分析(二)
①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蝉产卵的特点,蝉的敌害;蝉卵的孵化及幼虫的活动。
②蝉为什么要产大量的卵?
明确:因为蝉只会产卵而不知道保护这些卵,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
课文分析(二)
小结:这一部分按照卵——幼虫的生长化过程来写的。
③从文章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幼虫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引起读者的兴趣,突出蝉“四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课文分析(二)
④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运用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总结蝉的一生,抒发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课文分析(二)
据课文内容,列出蝉的生命简史。
明确:成虫产卵 → 蝉卵孵化.幼虫出壳 → 即刻脱皮 ,不久 → 幼虫落在地上→立刻寻觅藏身的地方 ,几分钟后 →幼虫钻进地里 ,四年后→ 幼虫从地穴爬出→ 徘徊一阵 爬上灌木枝或草叶 , 半点钟后 → 变为成虫 ,三个半钟头后→ 成虫是离枝飞去, 五个星期后→ 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艺术特色的体味与归纳
修辞手法 :拟人,比喻,夸张,借代,排比等。
说明顺序倒叙??幼虫→成虫→产卵→幼虫。
语言准确明晰。
语言准确.平实。
运用数据,展现蝉的生物特征。
课堂小结
《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
课文板书设计
位置:阳光曝晒的道路
蝉的地穴 外部形态:(一寸口径,周围没土)
内部结构: (深十五六寸,下面宽大, 底部关闭 )
幼虫脱皮:准备脱皮
进行脱皮 事 比喻
完成脱皮 物 拟人
离开空壳 发
产卵 地点:干的细枝 生
蝉的卵 数量:三四百个
蝉的敌害:蚋
蝉卵孵化.幼虫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