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中学高二年级历史(文科)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1. 9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1分,共70分)
1以人为本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于
A 普罗塔戈拉 B智者运动 C斯多亚学派 D文艺复兴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两者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 智者学派思想——文艺复兴
B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基督原始教义——宗教改革
3“17世纪末自然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4“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5 苏格拉底在70岁时,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他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6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有可能来自于
A外国使节 B.波斯人 C阿拉伯人 D传教士
7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新兴资产阶级注入精神力量
B孟德斯鸠——美国政治体制——三权分立
C《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资本主义的成长壮大
D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
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权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主权在民的思想 B以议会为中心的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国家观念
10“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11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12.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独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1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5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16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w.w.w.k.s.5.u.c.o.m
17历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式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18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就是人们“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 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19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20李大钊在《史学要沦》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念,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随着观念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释自然也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
21某同学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22苏格拉底对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创立了逻辑学
23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那个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时期 B启蒙运动时期 C宗教改革 D资产阶级革命
24智者运动与百家争鸣两者在兴起的时代背景方面, 相同的有
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 ②经济的发展 ③普通大众地位的提高
④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25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
①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6人们由举起人文精神的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的阶级利益决定 B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性 D先进人物对问题思考的深人
27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变化中,最有进步意义的变化是
A运动中心的变化 B体现不同阶级的意志
C对封建专制制度斗争的彻底性 D领导者的变化
28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9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3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 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B 洛 克 —— 系统地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 卢 梭 ——— 倡导“人民主权”说
D 狄德罗 —— 宣扬科学与理性
31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的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
D浪漫主义思想
32右图是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说明了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者意在
A 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B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C 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D 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3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 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34《易经》中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以化成天下。”下列选项的内容不能体现材料中“人文”的涵义的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35主教扯着嗓子喊:“教皇规定:……抢劫教堂犯出9个金币,谋杀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个金币,就可以获得赦免。快把购买赎罪券的金币投进这个柜子吧,当啷一响,灵魂就可以升天堂了啊!”对这一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事件应该发生在15世纪初
②材料中的事件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③该材料体现了教会的“因行称义”
④该材料体现了教会对教徒的欺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6薄伽丘在小说《十日谈》中说:“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不但是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这一材料表明作者认为( )
A要遏制人类天性必须具有非凡的本领
B只要破血流就能遏制住人类的天性
C人类迟早要突破各种束缚而解放出来
D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顺应天性
37下面三幅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绘画作品。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这三幅作品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 )
A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
B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
C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
D都表达了作者对至高无上的神性的赞美
38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
B它把古文化古为今用
C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D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39道出启蒙运动真谛的思想家是()
A 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40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D对人性的研究
41“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42启蒙运动中,最早提出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立国家的是
A霍布斯 B孟德斯鸠 C洛克 D卢梭
43在现代社会,假如有一片森林,里面栖息着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某种珍惜动物。经勘察,森林地下埋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依据智者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观念,应
A保护珍稀动物,放弃开采石油 B开采石油,不用顾及动物 C应该两者兼顾 D维持现状
44下列资料,体现出启蒙思想家精神的是
A《人权宣言》 B1791年美国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45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起源的思想家是()
A 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洛克
46在启蒙运动中,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三权分立的思想家是( )
A 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洛克
47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是()
A 芝诺 B西塞罗 C塞内卡 D普罗塔戈拉
48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 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卢梭
49《十日谈》 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A人的自然天性是无法阻挡的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50在1500年,因为坚定不移地同罗马教会、神学作斗争,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被罗马教会称做异端处以火刑。但在此之前,马丁 路德同样反对罗马教皇却免遭其难,主要原因在于
A因反对赎罪券和简化宗教仪式而得到人民的拥护
B因向罗马教皇忏悔而获得宽恕
C因主张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权力而得到德意志诸侯和人民的保护
D因创立了路德教派同罗马教皇分庭抗礼
51“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就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伏尔泰在这段话里主要表达了
A生而平等是天赋人权
B反对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
D主权在民的思想
52在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兴起和发展。思想家们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孟德斯鸠--------道德就是知识
③康德--------永远公开地运用理性
④卢梭---------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3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
A反对暴力革命 B主张自由和理性
C反对财产平等 D主张实行法治
54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因应用
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感受
55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外界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56希腊人认为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仅是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这一看法直接来源于希腊人
A长期的海外贸易 B繁荣的商品经济
C丰富的人文精神 D成熟的民主制度
57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58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 B主张民主
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维护君主权威
59下列作品揭露教会的虚伪与腐败,讴歌人性,反映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的是
A《哈姆雷特》 B《人间喜剧》 C《唐吉可德》 D《十日谈》
60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都能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否认教会是通向天国钥匙的掌管着
61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内部
A政治派别的林立 B阶级关系的复杂
C思想主张的多样 D代表人物经历的不同
62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及运作方式产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63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64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5直到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①但丁创作《神曲》 ②塞万提斯写出《唐吉诃德》
③薄伽丘创作《十日谈》 ④马丁·路德创立新教
⑤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⑥歌德创作《浮士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④⑤ D④⑤⑥
66马丁 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马丁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B天主教会的腐败堕落
C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卷 D德国统治阶级利用天主教迫害人民
67下列观点有悖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
A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B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C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D真正的高贵并非先天生成,而是自为的
68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的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与感情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抗精神
D宣传宗教改革与激进思想
69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主张因信称义 ②简化宗教仪式 ③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
④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0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 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未来世界多变,但并非杂乱无
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共30分,要求要点清晰、表述准确、字迹工整)
71马克思说:“他们战战兢兢的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来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文中“久受崇敬的服装”具体是指什么? 指出这场穿古装演新戏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先决条件及思想内涵?(3分)
《最后的晚餐》
《圣母子》
《西斯廷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