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05001019810000
共 案
个 案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现和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发散思维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尝试用坐标曲线分析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表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类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主要是通过反馈来体现的。反馈是指系统中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
负反馈调节
①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
②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③存在范围,负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而且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④实例: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如图所示:
-6540515684500正反馈调节
①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②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③实例: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正反馈调节,如图所示:
0-33655000判断正、负反馈调节的方法
36195-664146500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不同的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我 调节能力越弱。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与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压板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一般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一般越容易恢复;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一般越难恢复
联系
-65405113474500①两者呈负相关: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低;②两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山洪、泥石流和雷电火灾等,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是有限的。
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直接、更大。
措施
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要有计划地采伐,防此过度采伐,并且要伐种兼顾。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例如,要使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需要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控制病虫害。
意义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类应针对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板书设计: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不同的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
2.恢复力稳定性
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六、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学生报纸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