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昆明的雨》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辟邪(xié)
饱涨(zhàng) 牛肝菌(jūn)
B.鲜腴(yú)
炽(zhì)红
黄焖(mèn)鸡
C.绿釉(yòu)
吆(yāo)喝
密匝(zā)匝
D.篱(lí)笆
缅(miàn)桂
花骨(gū)朵
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
B.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份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C.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D.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B.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C.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D.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新鲜肥美)
B.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指夏季的第二个月)
C.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非常浓密的样子)
D.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的艺术格调清丽简约,雅俗之间,充满诗情画意。
B.他讲起话来总是连绵不断,让人无法插上一句。
C.一声巨响,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张目结舌的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6.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中考试之后,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由于”改为“因为”)
B.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探索,让他们判断,让他们寻找,让他们思考。(
逻辑关系混乱,正确的次序是:思考,判断,探索,寻找。)
C.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把“认为”改为“证明”;或把“结果”去掉,改为“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可将“聪明”改为“灵巧”。)
7.判断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4分)
(1)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
(2)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
(3)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
)
(4)我想念昆明的雨。(
)
8.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
②汪曾祺博学多识,兴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③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更能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
④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式,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⑤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A.?③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①???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④③⑤
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昆明人家挂仙人掌以辟邪是一种习俗,倒挂着的仙人掌能存活开花则体现了昆明雨季空气的湿润。
B.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主要是因为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雨不是连续地下。
C.作者将昆明火炭梅与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突出前者的味美。
D.全文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把雨季的昆明写得蕴藏着诗意,颇有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11.文学常识填空。(4分)
(1)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课中的诗句“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分别出自______
的
《_______》和________的《读<山海经>》。
12.综合性学习。(11分)
学习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活动一:对联大比拼】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些同学只拟了上联,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写出下联。(2分)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名著大观园】雨,作家笔下的爱物。同样是对雨的刻画,但表达的主题思想却各有不同。“雨”让作家
触景生情,她在《____________》中写下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赞美了母爱的博大。而“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那是作家老舍笔下的夏日暴雨,烘托了《骆驼祥子》中主人公
为生活所迫在暴雨下拉车的痛苦。(3分)
【活动三:诗词妙赏析】请你写出两句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句(要注明作者和题目),并选一句作简要赏析。(4分)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写雨象征义】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是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请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雨的象征意义。(2分)
①屋漏偏逢连夜雨。
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却要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4分)
2.作者写道:“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3.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从选文来看,他实际上是想念昆明雨季的哪些事物?(2分)
4.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柔和”一词写出了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6分)
雨的印记
姚影
①雨,从小到大,一直在记忆里缱绻。喜欢雨,更喜欢下雨的日子,清凉中满溢着温暖。
②儿时,在农村老家,大人们每天像不停歇的陀螺,有忙不完的活儿。尤其是一进夏天,父母一大早就去地里干活,直到中午才稍微休息。但是母亲从来不睡午觉,她要趁着好天,拆洗被子。唯有下雨天,才是老天给农人放的假。
??
③但是庄户人家,很懂得运用统筹方法。晴天有晴天的活计,雨天有雨天的安排。
??
④下雨了母亲也不闲着,把以前拆洗好的被面拿出来,缝被子。她先把被面平铺在炕上,中间均匀地铺上棉絮,然后慢慢抻平,最后缝合起来。我喜欢光着小脚丫,坐在炕头的旮旯里,吃着花生,红枣,守着母亲玩。每逢母亲眯起眼睛,穿针引线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停止咀嚼,屏住气,直到看见线头平稳穿过针鼻儿,我才跟着长出一口气。母亲缝被子的时候,左手藏在被子底下,把被子托起一座平缓的小丘,右手握针,一个俯仰之后,用顶针一顶,针便穿过厚厚的棉花,母亲顺势拽出,轻巧麻利,循环往复,像是在表演欢快的舞蹈,我常常看得入了迷。最喜欢的是看着被面上的图案出神。那时的被面,很具时代特色:火红的太阳、耕地的拖拉机、忙碌的农民、绿色的禾苗……和着光洁一新的被面散发出的皂角香,我仿佛来到了一个美丽的田园世界。有时候,一床干净整齐的被子刚刚被母亲缝完,我就禁不住在上面翻个跟头,打个滚,撒一阵欢儿。母亲嗔怪,我照旧疯闹,因为早已发现,母亲的嗔怒,多半是假装的。
??
⑤下雨天,母亲还可以抽出空来,给我们包饺子吃。
??
⑥后园里,种着鲜嫩的韭菜,细长的韭菜叶儿挂着鲜亮的水珠儿,铺满一畦翠绿。母亲便割下一大捧,回家来,把韭菜一根根择好,洗净,甩干。然后和面,切菜调馅儿……中午,炕上支起小圆桌儿,一家人围坐一起,蘸着飘着金黄油花儿的香醋,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薄皮儿大馅儿,咬一口,韭菜的清香,虾皮的鲜气,鸡蛋的香味,一齐涌来,鲜嫩可口,齿颊留香。凉快天儿,吃热气腾腾的饺子,真是无比的享受。
??
⑦雨天的父亲,总爱捧本书,不厌其烦地读。他喜欢《三国演义》《封神榜》……而且喜欢在饭桌上,给我们讲述。因为有了父亲的故事,每顿饭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
⑧雨天的小孩子们,仿佛都很兴奋,我和小朋友们常常趿拉着妈妈的大雨鞋,打个伞,在胡同里蹚水玩,哪水多,往哪去。听着雨在伞上欢跳,小心地蹚着雨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乐趣。
??
⑨雨天,是为乡下人插入的一段静好时光。多年过去,它始终泊在我的记忆里,鲜活着,温润着。
(有删改)
1.下雨的日子,留给作者的记忆是“清凉中满溢着温暖”。阅读全文,补全文章中“温暖”的具体表现。
母亲缝被子给“我”带来的视觉享受——①________——②________——“我”和小朋友在雨中嬉戏的自由欢畅。(4分)
2.阅读全文,说说第③段的作用。(3分)
3.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4.阅读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5分)
【链接材料】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选自汪曾祺《昆明的雨》
写出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抒情方式上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分析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文中的不同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昆明的雨》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辟邪(xié)
饱涨(zhàng) 牛肝菌(jūn)
B.鲜腴(yú)
炽(zhì)红
黄焖(mèn)鸡
C.绿釉(yòu)
吆(yāo)喝
密匝(zā)匝
D.篱(lí)笆
缅(miàn)桂
花骨(gū)朵
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2分)
A.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
B.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份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C.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D.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解析:份→分。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B.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C.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D.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解析:A项,句号应在括号后面;C项,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D项,第一个感叹号应改为逗号。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新鲜肥美)
B.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指夏季的第二个月)
C.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非常浓密的样子)
D.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2分)
A.他的艺术格调清丽简约,雅俗之间,充满诗情画意。
B.他讲起话来总是连绵不断,让人无法插上一句。
C.一声巨响,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张目结舌的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6.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期中考试之后,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由于”改为“因为”)
B.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探索,让他们判断,让他们寻找,让他们思考。(
逻辑关系混乱,正确的次序是:思考,判断,探索,寻找。)
C.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把“认为”改为“证明”;或把“结果”去掉,改为“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可将“聪明”改为“灵巧”。)
解析:缺少主语。“她”移到“得到”的前面。
7.判断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4分)
(1)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议论 )
(2)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描写 )
(3)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 记叙 )
(4)我想念昆明的雨。(抒情)
8.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D?)(3分)
①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
②汪曾祺博学多识,兴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③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更能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
④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式,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⑤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A.?③①⑤④②???B.?③⑤④②①???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④③⑤
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答案:①不同的花会产生不同的芳香油
②颜色淡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浓郁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昆明人家挂仙人掌以辟邪是一种习俗,倒挂着的仙人掌能存活开花则体现了昆明雨季空气的湿润。
B.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主要是因为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雨不是连续地下。
C.作者将昆明火炭梅与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突出前者的味美。
D.全文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把雨季的昆明写得蕴藏着诗意,颇有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11.文学常识填空。(4分)
(1)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课中的诗句“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分别出自______
的
《_______》和________的《读<山海经>》。
答案:(1)作
散文
戏剧家
《受戒》
《大淖纪事》
(2)杜甫
《春望》
陶渊明
12.综合性学习。(11分)
学习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活动一:对联大比拼】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些同学只拟了上联,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写出下联。(2分)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名著大观园】雨,作家笔下的爱物。同样是对雨的刻画,但表达的主题思想却各有不同。“雨”让作家
触景生情,她在《____________》中写下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赞美了母爱的博大。而“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那是作家老舍笔下的夏日暴雨,烘托了《骆驼祥子》中主人公
为生活所迫在暴雨下拉车的痛苦。(3分)
【活动三:诗词妙赏析】请你写出两句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句(要注明作者和题目),并选一句作简要赏析。(4分)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写雨象征义】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是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请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雨的象征意义。(2分)
①屋漏偏逢连夜雨。
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答案:活动一示例:皑皑瑞雪兆丰年(3分)
活动二:冰心
荷叶·母亲
祥子(每空1分)
活动三示例:(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好雨知时节(杜甫《春夜喜雨》)
(赏析)“春潮带雨晚来急”这句诗描绘出了一幅春水突涨的画面:晚春时节,滁州西涧,草木茂盛,黄鹂时鸣,一场大雨突然而来,涧中水位猛涨。一个“急”字既写出了雨来得快而大,又借“潮”字暗示环境的偏僻幽深。(列出名句2分,赏析2分)
活动四:①祸不单行、多灾多难、雪上加霜等。②磨难、锻炼等。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却要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4分)
2.作者写道:“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3.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从选文来看,他实际上是想念昆明雨季的哪些事物?(2分)
4.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柔和”一词写出了什么?(4分)
答案:
1.①画上所画的倒挂而能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景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2.内容上: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写出自己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引起下文对“昆明的雨”及雨季中各种事物的介绍。
3.仙人掌、各类菌子和杨梅。
4.衬托。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之情。“柔和”一词不仅写出了卖杨梅的女孩子声音的娇美,同时也衬托出昆明雨季的美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6分)
雨的印记
姚影
①雨,从小到大,一直在记忆里缱绻。喜欢雨,更喜欢下雨的日子,清凉中满溢着温暖。
②儿时,在农村老家,大人们每天像不停歇的陀螺,有忙不完的活儿。尤其是一进夏天,父母一大早就去地里干活,直到中午才稍微休息。但是母亲从来不睡午觉,她要趁着好天,拆洗被子。唯有下雨天,才是老天给农人放的假。
??
③但是庄户人家,很懂得运用统筹方法。晴天有晴天的活计,雨天有雨天的安排。
??
④下雨了母亲也不闲着,把以前拆洗好的被面拿出来,缝被子。她先把被面平铺在炕上,中间均匀地铺上棉絮,然后慢慢抻平,最后缝合起来。我喜欢光着小脚丫,坐在炕头的旮旯里,吃着花生,红枣,守着母亲玩。每逢母亲眯起眼睛,穿针引线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停止咀嚼,屏住气,直到看见线头平稳穿过针鼻儿,我才跟着长出一口气。母亲缝被子的时候,左手藏在被子底下,把被子托起一座平缓的小丘,右手握针,一个俯仰之后,用顶针一顶,针便穿过厚厚的棉花,母亲顺势拽出,轻巧麻利,循环往复,像是在表演欢快的舞蹈,我常常看得入了迷。最喜欢的是看着被面上的图案出神。那时的被面,很具时代特色:火红的太阳、耕地的拖拉机、忙碌的农民、绿色的禾苗……和着光洁一新的被面散发出的皂角香,我仿佛来到了一个美丽的田园世界。有时候,一床干净整齐的被子刚刚被母亲缝完,我就禁不住在上面翻个跟头,打个滚,撒一阵欢儿。母亲嗔怪,我照旧疯闹,因为早已发现,母亲的嗔怒,多半是假装的。
??
⑤下雨天,母亲还可以抽出空来,给我们包饺子吃。
??
⑥后园里,种着鲜嫩的韭菜,细长的韭菜叶儿挂着鲜亮的水珠儿,铺满一畦翠绿。母亲便割下一大捧,回家来,把韭菜一根根择好,洗净,甩干。然后和面,切菜调馅儿……中午,炕上支起小圆桌儿,一家人围坐一起,蘸着飘着金黄油花儿的香醋,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薄皮儿大馅儿,咬一口,韭菜的清香,虾皮的鲜气,鸡蛋的香味,一齐涌来,鲜嫩可口,齿颊留香。凉快天儿,吃热气腾腾的饺子,真是无比的享受。
??
⑦雨天的父亲,总爱捧本书,不厌其烦地读。他喜欢《三国演义》《封神榜》……而且喜欢在饭桌上,给我们讲述。因为有了父亲的故事,每顿饭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
⑧雨天的小孩子们,仿佛都很兴奋,我和小朋友们常常趿拉着妈妈的大雨鞋,打个伞,在胡同里蹚水玩,哪水多,往哪去。听着雨在伞上欢跳,小心地蹚着雨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乐趣。
??
⑨雨天,是为乡下人插入的一段静好时光。多年过去,它始终泊在我的记忆里,鲜活着,温润着。
(有删改)
1.下雨的日子,留给作者的记忆是“清凉中满溢着温暖”。阅读全文,补全文章中“温暖”的具体表现。
母亲缝被子给“我”带来的视觉享受——①________——②________——“我”和小朋友在雨中嬉戏的自由欢畅。(4分)
母亲包饺子给“我”带来的味觉享受;父亲讲故事给“我”带来的精神享受
2.阅读全文,说说第③段的作用。(3分)
承上启下(过渡),“晴天有晴天的活计”承上,交代农人的忙碌;“雨天有雨天的安排”启下,展开下文对雨天温情的描述。
3.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针线一上一下在被子里灵巧穿行的画面,突出了妈妈的心灵手巧和勤劳。
4.阅读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5分)
【链接材料】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选自汪曾祺《昆明的雨》
写出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抒情方式上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分析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文中的不同作用。
同: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不同:选文由对雨的喜爱自然引出雨中满溢着温暖的事情,抒发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乡村生活的眷恋。《昆明的雨》则由画入文,出人意料,但画中的物象与下文中的记述内容相关,自然引出“想念昆明的雨”的情感,抒发“我”对昆明深沉的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