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昆明的雨》课件(共37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7《昆明的雨》课件(共37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31 16:56: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昆明的雨
教学目标: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学习通过拾取生活的琐事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3.感悟作者对往昔怀念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起昆明,人们首先要说“翠湖”。有李霆锐的湖中亭联:“赤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红莲开翠海,托来一瓣馨香”。翠湖之美,楼阁屋舍,绿波拥簇,古今多有名士称赞。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书写昆明时涉及人文、景物、饮食等几十篇作品。其中《觅我游踪五十年》题诗:“羁旅天南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年。”这是汪先生对昆明最集中概括的书写称赞。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那么就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
二、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背景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浦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写作背景。
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春城之雨,润物细无声。本文写于1984年,是作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3.读准字音。
青头菌(jūn)
避邪(bì
xié)
鲜腴(yú)
八卦(ɡuà)
篱笆(lí
bā)
釉(yòu)
晕倒(yūn
dǎo)
吆唤(yāo)
暮年(mù)
缅甸(miǎn
diàn)
一碟(dié)
细碎(suì)
饱涨(bǎo
zhǎnɡ)
淋湿(lín)
苔痕(hén)
密匝匝(zā)
4.辨清字形。
缅(miǎn)缅怀
釉(yòu)彩釉
腼(miǎn)腼腆
油(yóu)油水
5.理解词语。
避邪: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鲜腴:新鲜肥美。
吆唤:大声喊叫,呼唤。
暮年:晚年。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用三个分别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相传是伏羲所作。
细碎:①琐碎;细小。②细行;细节。
方比:比较,比得上。
饱涨:饱满。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三、整体感知
1.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文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2.划分层次。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①、②):写作者由画画引出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第二部分(③—⑨):写昆明雨季特点和四种相关物品。
第三部分(
⑩、?):写在昆明街头雨中景观及酒店院子饮酒作诗的往事。
四、课文导读
(一)快速默读1、2自然段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①作者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明确:这一段话画面感非常强,色彩鲜明,展现出昆明独有的地方特色。
3.第2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引出下文(本题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二)读4、5自然段,感受昆明的雨的特点
1.昆明的雨季有哪些特点?
明确:雨季很长,有所间歇;气压不低,让人舒服;雨季明亮丰满,草木旺盛。
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大声朗读6自然段
说说昆明的仙人掌有哪些功用?
明确:门头辟邪;代替篱笆防猪和羊
默读第7段
1.这一段介绍了哪几种菌子?从作者详写昆明菌子你受到哪些启发?
明确: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观察仔细,体验真切,对平常物品如数家珍,写得生动活泼。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明确:“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和鲜香口味。
②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明确:“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3.请将图片和文中的描述结合起来,体会汪曾祺先生语言的精妙之处。(PPT)
(五)读第8段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衬托。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之情。
2.赏析“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明确:用“戴”“穿”“坐”“吆喝”一系列的动词,对苗族女孩子进行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等,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
“柔和”一词不仅写出了卖杨梅的女孩子声音的娇美,同时也衬托出昆明雨季的美丽。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思考: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对比。通过与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反衬昆明的火炭梅味道很好。
(六)读第9段
思考:怎样理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句话?
明确:富有特色的缅桂花,并且带有雨珠,让作者心生柔情,感受到邻居的友善,而非思亲思乡。
(七)读第10段
1.第10段写到雨中昆明的街景,为什么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
明确: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意在说明昆明此地能净化人的心灵,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净平和的生活状态。
2.赏析“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明确:“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主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3.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五、深入探究
1.课文第2段和最后一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第2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最后一段从内容上看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结构上看,照应前面第3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2.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昆明的雨季及相关事物,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启示人们,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并捕捉到它们。
写法探究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1.条理清晰,承转自然。
课文由朋友之托写起,引发对昆明雨季及相关事物的回忆,层次分明,一一道来,过渡承转很自然,并有直接抒情的语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完整。
2.选材精当,描写多样。
课文所选的事物素材都是与昆明雨有关的,并且都比较能够突出表现昆明雨的特点。作者对仙人掌、各类菌子、果子杨梅、缅桂花等进行多角度、多手法的描写,事事亲切,物物关情。
3.以小见大,饱含深情。
课文中作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回忆了昆明雨季的点点滴滴,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从中表现出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浓浓热爱之情。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
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附:汪曾祺散文特点:
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一说你的发现。
原文: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改写:走进莲花池边的酒店,看雨点欢快地从空中落下,在微风中飞扬,落入池塘击起美丽的涟漪。静坐酒店一角,听雨点在木香花上弹奏出妙幻的曲调,木香花那浓郁的香味令我沉醉。
八、本课小结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
本文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淡的生活的留恋。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找汪曾祺的书来读一读。
九、课下阅读
阅读汪曾祺的散文:《翠湖心影》《葡萄月令》《我的家乡》《胡同文化》《故乡的食物》,进一步体会其风格。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昆明的雨》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辟邪(xié) 
饱涨(zhàng) 牛肝菌(jūn)
B.鲜腴(yú)
炽(zhì)红
黄焖(mèn)鸡
C.绿釉(yòu)
吆(yāo)喝
密匝(zā)匝
D.篱(lí)笆
缅(miàn)桂
花骨(gū)朵
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
B.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份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C.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D.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B.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C.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D.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新鲜肥美)
B.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指夏季的第二个月)
C.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非常浓密的样子)
D.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的艺术格调清丽简约,雅俗之间,充满诗情画意。
B.他讲起话来总是连绵不断,让人无法插上一句。
C.一声巨响,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张目结舌的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6.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中考试之后,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由于”改为“因为”)
B.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探索,让他们判断,让他们寻找,让他们思考。(
逻辑关系混乱,正确的次序是:思考,判断,探索,寻找。)
C.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把“认为”改为“证明”;或把“结果”去掉,改为“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可将“聪明”改为“灵巧”。)
7.判断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4分)
(1)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
(2)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
(3)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 
 )
(4)我想念昆明的雨。(

8.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
②汪曾祺博学多识,兴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③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更能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
④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式,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⑤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A.?③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①???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④③⑤
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昆明人家挂仙人掌以辟邪是一种习俗,倒挂着的仙人掌能存活开花则体现了昆明雨季空气的湿润。
B.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主要是因为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雨不是连续地下。
C.作者将昆明火炭梅与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突出前者的味美。
D.全文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把雨季的昆明写得蕴藏着诗意,颇有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11.文学常识填空。(4分)
(1)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课中的诗句“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分别出自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的《读<山海经>》。
12.综合性学习。(11分)
学习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活动一:对联大比拼】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些同学只拟了上联,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写出下联。(2分)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名著大观园】雨,作家笔下的爱物。同样是对雨的刻画,但表达的主题思想却各有不同。“雨”让作家
触景生情,她在《____________》中写下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赞美了母爱的博大。而“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那是作家老舍笔下的夏日暴雨,烘托了《骆驼祥子》中主人公
为生活所迫在暴雨下拉车的痛苦。(3分)
【活动三:诗词妙赏析】请你写出两句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句(要注明作者和题目),并选一句作简要赏析。(4分)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写雨象征义】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是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请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雨的象征意义。(2分)
①屋漏偏逢连夜雨。
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却要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4分)
2.作者写道:“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3.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从选文来看,他实际上是想念昆明雨季的哪些事物?(2分)
4.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柔和”一词写出了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6分)
雨的印记
姚影
①雨,从小到大,一直在记忆里缱绻。喜欢雨,更喜欢下雨的日子,清凉中满溢着温暖。
②儿时,在农村老家,大人们每天像不停歇的陀螺,有忙不完的活儿。尤其是一进夏天,父母一大早就去地里干活,直到中午才稍微休息。但是母亲从来不睡午觉,她要趁着好天,拆洗被子。唯有下雨天,才是老天给农人放的假。
??
③但是庄户人家,很懂得运用统筹方法。晴天有晴天的活计,雨天有雨天的安排。
??
④下雨了母亲也不闲着,把以前拆洗好的被面拿出来,缝被子。她先把被面平铺在炕上,中间均匀地铺上棉絮,然后慢慢抻平,最后缝合起来。我喜欢光着小脚丫,坐在炕头的旮旯里,吃着花生,红枣,守着母亲玩。每逢母亲眯起眼睛,穿针引线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停止咀嚼,屏住气,直到看见线头平稳穿过针鼻儿,我才跟着长出一口气。母亲缝被子的时候,左手藏在被子底下,把被子托起一座平缓的小丘,右手握针,一个俯仰之后,用顶针一顶,针便穿过厚厚的棉花,母亲顺势拽出,轻巧麻利,循环往复,像是在表演欢快的舞蹈,我常常看得入了迷。最喜欢的是看着被面上的图案出神。那时的被面,很具时代特色:火红的太阳、耕地的拖拉机、忙碌的农民、绿色的禾苗……和着光洁一新的被面散发出的皂角香,我仿佛来到了一个美丽的田园世界。有时候,一床干净整齐的被子刚刚被母亲缝完,我就禁不住在上面翻个跟头,打个滚,撒一阵欢儿。母亲嗔怪,我照旧疯闹,因为早已发现,母亲的嗔怒,多半是假装的。
??
⑤下雨天,母亲还可以抽出空来,给我们包饺子吃。
??
⑥后园里,种着鲜嫩的韭菜,细长的韭菜叶儿挂着鲜亮的水珠儿,铺满一畦翠绿。母亲便割下一大捧,回家来,把韭菜一根根择好,洗净,甩干。然后和面,切菜调馅儿……中午,炕上支起小圆桌儿,一家人围坐一起,蘸着飘着金黄油花儿的香醋,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薄皮儿大馅儿,咬一口,韭菜的清香,虾皮的鲜气,鸡蛋的香味,一齐涌来,鲜嫩可口,齿颊留香。凉快天儿,吃热气腾腾的饺子,真是无比的享受。
??
⑦雨天的父亲,总爱捧本书,不厌其烦地读。他喜欢《三国演义》《封神榜》……而且喜欢在饭桌上,给我们讲述。因为有了父亲的故事,每顿饭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
⑧雨天的小孩子们,仿佛都很兴奋,我和小朋友们常常趿拉着妈妈的大雨鞋,打个伞,在胡同里蹚水玩,哪水多,往哪去。听着雨在伞上欢跳,小心地蹚着雨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乐趣。
??
⑨雨天,是为乡下人插入的一段静好时光。多年过去,它始终泊在我的记忆里,鲜活着,温润着。
(有删改)
1.下雨的日子,留给作者的记忆是“清凉中满溢着温暖”。阅读全文,补全文章中“温暖”的具体表现。
母亲缝被子给“我”带来的视觉享受——①________——②________——“我”和小朋友在雨中嬉戏的自由欢畅。(4分)
2.阅读全文,说说第③段的作用。(3分)
3.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4.阅读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5分)
【链接材料】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选自汪曾祺《昆明的雨》
写出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抒情方式上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分析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文中的不同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昆明的雨》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辟邪(xié) 
饱涨(zhàng) 牛肝菌(jūn)
B.鲜腴(yú)
炽(zhì)红
黄焖(mèn)鸡
C.绿釉(yòu)
吆(yāo)喝
密匝(zā)匝
D.篱(lí)笆
缅(miàn)桂
花骨(gū)朵
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2分)
A.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
B.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份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C.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D.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解析:份→分。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B.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C.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D.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解析:A项,句号应在括号后面;C项,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D项,第一个感叹号应改为逗号。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新鲜肥美)
B.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指夏季的第二个月)
C.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非常浓密的样子)
D.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2分)
A.他的艺术格调清丽简约,雅俗之间,充满诗情画意。
B.他讲起话来总是连绵不断,让人无法插上一句。
C.一声巨响,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张目结舌的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6.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期中考试之后,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由于”改为“因为”)
B.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探索,让他们判断,让他们寻找,让他们思考。(
逻辑关系混乱,正确的次序是:思考,判断,探索,寻找。)
C.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把“认为”改为“证明”;或把“结果”去掉,改为“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可将“聪明”改为“灵巧”。)
解析:缺少主语。“她”移到“得到”的前面。
7.判断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4分)
(1)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议论 )
(2)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描写  )
(3)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 记叙 )
(4)我想念昆明的雨。(抒情)
8.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D?)(3分)
①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
②汪曾祺博学多识,兴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③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更能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
④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式,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⑤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A.?③①⑤④②???B.?③⑤④②①???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④③⑤
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答案:①不同的花会产生不同的芳香油
②颜色淡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浓郁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昆明人家挂仙人掌以辟邪是一种习俗,倒挂着的仙人掌能存活开花则体现了昆明雨季空气的湿润。
B.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主要是因为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雨不是连续地下。
C.作者将昆明火炭梅与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突出前者的味美。
D.全文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把雨季的昆明写得蕴藏着诗意,颇有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11.文学常识填空。(4分)
(1)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课中的诗句“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分别出自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的《读<山海经>》。
答案:(1)作
散文
戏剧家
《受戒》
《大淖纪事》
(2)杜甫
《春望》
陶渊明
12.综合性学习。(11分)
学习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活动一:对联大比拼】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些同学只拟了上联,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写出下联。(2分)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名著大观园】雨,作家笔下的爱物。同样是对雨的刻画,但表达的主题思想却各有不同。“雨”让作家
触景生情,她在《____________》中写下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赞美了母爱的博大。而“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那是作家老舍笔下的夏日暴雨,烘托了《骆驼祥子》中主人公
为生活所迫在暴雨下拉车的痛苦。(3分)
【活动三:诗词妙赏析】请你写出两句写雨景、抒雨情的古诗名句(要注明作者和题目),并选一句作简要赏析。(4分)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写雨象征义】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是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请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雨的象征意义。(2分)
①屋漏偏逢连夜雨。
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答案:活动一示例:皑皑瑞雪兆丰年(3分)
活动二:冰心
荷叶·母亲
祥子(每空1分)
活动三示例:(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好雨知时节(杜甫《春夜喜雨》)
(赏析)“春潮带雨晚来急”这句诗描绘出了一幅春水突涨的画面:晚春时节,滁州西涧,草木茂盛,黄鹂时鸣,一场大雨突然而来,涧中水位猛涨。一个“急”字既写出了雨来得快而大,又借“潮”字暗示环境的偏僻幽深。(列出名句2分,赏析2分)
活动四:①祸不单行、多灾多难、雪上加霜等。②磨难、锻炼等。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却要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4分)
2.作者写道:“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3.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从选文来看,他实际上是想念昆明雨季的哪些事物?(2分)
4.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柔和”一词写出了什么?(4分)
答案:
1.①画上所画的倒挂而能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景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2.内容上: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写出自己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引起下文对“昆明的雨”及雨季中各种事物的介绍。
3.仙人掌、各类菌子和杨梅。
4.衬托。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之情。“柔和”一词不仅写出了卖杨梅的女孩子声音的娇美,同时也衬托出昆明雨季的美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6分)
雨的印记
姚影
①雨,从小到大,一直在记忆里缱绻。喜欢雨,更喜欢下雨的日子,清凉中满溢着温暖。
②儿时,在农村老家,大人们每天像不停歇的陀螺,有忙不完的活儿。尤其是一进夏天,父母一大早就去地里干活,直到中午才稍微休息。但是母亲从来不睡午觉,她要趁着好天,拆洗被子。唯有下雨天,才是老天给农人放的假。
??
③但是庄户人家,很懂得运用统筹方法。晴天有晴天的活计,雨天有雨天的安排。
??
④下雨了母亲也不闲着,把以前拆洗好的被面拿出来,缝被子。她先把被面平铺在炕上,中间均匀地铺上棉絮,然后慢慢抻平,最后缝合起来。我喜欢光着小脚丫,坐在炕头的旮旯里,吃着花生,红枣,守着母亲玩。每逢母亲眯起眼睛,穿针引线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停止咀嚼,屏住气,直到看见线头平稳穿过针鼻儿,我才跟着长出一口气。母亲缝被子的时候,左手藏在被子底下,把被子托起一座平缓的小丘,右手握针,一个俯仰之后,用顶针一顶,针便穿过厚厚的棉花,母亲顺势拽出,轻巧麻利,循环往复,像是在表演欢快的舞蹈,我常常看得入了迷。最喜欢的是看着被面上的图案出神。那时的被面,很具时代特色:火红的太阳、耕地的拖拉机、忙碌的农民、绿色的禾苗……和着光洁一新的被面散发出的皂角香,我仿佛来到了一个美丽的田园世界。有时候,一床干净整齐的被子刚刚被母亲缝完,我就禁不住在上面翻个跟头,打个滚,撒一阵欢儿。母亲嗔怪,我照旧疯闹,因为早已发现,母亲的嗔怒,多半是假装的。
??
⑤下雨天,母亲还可以抽出空来,给我们包饺子吃。
??
⑥后园里,种着鲜嫩的韭菜,细长的韭菜叶儿挂着鲜亮的水珠儿,铺满一畦翠绿。母亲便割下一大捧,回家来,把韭菜一根根择好,洗净,甩干。然后和面,切菜调馅儿……中午,炕上支起小圆桌儿,一家人围坐一起,蘸着飘着金黄油花儿的香醋,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薄皮儿大馅儿,咬一口,韭菜的清香,虾皮的鲜气,鸡蛋的香味,一齐涌来,鲜嫩可口,齿颊留香。凉快天儿,吃热气腾腾的饺子,真是无比的享受。
??
⑦雨天的父亲,总爱捧本书,不厌其烦地读。他喜欢《三国演义》《封神榜》……而且喜欢在饭桌上,给我们讲述。因为有了父亲的故事,每顿饭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
⑧雨天的小孩子们,仿佛都很兴奋,我和小朋友们常常趿拉着妈妈的大雨鞋,打个伞,在胡同里蹚水玩,哪水多,往哪去。听着雨在伞上欢跳,小心地蹚着雨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乐趣。
??
⑨雨天,是为乡下人插入的一段静好时光。多年过去,它始终泊在我的记忆里,鲜活着,温润着。
(有删改)
1.下雨的日子,留给作者的记忆是“清凉中满溢着温暖”。阅读全文,补全文章中“温暖”的具体表现。
母亲缝被子给“我”带来的视觉享受——①________——②________——“我”和小朋友在雨中嬉戏的自由欢畅。(4分)
母亲包饺子给“我”带来的味觉享受;父亲讲故事给“我”带来的精神享受
2.阅读全文,说说第③段的作用。(3分)
承上启下(过渡),“晴天有晴天的活计”承上,交代农人的忙碌;“雨天有雨天的安排”启下,展开下文对雨天温情的描述。
3.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针线一上一下在被子里灵巧穿行的画面,突出了妈妈的心灵手巧和勤劳。
4.阅读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5分)
【链接材料】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选自汪曾祺《昆明的雨》
写出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抒情方式上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分析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文中的不同作用。
同: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不同:选文由对雨的喜爱自然引出雨中满溢着温暖的事情,抒发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乡村生活的眷恋。《昆明的雨》则由画入文,出人意料,但画中的物象与下文中的记述内容相关,自然引出“想念昆明的雨”的情感,抒发“我”对昆明深沉的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昆明的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词语。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品味文中语句,体会汪曾祺散文平淡自然、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
4.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学习难点:
品味文中语句,体会汪曾祺散文平淡自然、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作者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如写作背景、写作风格、语言特色等,体会作者散文的独特韵味。
2.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叙事散文。
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2.汪曾祺的语言。
有一位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下来没有什么,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语言的美不在每一字,每一句,而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他的字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觉得怎么好看,甚至很不平整,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汪曾祺的文学语言也是这样的。汪曾祺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仅是所谓“载体”,它是作品的主体,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都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言后面有文化的积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越高,他所传达的信息就会更多。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兼具南北神韵,打通古今脉络,才气学识与高超的文字功夫将现代中国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现代汉语和文字的表达方法,自有一种超越古今的旷达和淡泊。他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领悟和审美发现,从小视角切入,写凡人小事,论乡情民俗,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散文的经典和高峰。
二、预习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相关信息。
2.读熟课文,查清字音字义。
3.圈点勾画你喜欢的词句和段落,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初步理解领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八卦(

避邪(

菌子(

黄焖鸡(

绿釉(

篱笆(
)鸡枞(

炽红(

密匝匝(

深hè(

mù年(

鲜yú(

答案:1.guà
xié
jūn
mèn
yòu

ba
cōng
chì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避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避邪:

(2)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鲜腴: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吆唤:

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密匝匝:

答案:(1)迷信的人用符咒等避免邪祟。(2)新鲜肥美。(3)大声喊叫﹑呼唤。(4)严实稠密的样子。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品有

等。
答案:《汪曾祺全集》
汪曾祺
《受戒》
《大淖记事》
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都与雨有着联系。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
5.文中还写到了雨中的哪些人和事?
答案: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
6.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怎样的感情?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7.请你用几个词语描绘一番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答案示例:丰满、饱和、旺盛、柔软(描绘略)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文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2.划分层次。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①、②):写作者由画画引出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第二部分(③—⑨):写昆明雨季特点和四种相关物品。
第三部分(
⑩、?):写在昆明街头雨中景观及酒店院子饮酒作诗的往事。
二、课文导读
(一)快速默读1、2自然段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①作者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明确:这一段话画面感非常强,色彩鲜明,展现出昆明独有的地方特色。
3.第2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引出下文(本题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二)读4、5自然段,感受昆明的雨的特点
1.昆明的雨季有哪些特点?
明确:雨季很长,有所间歇;气压不低,让人舒服;雨季明亮丰满,草木旺盛。
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大声朗读6自然段
说说昆明的仙人掌有哪些功用?
明确:门头辟邪;代替篱笆防猪和羊
默读第7段
1.这一段介绍了哪几种菌子?从作者详写昆明菌子你受到哪些启发?
明确: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观察仔细,体验真切,对平常物品如数家珍,写得生动活泼。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明确:“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和鲜香口味。
②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明确:“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3.请将图片和文中的描述结合起来,体会汪曾祺先生语言的精妙之处。(PPT)
(五)读第8段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衬托。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之情。
2.赏析“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明确:用“戴”“穿”“坐”“吆喝”一系列的动词,对苗族女孩子进行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等,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
“柔和”一词不仅写出了卖杨梅的女孩子声音的娇美,同时也衬托出昆明雨季的美丽。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思考: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对比。通过与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反衬昆明的火炭梅味道很好。
(六)读第9段
思考:怎样理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句话?
明确:富有特色的缅桂花,并且带有雨珠,让作者心生柔情,感受到邻居的友善,而非思亲思乡。
(七)读第10段
1.第10段写到雨中昆明的街景,为什么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
明确: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意在说明昆明此地能净化人的心灵,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净平和的生活状态。
2.赏析“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明确:“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主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3.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三、深入探究
1.课文第2段和最后一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第2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最后一段从内容上看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结构上看,照应前面第3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2.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昆明的雨季及相关事物,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启示人们,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并捕捉到它们。
五、写法探究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1.条理清晰,承转自然。
课文由朋友之托写起,引发对昆明雨季及相关事物的回忆,层次分明,一一道来,过渡承转很自然,并有直接抒情的语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完整。
2.选材精当,描写多样。
课文所选的事物素材都是与昆明雨有关的,并且都比较能够突出表现昆明雨的特点。作者对仙人掌、各类菌子、果子杨梅、缅桂花等进行多角度、多手法的描写,事事亲切,物物关情。
3.以小见大,饱含深情。
课文中作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回忆了昆明雨季的点点滴滴,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从中表现出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浓浓热爱之情。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
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附:汪曾祺散文特点:
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一说你的发现。
原文: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改写:走进莲花池边的酒店,看雨点欢快地从空中落下,在微风中飞扬,落入池塘击起美丽的涟漪。静坐酒店一角,听雨点在木香花上弹奏出妙幻的曲调,木香花那浓郁的香味令我沉醉。
六、本课小结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
本文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淡的生活的留恋。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找汪曾祺的书来读一读。
七、课下阅读
阅读汪曾祺的散文:《翠湖心影》《葡萄月令》《我的家乡》《胡同文化》《故乡的食物》,进一步体会其风格。
【课后导练】
阅读《昆明的雨》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
鲜腴:
。连绵不断: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2.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3.文中4、5段写出了昆明雨季有怎样的特点?
4.本文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答案】1.鲜腴:新鲜肥美。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2.(1)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
【解析】品析鉴赏题先判断该语段是何种描写,之后具体分析该描写的内容和作用。
3.雨季长,但并不使人厌烦,也不使人气闷;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雨季是浓绿的。
【解析】由原文提炼相关语句即可。
4.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的感情载体越小,越显得感情深厚。文中选取仙人掌,牛肝菌、青头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作者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
,共同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美好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撷来入文,遂成美文。
【解析】围绕以上答题要点回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汪曾祺
17
昆明的雨
提起昆明,人们首先要说“翠湖”。有李霆锐的湖中亭联:“赤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红莲开翠海,托来一瓣馨香”。翠湖之美,楼阁屋舍,绿波拥簇,古今多有名士称赞。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书写昆明时涉及人文、景物、饮食等几十篇作品。其中《觅我游踪五十年》题诗:“羁旅天南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年。”这是汪先生对昆明最集中概括的书写称赞。
新课导入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学习通过拾取生活的琐事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3.感悟作者对往昔怀念的感情。
学习目标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主要作品有《受戒》《大淖纪事》等。
关于作者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写作背景
●点我朗读1
●点我朗读2
1.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
——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整体感知
形散而神不散
划分层次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①、②):写作者由画画引出对昆明的
雨的想念。
第二部分(③—⑨):写昆明雨季特点和四种相关
物品。
第三部分(
⑩、?):写在昆明街头雨中景观及酒
店院子饮酒作诗的往事。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作者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文导读
快速默读1、2自然段。
牛肝菌
青头菌
2.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这一段话画面感非常强,色彩鲜明,展现出昆明独有的地方特色。
3.第2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
引出下文(本题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
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1.昆明的雨季有哪些特点?
雨季很长,有所间歇;
气压不低,让人舒服;
雨季明亮丰满,草木旺盛。
读4、5自然段,感受昆明的雨的特点。
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
令人喜爱动情,表达
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
喜爱之情。
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门头辟邪
代替篱笆防猪和羊
大声朗读6自然段,说说昆明的仙人掌有哪些功用。
默读第7段,介绍了哪几种菌子?
牛肝菌
青头菌

干巴菌
鸡油菌
1.从作者详写昆明菌子你受到哪些启发?
观察仔细,体验真切,对平常物品如数家珍,写得生动活泼。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
.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和鲜香口味。
青头菌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
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
得令人吃惊。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
.
.
.
青头菌
3.请将图片和文中的描述结合起来,体会汪曾祺先生语言的精妙之处。
仙人掌
牛肝菌
鸡枞
干巴菌
鸡油菌
鸡枞
干巴菌
鸡油菌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衬托
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之情。
读第8段
赏析“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用“戴”“穿”“坐”“吆喝”一系列的动词,对苗族女孩子进行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等,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
“柔和”一词不仅写出了卖杨梅的女孩子声音的娇美,同时也衬托出昆明雨季的美丽。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对比:通过与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反衬昆明的火炭梅味道很好。
怎样理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句话?
富有特色的缅桂花,并且带有雨珠,让作者心生柔情,感受到邻居的友善,而非思亲思乡。
读第9段
昆明的缅桂花
昆明的缅桂花
杨梅
缅桂花
木香花
1.第10段写到雨中昆明的街景,为什么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
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意在说明昆明此地能净化人的心灵,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净平和的生活状态。
读第10段
2.赏析“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主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3.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深入探究
1.课文第2段和最后一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第2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最后一段从内容上看深化主题,
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
情;从结构上看,照应前面第3段
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2.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①条理清晰,承转自然。
课文由朋友之托写起,引发对昆明雨季及相关事物的回忆,层次分明,一一道来,过渡承转很自然,并有直接抒情的语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完整。
②选材精当,描写多样。
课文所选的事物素材都是与昆明雨有关的,并且都比较能够突出表现昆明雨的特点。作者对仙人掌、各类菌子、果子杨梅、缅桂花等进行多角度、多手法的描写,事事亲切,物物关情。
③以小见大,饱含深情。
课文中作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回忆了昆明雨季的点点滴滴,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从中表现出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浓浓热爱之情。
写法探究: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
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汪曾祺散文特点:
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曾经说:
“我希望把散文写得
平淡一点、
自然一点、
家常一点。”
原文: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改写:走进莲花池边的酒店,看雨点欢快地从空中落下,在微风中飞扬,落入池塘击起美丽的涟漪。静坐酒店一角,听雨点在木香花上弹奏出妙幻的曲调,木香花那浓郁的香味令我沉醉。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一说你的发现。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
本文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淡的生活的留恋。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找汪曾祺的书来读一读。


课后阅读
阅读汪曾祺的散文:
《翠湖心影》《葡萄月令》《我的家乡》《胡同文化》《故乡的食物》,进一步体会其风格。
做一个乐于享受平淡生活的人。
做一个善于从平淡生活中品出生活之美的人。
做一个长于用质朴的语言记录生活情味的人。
寄语: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昆明的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词语。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品味文中语句,体会汪曾祺散文平淡自然、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
4.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学习难点:
品味文中语句,体会汪曾祺散文平淡自然、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作者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如写作背景、写作风格、语言特色等,体会作者散文的独特韵味。
2.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叙事散文。
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2.汪曾祺的语言。
有一位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下来没有什么,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语言的美不在每一字,每一句,而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他的字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觉得怎么好看,甚至很不平整,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汪曾祺的文学语言也是这样的。汪曾祺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仅是所谓“载体”,它是作品的主体,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都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言后面有文化的积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越高,他所传达的信息就会更多。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兼具南北神韵,打通古今脉络,才气学识与高超的文字功夫将现代中国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现代汉语和文字的表达方法,自有一种超越古今的旷达和淡泊。他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领悟和审美发现,从小视角切入,写凡人小事,论乡情民俗,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散文的经典和高峰。
二、预习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相关信息。
2.读熟课文,查清字音字义。
3.圈点勾画你喜欢的词句和段落,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初步理解领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八卦(

避邪(

菌子(

黄焖鸡(

绿釉(

篱笆(
)鸡枞(

炽红(

密匝匝(

深hè(

mù年(

鲜y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避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避邪:

(2)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鲜腴: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吆唤:

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密匝匝: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品有

等。
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5.文中还写到了雨中的哪些人和事?
6.昆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怎样的感情?
7.请你用几个词语描绘一番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2.划分层次。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文中标记)
二、课文导读
(一)快速默读1、2自然段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
2.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明确:
3.第2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
(二)读4、5自然段,感受昆明的雨的特点
1.昆明的雨季有哪些特点?
明确:
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
大声朗读6自然段
说说昆明的仙人掌有哪些功用?
明确:
默读第7段
1.这一段介绍了哪几种菌子?从作者详写昆明菌子你受到哪些启发?
明确: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明确:
②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明确:
(五)读第8段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1.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
2.赏析“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明确: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思考: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
(六)读第9段
思考:怎样理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句话?
明确:
(七)读第10段
1.第10段写到雨中昆明的街景,为什么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
明确:
2.赏析“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明确:
3.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
三、深入探究
1.课文第2段和最后一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2.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昆明的雨季及相关事物,昭示了“___________”之美,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的热爱。同时启示人们,生活的美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法探究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1.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由朋友之托写起,引发对昆明雨季及相关事物的回忆,层次分明,一一道来,过渡承转很自然,并有直接抒情的语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完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所选的事物素材都是与昆明雨有关的,并且都比较能够突出表现昆明雨的特点。作者对仙人掌、各类菌子、果子杨梅、缅桂花等进行多角度、多手法的描写,事事亲切,物物关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作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回忆了昆明雨季的点点滴滴,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从中表现出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浓浓热爱之情。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
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附:汪曾祺散文特点:
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一说你的发现。
原文: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改写:走进莲花池边的酒店,看雨点欢快地从空中落下,在微风中飞扬,落入池塘击起美丽的涟漪。静坐酒店一角,听雨点在木香花上弹奏出妙幻的曲调,木香花那浓郁的香味令我沉醉。
六、课下阅读
阅读汪曾祺的散文:《翠湖心影》《葡萄月令》《我的家乡》《胡同文化》《故乡的食物》,进一步体会其风格。
【课后导练】
阅读《昆明的雨》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
鲜腴:

连绵不断: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2.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3.文中4、5段写出了昆明雨季有怎样的特点?
4.本文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