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细胞呼吸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细胞呼吸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13 1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4节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需 氧 呼 吸--主要形式
厌 氧 呼 吸
莲的地下茎藕有运送氧气的气腔。
长期生活于水中的植物,如水稻,茎叶各部分出现了通气组织,开始由叶片向根部输送氧气
一、概念:
二、主要场所:线粒体
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一、有 氧 呼 吸
--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外膜

内膜
三、过程
2
2
2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释放能量
第一阶段 细胞溶胶 葡萄糖 丙酮酸,少量[H] 少量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 丙酮酸、水 CO2、
大量[H] 少量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H]、O2 水 大量ATP
注意:进入线粒体分解的是丙酮酸,
而不是葡萄糖
有 氧 呼 吸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10g葡萄糖约有160kj
30-32 mol ATP
热能:维持体温、散失

H2O中的O来自于反应物中的O2
CO2中的O来自于反应底物和参加反应的H2O
一个葡萄糖分子大约合成约30个ATP
有 氧 呼 吸 特 点:
需要氧气
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在酶的催化下
厌 氧 呼 吸
高等动物是否也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否也是酒精? 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会肌肉酸痛?
微生物能否进行无氧呼吸?
高等植物 酒精、CO2
高等动物和一些高等植物的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玉米胚等) 乳酸
厌氧呼吸产物
苹果储藏久了,为什么产生酒味?
厌 氧 呼 吸
一、概念:
一般是指活细胞在 条件下,通过 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____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能量的过程。
二、场所:细胞质的基质
三、过程
无氧

不彻底
少量
厌 氧 呼 吸
2C3H6O3 +少量能量
C6H12O6

2分子 丙酮酸


2C2H5OH +2CO2 +少量能量
无 氧
(酒精)
(乳酸)
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没有能量释放
厌氧 呼 吸 的 特 点
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
将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
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在酶的催化下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联系和区别
葡萄糖
丙酮酸
有氧
CO2
+
H2O
+
大量能量
无氧
2CO2 +
能量
2C2H5OH
+
2C3H6O3
(乳酸)
+
能量
第一阶段
第二、三阶段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异同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 呼吸场所 先在细胞溶胶, 后在线粒体 细胞溶胶
是否需氧 需要O2 不需要O2
分解产物 无机物:
CO2和H2O(彻底) 简单有机物:
CO2和酒精或乳酸 (不彻底)
释放能量 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 少量ATP
相同 均有中间产物:丙酮酸
细胞呼吸的本质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产生ATP,
维持细胞正常生活
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进行有氧呼吸,
在缺氧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
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
酵 母 菌
氧气能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
对比实验的定义 P93
生物普遍具有两种呼吸方式
酵母菌:两种都有
醋酸杆菌:有氧呼吸
乳酸菌:无氧呼吸
破伤风杆菌:无氧呼吸
1.温度:
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25-35℃)时最强,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速率降低。
应用温度对细胞呼吸强度影响的原理,
1)在生产实践中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降低温度以减少呼吸消耗,延长保鲜时间。温度降低的幅度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否则细胞受损,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大大减弱,也容易发生腐烂变质;
2)在大棚生产中,为减少有机物消耗,夜间或遇阴雨天气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以便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防止减产。
温度
细胞呼吸速率
3.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
应用:
在蔬菜和水果保鲜总,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降低细胞呼吸二降低有机物消耗(地窖中贮存白菜)
练 习
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 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 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 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
2、下列生物的呼吸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A 酵母菌 B 小麦 C 乳酸菌 D 玉米
3、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A 有氧呼吸 B 高能化合物的转移 C 无氧呼吸 D 脂肪的氧化
4、一般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水淹,原因是产生了( )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A 丙酮酸 B 乳酸 C 二氧化碳 D 酒精
一、选择题 :
C D
C
A
D
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 是否产生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 种子库中储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
6、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A 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 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 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 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A
B
二、简答题 :
葡萄糖
丙酮酸
CO2+H2O
C
酒精
乳酸
E
D
A
B
1、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从A B C的反应叫 ,此反应中10g葡萄糖能释放 千焦能量,其中有 千焦转移到ATP中。另外B C过程是在细胞的 中进行的。
(2)从A B D 的反应是在 条件下,在细胞的 中进行的,其反应式为: 。
有氧呼吸
160
48
线粒体
无氧
C6H12O6 2C2H5OH + 2CO2 + 能量
细胞溶胶
例4.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的是一个贮藏白菜的地窖,随着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
(1)A—B段O2的消耗量很大,CO2浓度上升也很快,白菜在进行___________呼吸。
(2)C—D段O2浓度接近于0,而CO2浓度仍在上升,白菜在进行___________呼吸。
(3)B—C段O2浓度已很低,
CO2浓度几乎不上升,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为了有益较长时间地贮
藏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O2
浓度控制在__________段
范围内。
有氧
无氧
有氧呼吸进行得很慢
而无氧呼吸尚被氧气所抑制
B—C
32.图5-10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5-10回答下列问题:
⑴ A点表示植物组织的CO2较多,这些CO2________的产物。 ⑵ 由A到P,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 。 。
A
C
⑶ 由P到C,CO2的量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无氧呼吸
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氧气含量增加,有氧呼吸加强,释放的CO2量增多
32.图5-10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5-10回答下列问题:
A
C
(7)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1.5
0.1
0.07
例1.右图1所示各种呼吸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可供选项:A.a→b→c B.a→b→d C.a→b→e
(4)写出可供选项中A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可供选项中B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可供选项中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6H12O2 2C3H5O3(乳酸)+能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C6H12O6 2C2H6OH(酒精)+2CO2+能量
  泡制前将各种蔬菜的老根、黄叶剥除,洗净晾于,切成条(块),人坛腌制。菜要装满,尽量少留空隙,以液面靠近坛口,盐水淹没蔬菜为宜。在坛口周围水槽中注入凉开水,扣上扣碗,放在阴凉处。7~10天后即成。
  在初次制作泡菜时,可适当加些醋或糖,以加速发酵,增加乳酸,缩短泡菜制作时间。如用陈汤制作泡菜,2~3天后即可食用。泡菜卤用的次数越多,泡出的菜越是清香鲜美。